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重温解放商洛的浴血荣光
李 杰
文章字数:6216
    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

    陕南游击指挥部司令员巩德芳

    1949年12月15日,商县各界在十字口集会庆祝商洛全境解放。

    留仙坪会师广场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追忆解放商洛的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以此引导、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特撰写此文。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北路突围主力部队挺进商洛,拉开了解放商洛的历史帷幕。在陕南游击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中原军区北路突围主力部队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区域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牵制大量敌人,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在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折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陕南独立团相继进入商洛,与地方部队和兄弟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取得了解放商洛的最终胜利,商洛人民群众从此彻底翻身获得解放,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
  一
  中共商洛工委、陕南游击队指挥部的建立,为迎接中原军区北路突围主力部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关中地委于1945年10月派关中分区教导团第二区区队长巩德芳等返回商洛,建立和发展党的游击武装,积极策应陕甘宁边区准备对付国民党军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
  巩德芳回到商洛后,集中分散的革命武装力量,整编与国民党政府相对抗的地方武装,用短短半年时间,使队伍发展到200多人,随之开展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游击斗争。为加强党对游击武装的领导,1946年5月13日,中共商洛工委成立,王力任书记,巩德芳、薛兴军任委员。6月上旬,陕南游击队指挥部在今丹凤县留仙坪成立,巩德芳任指挥,王力任政委,薛兴军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辖3个大队共800多人,另外还掌握统战武装2000多人、枪。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武装力量的扩大,6月下旬还成立了陕南游击队独立大队,下辖4个中队共200多人。
  陕南游击队指挥部在中共商洛工委的领导下,通过游击斗争,迅速开辟了以龙驹寨南北二山为中心,北至河南省卢氏境,南至湖北省郧西关防、大小石门一带,东接豫鄂边境,西到商县黑龙口牧护关,南北约500华里、东西约200华里的“隐蔽根据地”。这块“隐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确定中原军区部队突围方向,迎接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和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进军商洛,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区域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7个旅8万多人的兵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原军区北路突围主力部队在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中共中央中原局代书记、中原军区政委郑位三的领导下,接连突破国民党军五道封锁线,直指陕南。7月19日上午至20日凌晨,通过在商南县赵川前坡岭连续1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彻底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
  8月2日,李先念率部与巩德芳领导的陕南游击队在留仙坪胜利会师。8月3日,中原局作出划分三个分区在豫鄂陕边“发展大规模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具体部署。同日,李先念主持召开干部联席会议,宣布陕南游击队和中原北路突围部队合编,共同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巩德芳被任命为第二分区司令员,原陕南游击队三个大队的重要骨干都先后担任三个分区的支队和县级党政领导干部。9月24日,中共豫鄂陕边区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今丹凤县封地沟西沟老院召开。李先念宣布中共豫鄂陕边区委员会成立,并宣读中共中央有关任命:汪锋任中共豫鄂陕边区委员会书记兼豫鄂陕军区政委,文建武为豫鄂陕军区司令员等。边区党委和军区的诞生,标志着以商洛为中心区域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正式创立。根据地建成后,李先念等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陆续奉命返回延安,继续指导陕南斗争。
  豫鄂陕革命根据地,以商洛为中心区域,包括今河南省淅川、西峡、卢氏、洛宁、栾川、灵宝、嵩县,湖北省郧西、郧县,陕西省商洛市七县(区)以及宁陕、旬阳、蓝田、长安等20多个县的中心地带或边缘地区,所辖面积7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人。根据地内相继建立了5个分区、27个县、59个区、129个乡级政权。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开展反“清剿”斗争,牵制大量敌人,打击和消灭了国民党的大批部队,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迫使胡宗南部推迟了进攻延安的时间,为党中央部署全局战略赢得了时间。
  在李先念率中原突围北路部队左路部队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同时,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所率右路部队一直和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转战在山阳、商县、柞水、镇安等地,极大策应了左路部队的作战,客观上为左路部队落脚商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经党中央批准,王震所部几经辗转于8月底进入陕甘宁边区。
  豫鄂陕军区第二分区为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
  1946年8月3日在今丹凤县留仙坪宣布成立的豫鄂陕军区第二分区,是中原局、中原军区指挥机关所在地。第二分区部队主要由中原军区第二纵队三十七团两个营和陕南游击队一部组成,先后改编、组建成立了5个支队,先后成立了商洛县、卢洛县、商县、山商县、商南县、蓝洛县等6个县委和县民主政府。军分区司令员巩德芳,政委刘庚,薛兴军和三十七团团长夏世厚任副司令员。
  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巩德芳领导的第二分区,先于其他分区一步,领导和指挥各武装部队,四面出击,连续作战,为整个边区的开创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表率作用。作为豫鄂陕根据地中心,第二分区从建立之日起到1947年9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二旅南下部队会师止,存在1年零1个月时间,在保证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安全及掩护陕南工委负责人坚持地下斗争,迎接主力反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中共陕南工委坚持根据地斗争。1947年2月、3月,豫鄂陕军区主力奉命相继北渡黄河休整。为统一领导坚持根据地斗争的地方武装,豫鄂陕边区党委在撤离之前,于2月4日成立中共陕南工委和陕南游击指挥部,刘庚任工委书记兼指挥部政委,巩德芳任指挥部司令员,王力任工委副书记兼指挥部副政委。主力北撤后,面对国民党军疯狂报复,中共陕南工委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极其残酷的形势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3月23日,巩德劳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巩德芳去世后,王力转入地下隐蔽斗争,6月下旬成立商洛游击队,坚持到9月与南下反攻之主力会师。
  二
  1947年7月,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冀晋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等部队组成陈谢兵团挺进豫西,担负起开辟豫陕鄂解放区的重任。9月16日,为加强对商洛解放斗争的领导,根据以陈赓为书记、谢富治为副书记的中共豫陕鄂前委决定,新的中共陕南工委在河南灵宝县五原镇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开辟陕南,建立豫陕鄂革命根据地。
  9月29日,在前委的具体部署下,第四纵队十二旅、第三十八军十七师、中共陕南工委率领的陕南独立团和陕南指挥部领导的游击队在今丹凤县城龙驹寨胜利会师,并随即在商洛镇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商定由十二旅负责丹江以南地区,向山阳、镇安、鄂西北进军,在鄂陕边开辟根据地;十七师负责丹江以北地区,在豫陕边发动群众,牵制敌人,并掩护十二旅在丹南展开策应陈谢兵团在豫西的作战行动,以及陕南工委在豫陕边特别是商洛地区开展工作。四路军会师龙驹寨,使商洛解放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商洛镇联席会议后,按照分工,各路军迅速展开行动,先后打下夜村、武关、商南城。前后五六天时间,西荆公路从西向东四个重镇,近百公里长的公路沿线为人民军队所控制。在此形势下,国民党火速从武汉、关中调集重兵增援陕南,以阻止解放陕南的行动。由于商洛秋雨连绵,加之部队频繁作战,建设根据地的思想、组织、物质等各方面工作还未及完备,因此,十二旅、十七师奉命先后撤离商洛,转移到卢氏县境休整。
  主力部队东撤,在国民党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中共陕南工委先后成立了第一、第二、第三武工队。三支武工队东西呼应,机动灵活地在敌后开辟游击根据地。经短短两个月的辛勤努力,初步打开了局面,站住了脚跟,为商洛解放斗争打下良好基础。
  三
  建立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
  为加强和巩固对商洛地区解放斗争的领导,豫陕鄂边区第二分区于1947年10月下旬在河南省卢氏县兰草东川成立。11月15日,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扩大会议在今丹凤县蔡川干沟召开,正式宣布前委决定:王力任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书记、第二军分区政委,孙光任地委委员、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陕南工委随之撤销,陕南独立团划归第二军分区领导。第二分区初建时直属前委领导。11月18日,中共豫陕鄂后委成立,统一领导地方党政军组织组建工作,第二分区即属后委直接领导。
  此时商洛境内丹江以北地区的解放斗争,由于中共陕南工委的良好开端,第二地委的继续努力,在十七师和十二旅的有力配合下,至12月底建成敌后游击根据地。该游击根据地西起今商州区的会峪河,东到河南卢氏县边境地区,南至龙驹寨,北达洛南县景村镇,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1948年2月,为进一步加强对游击根据地的领导,第二地委将三支武工队统编为商洛武工队,队长蔡兴运。同时,对原三支武工队活动区域内的各级人民民主政府进行了整顿和统编,在第二地委的领导下,商洛境内丹江北岸的游击根据地,向着正规根据地目标迈进。
  面对商洛解放斗争的迅猛形势,国民党成立“西荆地区清剿总指挥部”,调集重兵不断进行残酷“清剿”。第二地委领导根据地军民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开展反“清剿”斗争,从而使中心区进一步巩固,游击区不断地成为巩固区,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大,由丹江北岸发展到丹江以南地区。建立中共豫陕鄂边区第四地委。
  根据商洛镇联席会议总体部署,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在短期休整后,于1947年11月初从卢氏五里川出发,兵分三路,快速西进商洛,在丹江以南地区歼灭敌之有生力量,摧毁国民党旧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府。在两个月时间里,先后解放山阳、郧西、镇安、郧阳等4座县城,建立山阳、镇安、山商、上关、郧西、郧阳等6个县民主政府,鄂陕边根据地创建初见成效。1948年1月1日,豫陕鄂边区第四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在郧西土门成立,下辖已成立的6个县级民主政府。第四分区成立后,在豫陕鄂边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和各种形式的革命组织,不断完善、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成立中原军区,组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下辖陕南等七个区。原豫陕鄂边区所属第二、第四分区均属陕南区所辖。1949年1月,陕南区第二地委改为商洛地委,第四地委改为两郧地委,分区行政、军事机构也随之改名。6月底,两郧分区所属的山阳县、镇安县,划归商洛分区管辖。此后,山阳、镇安两县的解放斗争便在中共商洛地委领导下,逐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建立以商南县赵川为中心的根据地。
  面对国民党军“清剿”,第二分区党政军机关率领陕南独立团灵活机动地与敌周旋,曾几次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化险为夷。
  1948年5月中旬,陕南区第二地委成立商南县和商南县民主政府。5月中下旬,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与第二分区部队再次占领商南县城、龙驹寨。6月7日,中共陕南区委、陕南行政主任公署、陕南军区在湖北郧县正式成立。第二地委根据中共陕南区委关于“敌进我进”的反“清剿”指示精神,迅速派出五个连的部队,深入敌后,开展反“清剿”斗争。7月底,第四分区的山商县撤销,该县所辖的赵川、湘河两个区划归第二分区的商南县所辖。
  为使丹北、丹南的根据地连成一片,有依托地开展对敌斗争,8月1日,第二分区党政军机关率部由河南西峡县西坪镇出发,南渡丹江,进驻商南县赵川镇,背靠两郧,向西向北发展,建立以赵川为中心的巩固根据地,赵川由此成为解放商洛的指挥中枢。8月中旬,流岭武工队成立。该武工队遵照第二地委指示精神,以商县、山阳边的流岭地区为中心活动区,与丹江北岸的商洛武工队相互配合,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摧毁国民党乡、保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府。丹江以南流岭地区根据地的建成,在第二分区首脑机关所在地赵川镇的西北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标志着以赵川为中心区域的第二分区根据地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
  1949年初,中共商洛地委根据陕南区党委关于“控制商南,与蔡区连成一片”(蔡区:蔡兴运领导的商洛武工队活动区域)的指示精神,决定集中兵力,先后解放丹北各地,与商洛武工队的根据地连成一片。2月7日,一举解放商南县城。在解放商南的斗争中,第十二旅、第十七师、陕南独立第四团、独立第五团、县区武装和第一、四、六分区部队,从1947年10月2日首次解放商南县城,到1949年2月7日最后一次解放县城的1年零5个月中,先后六进五出县城,在全县各地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近300名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
  四
  为进一步加快商洛全境解放的步伐,并有力地配合西北野战军解放西安的军事行动,1949年3月26日,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军分区决定集中分区所有部队,分为三路从赵川出发,向西围歼竹林关、龙驹寨、夜村等据点之敌,以扫清商县、洛南两县城外围障碍。
  3月31日,南、北、中三路一举攻占龙驹寨。4月1日,沿公路前进的商洛军分区独立第四团、商县支队在高桥遭遇敌十七师第五十团、保二旅残部、山阳段国军保安团阻击。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战斗异常激烈,在第十二旅第三十四团一营、商洛武工队、独立第五团驰援下,最终将敌人全部围歼。高桥战斗,是中共商洛地委和军分区成立后,集中兵力最多(2500多人)、规模最大、拼杀最激烈的
  一次战斗。本次战斗毙伤和俘敌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高桥战斗的胜利,使商县城以东、赵川以西的大片地区得到解放。高桥战斗后,以洛南为主要活动区域的商洛武工队根据地委的指示精神,趁着大好形势,于5月底率部北进,一举解放洛南城。6月6日,中共洛南县委和洛南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高桥战斗后,国民党在商洛的统治日趋没落,革命形势则迅速发展,全区解放在即。1949年5月,中共商洛地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赵川建立了中共商县县委和商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1日,商洛军分区部队进军龙驹寨。6月2日,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民主政府宣告成立。6月27日,商洛分区独立第五团和山阳独立营解放山阳县城,中共山阳县委、山阳县人民民主政府由漫川关迁入县城。7月12日,商县城守敌在敌十七师接应下,仓惶出城,逃往镇安、柞水一带,商县解放。7月13日,中共商洛地委、商洛专署、商洛军分区及中共商县县委、商县人民政府机关进驻县城,商县城由国民党政府在商洛的统治中心成为人民政权和解放商洛全境的指挥中心。
  为剿灭残匪,巩固新区,解放全商洛,1949年11月23日,商洛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镇柞工作委员会书记孙光率军分区独立第五团800多人取道杨家斜,进军柞水、镇安。与此同时,根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加速全陕西的解放步伐,西北军区命令咸阳独立第八团开赴秦岭山区,协助陕南军区部队解放整个陕南。11月21日上午,独立第八团二营经过激战后,顺利进入柞水县城,柞水解放。在咸阳独立第八团进军陕南的同时,渭南军分区独立第四团亦奉西北军区命令,进军陕南,先后解放蔡玉窑、石镇街等地。11月24日,孙光部侦察排进驻镇安县城。1949年12月1日,柞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950年3月,中共柞水县委成立)。至此,商洛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