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卖杏子的父亲
刘博
文章字数:1042
  我的父亲是一名高中教师,小时候,我一直跟随父亲在夜村镇初小读书,那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父亲的同事经常“嘲笑”他在集市上卖杏子。本来卖杏子也没啥,但不该弄得像电视剧里的特务一样,戴上个大草帽,压低帽檐,生怕被人认出。
  我家的小山沟里,盛产甜杏子,远近闻名。20世纪60年代,人们生活穷困,我们家兄妹多,父亲虽然是教师,但工资收入也很微薄,母亲一个人参加生产队劳动,挣的工分少,我家年年是缺粮户,每年都得用钱买粮吃,尽管父母在生活上一再节衣缩食,省之又省,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仍然是填不饱肚子。
  有时候,全家老小实在饿急了,母亲就带上大哥、二哥上山挖野菜回来吃,能挖到的那种野菜简直难以下咽,但那时却经常出现在我家饭桌子上。于是每年成熟的杏子,就成了我们家一项重要收益了,父亲把杏子挑到集市上卖了,可以换回几亩地的化肥、种子钱,全家一年的收成就有了希望。
  父亲是教师,也很爱面子,让他在集市上抛头露面卖杏子,内心是不情愿的,但生活是残酷的,面子必须向现实低头啊!情急之下的父亲,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买了一顶大草帽戴上,压低帽檐,即使在集市上被熟人碰见,都不会被认出。这一招还是管用的,草帽陪伴父亲卖了好几年杏子。
  人常说,再隐秘的事情,终有露馅的一天。夜村镇上有个苏老师,和我父亲是同事,有一天,他去集市上给女儿买杏子,挑来拣去就到了我父亲的担子前,问道:“卖杏的,你这杏不错啊!多少钱一斤?”父亲一听声音,吃了一惊,但已是避无可避了,只得硬着头皮抬头装作惊喜地说:“苏老师,是你啊?这是我的,不向你要钱,你随便吃就是了。”
  苏老师见是我父亲,也是吃了一惊,但还是让父亲给他称了几斤杏子,虽然父亲一再说不要钱,他还是坚持付了一张大钞票,还说我家困难,不让找零钱,最后被父亲拿着零钱追着跑了。事情过后,苏老师忍不住把这事说给同事们听,同事们也就在闲暇时以这事和父亲开着玩笑,也都很同情他的窘迫境况。
  那时候,无论任何人,哪怕陌生人,只要到了我们家的杏子树下,父母都让他们尽饱吃,就是拿些付钱,父母也不会要。但那挑到集市去卖的杏子,一担杏子一百多斤,要汗流浃背地挑八九里地的山路,还要耽误一天的宝贵时间,更要放下尊严和面子。这时候,如果有熟人连吃带拿的话,为了一家人生计的父亲就会心痛不已,但又会自言自语地说道:“乡亲们都日子难过呀!”
  因此,我后来也就能理解父亲每次卖杏子时,头戴草帽压低帽檐的无奈了。再后来,农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父亲就不再去集市卖杏子了,但看到墙上挂的那顶草帽时,他还是会时不时地感慨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