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巧手捏泥塑 指尖传非遗
本报通讯员 刘嘉霄
文章字数:900
  8月28日,笔者走进山阳县西照川镇村民李光玉家,在他的泥塑工坊里,一面墙的木质橱窗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揉、捏、搓、刮、刻……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各种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渐渐成型,造型迥异、生动传神。
  “我入这行已经有42年了,年轻的时候去四川拜师学艺,学了七八年。那个时候,白天要出去挣钱维持生计,晚上跟着师傅从最基础的和泥、揉泥、塑形开始学起。”李光玉回忆当时的情景,不由感慨道,“一开始只是想靠捏泥塑挣钱,但是学着学着,就爱上这个行业了。”
  李光玉的师傅是四川当地很有名的泥塑艺术家,当时的李光玉艺术功底浅,而师傅门下弟子众多,不能一一教授过来,所以他的学艺之路走得颇为艰难。但是李光玉善于学习钻研,每天晚上他都对着师傅创作的泥塑工艺品细细观察、琢磨,耳濡目染中,李光玉自己揣摩、画图、构思设计。路虽难,可他却凭借着一腔热爱和坚持,终于在他36岁这一年出师了。
  学有所成后,李光玉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回到了西照川镇,在这里,李光玉开始以西照川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题材进行创作。
  “好的作品不仅要反映文化底蕴,更要反映现实生活,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结合才更有味道。”李光玉介绍,“在泥塑创作中,最难的就是人物表情的刻画,这个部分耗时最长,也最考验水平。为了让人物凸显个性,五官的比例要精确恰当,一毫米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哪怕是嘴角上扬的角度高低不同,也会让人物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因此,他通过刻苦钻研,塑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和梦想;塑动物,活灵活现,展现出大自然的灵动生机。每一尊泥塑都凝聚着李光玉的心血和情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他曾在西安摆摊售卖自己的泥塑作品,受到当地人和许多南方人欢迎。20年前,他的泥塑作品《开国大典》就曾卖到2800元一件。
  如今,随着当地对特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李光玉的作品渐渐被大众熟知,除了本地人,还有湖北郧阳、郧西等地的人前来采买订购。
  “泥塑学起来辛苦,做好一件泥塑更难,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我年纪大了,但是我还是想多做几件泥塑,希望西照川的泥塑能够走出去,通过泥塑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西照川、走进西照川、了解西照川。”李光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