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葫芦里“藏”满致富经
本报记者 李敏 王倩 谢非
文章字数:1403
    悬挂在架上的葫芦形态别致


    谢培广展示成熟的葫芦



  “葫芦产业在咱们这里还很少见,你可别小看这葫芦,最大的能长到一米多高、三四十斤重,这一个就能卖两三千元,厉害得很!”8月3日,在商州区金陵寺镇刘村葫芦基地,葫芦架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村民谢培广说起葫芦产业,很是自豪。
  今年40岁的谢培广之前一直在商州城区从事运输业,人勤快加上能吃苦,多年前他就在城里安了家,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但天生爱折腾的他并不满足,总想干点喜欢的事。2019年,各个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短视频开始风靡网络,吸引了大量流量,各种直播带货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谢培广和大多数青年人一样,偶尔刷刷视频打发闲余时间。一次,他在视频上刷到一个外地商人在直播间卖加工好的葫芦工艺品,一下子就被各种各样的葫芦吸引了。
  “人家的葫芦怎么能做出那么好看的工艺品?最主要的是,加工好的葫芦有的价格并不便宜,怎么就有那么多人购买呢?”带着好奇,谢培广在网上查资料,了解葫芦市场前景。他发现,在民间,葫芦一直有着健康长寿、福禄双全的含义,象征着平安顺遂,可保佑家人健康平安,也寓意着富贵吉祥,而用葫芦加工成工艺品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正是基于这些美好的寓意,葫芦工艺品市场才十分红火。
  为了研究透彻葫芦的品相和特点,谢培广从网上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葫芦。随着对葫芦的深入了解,他萌生了种葫芦的想法。“我是农村娃,回老家种地应该难不倒我。”
  打定主意后,谢培广先后前往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学经验、学技术,开阔眼界。
  从开始接触葫芦到完全了解葫芦种植和市场,谢培广用了3年时间。心里有了方向、手里有了技术后,2021年春天,谢培广流转10多亩土地,搭架、铺设滴灌系统等,他自己育苗栽种葫芦。去年4月,他把所有的苗都栽种到地里。
  “干一行就要精一行,不管啥时候,不懂学习不懂技术都要落后。”谢培广深知技术的重要性。这几年,他一直没有停止学习,一有空就在手机上学习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办法,记不住的就把视频截屏保存或者摘抄下来,然后再研究配比,慢慢地克服了葫芦的种植难点。
  谢培广说,去年夏季由于雨水过多,葫芦长势没有预期好,所以今年他更加用心管理,提早做好了预案。他亲力亲为,精心做好各项环节的管护。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雇周围的村民来帮忙。“今年葫芦长势很不错,预计这些葫芦成熟后,能收入十来万元。”谢培广算着收入,脸上绽开了笑容。
  “培广是我们村上勤快的小伙子,不光跑运输,还在村上租了这十来亩地搞葫芦种植,去年靠种植葫芦收入还不错,我们也是积极给他帮助,协调解决租地等问题。村上发展一个产业不容易,我们以后肯定还会大力支持。”刘村党支部书记谢应志说。
  如今的谢培广俨然是一位葫芦专家,他不仅懂得了种植技术,还掌握了葫芦的售卖要点。他掌握了网络上营销手段,把各个生长阶段的葫芦都拍成短视频、照片,然后在短视频平台推广。目前,已有20多个葫芦被人预定,就等成熟后直接被带走。
  “每个葫芦我都有编号,每个阶段它长成了什么样子,我都一一拍下来,放在网络上,关注的人很多。”谢培广说,一个葫芦要成为精美的工艺品,要经过去皮、晾干、再加工。而葫芦工艺品也分天然葫芦、雕刻、彩绘、勒扎葫芦等,经过加工后,葫芦的价格也会翻倍。
  目前,谢培广也在积极寻找合伙人,他计划走深加工路线,做精葫芦工艺品,将产业链延长,进一步提高葫芦效益。
  “我很看好葫芦手工艺品市场,下一步,我还想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产业做大做强。”谢培广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