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汇聚萤火微光 释放基层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的商洛实践系列报道之五
文章字数:2656
  本报记者 肖 莲
  “多亏了片长,我的残疾证才办下来了。”领到残疾证的邬金梅激动地说。邬金梅是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的村民,她口中的片长叫李士宏。李士宏在巡查时了解到因中风后遗症瘫痪在床一年多的邬金梅还未办理残疾证,便主动开车接送,全程陪同其去有关部门填写资料、做鉴定。
  2021年入汛以来,面对罕见的暴雨洪涝灾情,我市创新建立“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我市全域位于秦岭腹地,还面临秦岭保护、森林防火、基层矛盾调处等一系列基层治理新情况和社会管理新变化。市委、市政府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以片区为单元、以片长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基层社会实现高效能治理。
  由“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靠着以心换心,过风楼镇八里坡村核桃坪小区片长陶鑫成了大家的“心上人”。小区巡查、疫情防控、矛盾调处、收集信息、下发通知等,都是陶鑫的分内事。“小陶,热坏了吧,快坐下喝点水。”刘东方一边热情地把陶鑫拉进屋一边说,“我屋里啥都有,有事我就给你打电话了。”刘东方是小区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也是陶鑫的重点关注对象,每天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履行“管家”职责,已经成为陶鑫的工作常态。
  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我市地域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加之基层政府力量有限,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明显的力量不足、精力不够、速度不快、效率不高等堵点、难点、盲点问题。实行“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以来,我市在市、县、镇、村、组五级组织体系基础上,划细做实片区,增加基层治理单元,建立市、县、镇、村、组、片六级责任体系,明确了六级“盯”的责任主体。
  在划分片区上,我市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农村在村民小组的基础上,以搬迁点、沟域、道路等为单元,按10户至30户的标准划分片区,城市社区则以街道、小区、企事业单位等为单元划分片区,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户。目前,我市已将全市1296个村(社区)划分为26825个片区。
  在片长选聘上,我市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以有效履职为标准,优先从退休干部、党员、退伍军人、热心居民、有威信的群众中为划分的片区配备片长26825名,充分发挥其在片区管理服务中的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五员作用”,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一张网”,确保联系群众无遗漏、服务群众全覆盖。
  “我县把原来的1544个村民小组细分为3343个片区,新增了1799个片区治理单元,极大地缩小了社会治理单元,将社会治理从‘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米’。为充分调动片长积极性,县上按专职和兼职事项不同,给予片长一定报酬,并将片长信息录入平台,激活了社会‘微细胞’。”商南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李军介绍道。
  变“粗放管控”为“精细智控”
  我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把片区和片长连接起来,建立“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1844”机制,即围绕“治理方式扁平化、联系群众零距离、激活社会微细胞、智慧赋能高效率”一条主线,聚焦“政策宣传、防汛救灾、返贫监测、矛盾调处、治安联防、护林防火、风险防控、秦岭保护”八大领域,创新“划片管理、一人多岗、平台运行、系统调度”四条路径,实现“共同管理、共同治理、共同缔造、共同幸福”四大目标。
  前不久,过风楼镇县河口村“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指挥所在“视联网”APP上收到片长谢玉的“一键报警”信息,从报警信息看到,她所负责区域内的山上着火了。村指挥所成员根据传来的视频,迅速判断火势,并安排村里的森林防火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扑救,避免了火灾。
  7月3日,记者在商南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总指挥部看到,一场“云调解”正在进行。金丝峡镇马家坪村有一起土地纠纷,村上多次调解未达成协议,镇上便组织司法所长、农综站干部与马家坪村一起参加远程调解。因调解过程中需要县农业农村局给予政策支持,金丝峡镇便立即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加入。参加“云调解”的人员不用赶到现场,只需要事先了解情况,通过手机“上云”,就可以进行远程调解。
  整个调解过程之所以进展顺利,得益于“片长掌上通”APP和视联网可视系统,这是我市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倾心打造的“智慧大脑”。借助这两个平台,通过一键指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远程调处等模块上线运行,不仅能实现县、镇、村、组、片“五长”的上下联通、可视调度,也方便部门、镇办之间横向联通、交流情况,实现了由“管控”向“智控”的转变。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人盯人+”就是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要素纳入片区管理服务内容,片长通过开展政策宣传、防汛救灾、返贫监测、矛盾调处、治安联防、护林防火、风险防控、秦岭保护等各项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理清“盯”的重点,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片区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立足“小片区”、融入“微服务”、发挥“强作用”,加强片区管理,打通“经脉”、畅通“末梢”,成为改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助力精准治理的一道良方。我市建立健全片长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明确了片长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流程,使片长在工作中有“法”可依,高效服务片区居民。
  “我们5号楼楼梯间的灯不亮了,能否修一下?”山阳县丰东社区“人盯人+”微信群里有人说道。看到消息后片长立即向社区反馈联系维修,不到一个小时就维修完毕,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7月2日,商南县清油河镇涧场村村民白玲向片长反映,她母亲患大病,现在在西安住院,花费很大,想申请纳入监测对象,希望政府予以救助。7月3日,镇村工作人员便上门核实情况,告知她研判后将按程序落实相关政策。
  “近期持续高温,森林火灾易发,大家巡查时一定要用心些,仔细些,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商洛高新区郭王村党支部书记郭健康在微信群里对全村21名片长叮嘱道。郭健康表示,自从实行“人盯人+”管理以来,村民有事情都会第一时间找片长反映,很多矛盾在片区内就解决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果。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村民的参与热情高涨,变成了干部群众一起干,村里的氛围也更轻松活泼了。
  “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仅增强了群众自治意识,凝聚了群众自治合力,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度我市平安建设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惠民生,我市正全力推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