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草莓红了 产业旺了
程思凡
文章字数:1056


  随着气温回升,户外活动的游客逐渐增多,前去商州区板桥镇下湾村仙娥湖草莓合作社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日前,在仙娥湖草莓合作社大棚里,个大饱满、口感香甜的草莓惹来游客争相采摘。而游客体验田园美妙生活的背后,是村民郝彦子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我家就住在那边的山坳里,现在每天早上骑车下来,只要20分钟,方便我照顾家里的老母亲。”郝彦子说。
  2017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郝彦子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放弃外出打工的计划,在村上承包了4亩地,贷款建起3个草莓棚,发展起草莓产业。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紧张,请不起工人,搭棚、整地都是他自己干。草莓棚建起后,由于不懂肥料配方,草莓种植一度陷入困境,郝彦子只能尝试土办法,用鸡粪、牛粪沤肥,没想到土办法起了大作用,种植的草莓个头更大、颜色更红、味道更甜。这也给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2021年他所经营的草莓收入16万元左右。今年年初,郝彦子又将近几年的收益拿出来,搭建占地面积更大的大棚。现在,他所经营的合作社,有大小草莓棚30多个,占地面积30亩左右。
  “我们是来旅游的,开车路过这里看到草莓大棚,就想进来摘一些尝尝,顺便拍个抖音玩!”一位从宝鸡来的游客说。
  郝彦子介绍,因为交通便利且临近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优势,大多数来买草莓的都是从商州和洛南来的游客,偶尔也有外地游客路过就进来体验一下,往往是草莓刚成熟,就被游客一“抢”而光。大棚中的草莓销售时间可以从农历十一月持续到次年的五月,最短可卖半年。端午节一过,大棚进入为期两个月的停种期,随后重新开始育苗,等待新一轮的成熟期。
  草莓热销的同时,郝彦子也面临着种植规模小、产量不稳定的问题。据下湾村党支部书记王红运介绍,村里之前想与市区的超市合作,奈何草莓种植不成规模,无法满足超市的供货需求,只能作罢。现在,一个草莓大棚的建设成本在4万元左右,资金缺乏的困难摆
  在他们面前。
  2月26日,商州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下湾村仙娥湖草莓合作社调研中得知,1个草莓大棚每年能挣10万元后非常高兴,再三叮嘱,一定不能打农药,要确保草莓吃起来安全放心,并承诺在5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基础之上,额外增加30万元用于指导建设高标准大棚、配备自动化起垄机,帮助改良土壤,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目前,商州区农业农村局已将下湾村列入2022年全区产业发展重点村。
  “像郝彦子这样肯吃苦、有爱心的乡土人才,是我们重点帮扶的对象。每年草莓成熟,他都会雇村里的人来帮忙,按日结工资,自己富裕的同时也不忘帮一把同村人。后期,我们打算邀请一些网红来大棚里直播,希望能打响下湾村草莓的名声。”驻下湾村第一书记金红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