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文章字数:3488
  本报记者 汪 瑛
  成群的白鹭、赤麻鸭等珍稀水鸟飞抵丹江湿地公园,千亩荷塘碧叶连天,万亩桃花竞相盛开,牛背梁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春夏之交的商洛大地处处生机盎然,“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生态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我市是全省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山区城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我市柞水县,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他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商洛人民始终牢记在心、落实于行。两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制定推动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1+8+8”规划体系编制,实现秦岭网格化监管全覆盖,深入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整治,争当秦岭生态卫士,筑起了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重拳出击整治“五乱”
  紧依牛背梁风景区的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是近年来我市新兴起的休闲避暑地之一,先后被命名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由于位置特殊,当初村口有不少宾馆,还有很多烧烤摊子。这些违法违规建筑影响了村容村貌,对环境也造成了影响。”4月15日,营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这些问题在秦岭‘五乱’整治工作中都得以根治。”
  针对秦岭区域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问题,我市坚持查事先查人,以省级下发问题图斑为突破口,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10天一调度,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相关市级领导结合分工包抓具体工作,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公安局局长亲自上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每个问题图斑和线索,既查直接当事人,也查“幕后”老板;既查利益链,也查“保护伞”。
  针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各类典型问题,我市坚持查人深查事,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导整治工作,以最大决心和最大力度推进案件查处,对所有问题图斑,逐一研判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环评、安评、林业等相关手续的合法合规性,做到彻底查清、彻底整治、彻底查处。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市级同步成立3个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区实现全覆盖,有力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同时,我市建立了“日统计、周通报”制度,对各类问题坚持“边查边改、边改边销”。对整治中表现突出的前3名县区公安局,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整治成效明显的市级相关部门通报表彰,在全市持续保持以案震慑、以案教育、以案促改的秦岭保护高压态势。
  自去年8月秦岭“五乱”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全市整改340个重点问题图斑,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秦岭“五乱”问题线索163件,立案120件129人,处分82件75人;公安机关共侦办破坏秦岭生态环境刑事案件134起,刑事拘留59人,取保候审64人,批准逮捕27人,移送起诉63案80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办理行政案件762起、行政处罚4132万元,行政拘留18人,收缴砂石1289立方米,恢复耕地、林地、荒地、河滩3624亩。省长赵一德先后两次对我市秦岭“五乱”整治做法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强化生态修复保护
  4月14日,13名生态环保志愿者在洛南县县河上游开展以“守护家乡青山绿水,争当秦岭生态卫士”为主题的碧水保卫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一边捡拾垃圾、打捞河岸边的漂浮物、观察记录该段水生态状况等,一边向群众发放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讲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保护秦岭生态,需从水源保护、植被保护等基本做起。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统筹推进秦岭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完善秦岭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之以恒加强秦岭生态环境系统修复,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在水源保护方面,我市开展了重点水源地评估和严监管、强执法、保水源地水质行动;制定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库区巡查制度、水面保洁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落实河道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144个,开展暗访督查80余次,立案查处河道违法采砂案件47起,累计处罚862470元。
  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市按照《商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严格落实长江禁渔十年行动,先后与安康、南阳、十堰3市签订《长江流域交界水域禁捕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和第一次商洛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入场入户普查。
  我市矿产资源富集,有许多采石、采矿企业,为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去年以来,共恢复治理矿山面积95.15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66个,投入恢复治理资金4008.01万元,矿山生态得以有效修复。同时,督促指导具有合法手续的矿山企业进行标准化整改,建立健全矿山扬尘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矿山环境,创建绿色、生态、和谐的矿山企业。
  此外,我市还不断加强森林抚育和植树造林,推进天然林保护,扎实开展小水电整治、尾矿库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力推动了秦岭全域保护向纵深发展。
  在整治和修复并行的“双轮驱动”下,秦岭生态环境得到迅速改善。数据显示,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9.56%,林木蓄积量达到4318.7万立方米,成为全省植被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4年居全省前列,全市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提高,“山水园林城市、旅游康养之都”成为我市新名片。
  构建管护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修编出台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严格规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原则,划定了生态红线、建设控制红线,建立了界碑标识,明确了我市产业、旅游、矿产、水土保持、水资源、植被资源、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利用规划,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全做到有章可循。建成了环境监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集实时视频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测、环境应急管理、视频会议协商、环境地理信息和数据集中存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以村、林场等作为责任单位,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网格,履行巡查处置、告知劝阻、及时上报、跟踪落实等职责。
  同时,积极创新森林资源管护体制机制,全面实施林长制,全市各镇办、国有林场、村(社区)均已建立了林长制,建立健全“人盯人+护林防火”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巡查巡护和“查隐患破火案”专项行动,有效防范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了“五三四五”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市秦岭办与市纪委监委建立了全市秦岭“五乱”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线索移交、线索办理沟通反馈、线索办理指导、重要线索提级办理、线索办理情况报送、线索销号、典型案件通报、以案促改等“八项机制”。
  为确保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落细,我市制定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考核办法和责任清单,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月报告制度,规范了四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巡查的主体和频次,开展常态化检查巡查。
  不断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制、保护机制,从根本上形成自觉依法保护秦岭的长效机制,也形成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推进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治理。
  与此同时,我市确定每年4月20日为“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动员引导,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敬畏秦岭、关心秦岭、保护秦岭的氛围日益浓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开展“爱我商洛”主题活动,通过媒体发布倡议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亮剑”行动,集中曝光一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典型案件案例;开展守护青山行动,组织护山志愿者巡山查林;开展净化母亲河行动,在丹江、洛河等五大河流集中开展净化行动;开展美丽田园行动,集中开展村庄清洁攻坚行动;开展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捡拾垃圾、美化家园、保护野生动物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保护秦岭的实践行动中来,守护关爱秦岭正成为商洛人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