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培“五能”干警 锻造过硬队伍
文章字数:2027
本报通讯员 郝 亮 张 健 侯向锋
在法治建设的宏大叙事中,人民法院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提升干警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管理机制,精心锻造一支“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写、拿起卷宗能办案、深入基层能指导、走出单位能沟通协调”的“五能”新时代法院铁军。
担当法治传播职责
法官作为法律的践行者与传播者,需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商洛中院以“院校合作”“法院文化”“书香法院”建设为抓手,通过举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审判业务大讲堂”“政治理论大讲堂”,并严格落实部门每周集体学习制度,在全院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培养干警学习意识。
该院积极搭建锻炼平台,要求每名法官干警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并举办各类阅读分享活动30余场次。同时,与多单位开展联学活动,鼓励干警即兴脱稿发言,从点滴积累中提升表达能力。如今,干警们发言从最初的生涩逐渐变得自信流畅。青年法官王锡彬的即兴演讲《青年干警要甘做一颗“螺丝钉”》情真意切,打动人心;青年法官柯妍的荐书视频《追寻正义之光 绘就圆圈之美》在网络引发热议。
三年来,以“全国模范法官”周梦琳等为代表,全市两级法院法官干警受邀为大专院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授课130余场次,将法治的火种播撒到社会各界,传播法治精神,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传承法治文化脉络
文字工作在法院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实战大练兵中的公文写作比赛,再到商洛中院的优秀宣传稿件评选活动以及海量的诉讼和行政文书档案,都凸显了“写”的价值。商洛中院原创MV《天平》中“你写下千言万语,承载人间春秋变幻”的歌词,正是法院文字工作的生动写照。
为提升干警写作能力,商洛中院与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法院调研骨干与高校学者深度合作,力求产出更多精品调研成果。举办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组建宣传信息骨干团队,挖掘青年干警潜力,引导干警多积累、勤动笔。建成藏书6300余册的图书室,为干警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商洛审判》等平台刊发干警文学作品,激发写作热情。
三年间,全市两级法院成绩斐然,50篇调研论文获省级以上表彰,3900余篇宣传信息稿件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多部微电影微视频在中央和省上评比中获奖,部分干警作品还在知名刊物发表。此外,商洛中院编辑多部书籍,这些文化成果凝聚着法院人的奋斗历程,构筑起商洛中院的精神内核。
锤炼司法能工巧匠
在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进程中,全国各级法院肩负重任。2024年,全国法院共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以严格公正司法助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基层法官常年处理大量普通案件,需保持耐心细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商洛中院干警深刻认识到,既要用心办好普通案件,当好“能工”,又要以精湛技艺办理疑难复杂典型案件,成为“巧匠”。随着信息化发展,网上立案、视频开庭等新技能也成为执法办案的必备要求。
为此,商洛中院在全市法院开展办理典型案件、评选优秀文书、观摩优秀庭审等“十个一”建设,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组织新闻发布会,编印案例汇编,发布典型案例,组织庭审观摩。通过这些举措,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干警办案能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基层精准施策
商洛地域特点显著,下辖一区六县,常住人口201.25万人,风俗习惯差异大,类似案件细节不同。在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原则虽未明确写入法律条文,但广泛遵循,因此中级人民法院对基层的指导至关重要。商洛中院干警需在特殊性中提炼普遍性问题,为基层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和意见建议。
商洛中院依托“一法庭一特色”建设思路,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构建“三学联动”模式,发挥员额法官包联人民法庭、审判团队结对子等机制作用,开展带案指导和巡回审判。三年来,院庭长及法官深入基层指导超1500人次,辖区人民法庭“两化”达标率达85%,涌现出一批先进法庭,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注重沟通协调办案
最高法强调司法建议工作中的沟通协调重要性。法官不仅要“坐堂问案”,更要善于沟通。商洛中院民一庭党支部打造“法暖万家”党建品牌,在案件审理中注重与当事人沟通。如在健康权纠纷案件中,庭长王金新驱车130公里入户审理;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法官宣判次日回访当事人;在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中,法官收获当事人锦旗。
同时,商洛中院积极推进“府院联动”,连续13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为行政机关授课、组织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深度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多种法治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出司法建议43件。凭借高质量司法服务,商洛中院获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历经磨砺,商洛中院成功书写“五能”干警培养篇章。全市两级法院众多法官干警和集体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商洛中院也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在新时代法治征程中,商洛中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在法治建设的宏大叙事中,人民法院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提升干警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管理机制,精心锻造一支“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写、拿起卷宗能办案、深入基层能指导、走出单位能沟通协调”的“五能”新时代法院铁军。
担当法治传播职责
法官作为法律的践行者与传播者,需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商洛中院以“院校合作”“法院文化”“书香法院”建设为抓手,通过举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审判业务大讲堂”“政治理论大讲堂”,并严格落实部门每周集体学习制度,在全院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培养干警学习意识。
该院积极搭建锻炼平台,要求每名法官干警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并举办各类阅读分享活动30余场次。同时,与多单位开展联学活动,鼓励干警即兴脱稿发言,从点滴积累中提升表达能力。如今,干警们发言从最初的生涩逐渐变得自信流畅。青年法官王锡彬的即兴演讲《青年干警要甘做一颗“螺丝钉”》情真意切,打动人心;青年法官柯妍的荐书视频《追寻正义之光 绘就圆圈之美》在网络引发热议。
三年来,以“全国模范法官”周梦琳等为代表,全市两级法院法官干警受邀为大专院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授课130余场次,将法治的火种播撒到社会各界,传播法治精神,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传承法治文化脉络
文字工作在法院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实战大练兵中的公文写作比赛,再到商洛中院的优秀宣传稿件评选活动以及海量的诉讼和行政文书档案,都凸显了“写”的价值。商洛中院原创MV《天平》中“你写下千言万语,承载人间春秋变幻”的歌词,正是法院文字工作的生动写照。
为提升干警写作能力,商洛中院与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法院调研骨干与高校学者深度合作,力求产出更多精品调研成果。举办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组建宣传信息骨干团队,挖掘青年干警潜力,引导干警多积累、勤动笔。建成藏书6300余册的图书室,为干警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商洛审判》等平台刊发干警文学作品,激发写作热情。
三年间,全市两级法院成绩斐然,50篇调研论文获省级以上表彰,3900余篇宣传信息稿件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多部微电影微视频在中央和省上评比中获奖,部分干警作品还在知名刊物发表。此外,商洛中院编辑多部书籍,这些文化成果凝聚着法院人的奋斗历程,构筑起商洛中院的精神内核。
锤炼司法能工巧匠
在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进程中,全国各级法院肩负重任。2024年,全国法院共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以严格公正司法助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基层法官常年处理大量普通案件,需保持耐心细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商洛中院干警深刻认识到,既要用心办好普通案件,当好“能工”,又要以精湛技艺办理疑难复杂典型案件,成为“巧匠”。随着信息化发展,网上立案、视频开庭等新技能也成为执法办案的必备要求。
为此,商洛中院在全市法院开展办理典型案件、评选优秀文书、观摩优秀庭审等“十个一”建设,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组织新闻发布会,编印案例汇编,发布典型案例,组织庭审观摩。通过这些举措,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干警办案能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基层精准施策
商洛地域特点显著,下辖一区六县,常住人口201.25万人,风俗习惯差异大,类似案件细节不同。在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原则虽未明确写入法律条文,但广泛遵循,因此中级人民法院对基层的指导至关重要。商洛中院干警需在特殊性中提炼普遍性问题,为基层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和意见建议。
商洛中院依托“一法庭一特色”建设思路,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构建“三学联动”模式,发挥员额法官包联人民法庭、审判团队结对子等机制作用,开展带案指导和巡回审判。三年来,院庭长及法官深入基层指导超1500人次,辖区人民法庭“两化”达标率达85%,涌现出一批先进法庭,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注重沟通协调办案
最高法强调司法建议工作中的沟通协调重要性。法官不仅要“坐堂问案”,更要善于沟通。商洛中院民一庭党支部打造“法暖万家”党建品牌,在案件审理中注重与当事人沟通。如在健康权纠纷案件中,庭长王金新驱车130公里入户审理;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法官宣判次日回访当事人;在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中,法官收获当事人锦旗。
同时,商洛中院积极推进“府院联动”,连续13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为行政机关授课、组织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深度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多种法治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出司法建议43件。凭借高质量司法服务,商洛中院获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历经磨砺,商洛中院成功书写“五能”干警培养篇章。全市两级法院众多法官干警和集体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商洛中院也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在新时代法治征程中,商洛中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