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青青茶山情满山
——记“三秦楷模”张淑珍(二)
文章字数:2628

 
  本报记者 赵有良 侯 彬
  九月的商南,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富水镇茶海公园绿意盎然,一簇簇新冒出的娇嫩叶尖昂扬地展示着茶树蓬勃的生命力。郁郁葱葱的茶山绵延起伏,像是泛起层层波浪的绿色海洋。
  家住油坊岭村的茶农陈桂华正在茶园里和姊妹们一起锄草、剪枝,谈笑声和锄头在坡坎间起落的声音此起彼伏,让秋日的茶园显得很是热闹。“现在大多数村民都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不用愁,每年光是在茶园采茶就能挣好几千呢,多亏了张姨,我们才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提到现在的生活,陈桂华由衷地感叹道。
  陈桂华口中的“张姨”就是张淑珍。今年86岁的她仍然时常上茶山,进茶场,了解茶农的生活,研究茶叶新技术。在茶农心里,张淑珍就是他们的贴心人,6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着用满腔热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为民解忧献真情
  “如果没有张姨,我现在的日子都不知道会是啥样。”每当想起张淑珍帮助自己种茶脱贫的那些年月,何桂英总会热泪盈眶。
  20世纪80年代,何桂英和丈夫以种地为生,家里有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眼看其他村民纷纷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开荒种茶,有了越来越多的收入,他们也咬牙借钱承包了80亩坡地种茶。为了让还是种茶“门外汉”的小两口不走弯路,时任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手把手地教他们种茶。在张淑珍的帮助下,何桂英家的茶园从稀疏荒芜变得生机盎然,在茶叶公司的资助下,家里还筹办茶叶加工。就在这个小家庭即将从贫困中挣脱出来时,丈夫意外离世,给了年仅30岁的何桂英一个沉重的打击。
  中年丧夫、4个不到10岁的孩子、3万多元的外债、即将开采的茶园……原本充满希望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就在众人劝说何桂英转卖茶场,还债改嫁的时候,张淑珍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桂英,辛苦了4年,马上就熬到头了,放心,我会帮你的!”听到张淑珍这样说,何桂英吃下了定心丸,又重拾了以茶致富的信心。张淑珍很快送来了机器设备,还调派了专业技术员帮何桂英制茶,生产慢慢重回正轨,何桂英承包的茶场效益也一年一年地好了起来。现在的何桂英不仅还清了债务,家里还盖起了四层楼房。“张姨心里装的全是乡亲,我总说感谢她,她却说只要我过得好,她比啥都高兴。”每次提到这些,何桂英都心存感激。 
  土岭茶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2002年,已近古稀的张淑珍奔走各处,联系县上有关部门,为茶场新修了一条水泥路。2005年,邻省人在黑漆河非法开采钒矿,大量的浓烟给茶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68岁的张淑珍无暇顾及年迈的身体,与众人一同调查取证,并紧急向县上反映,促使关闭了这家非法钒矿厂。
  在商南茶农的心里,有啥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张淑珍,她早已与茶农血脉相连,成了一家人。
  茶农生活大变样
  茶坊村本没有茶,可赵立本一家三代在张淑珍的带领下,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茶农。1967年,张淑珍在茶坊村试种成了第一片茶园,此后,她就在这里不断扩大试种面积,并建起了第一个茶场。1969年,赵立本的爷爷赵诗荣就跟着张淑珍上山开荒,十年艰苦的摸索探寻后,“南茶北移”在张淑珍的积极推动下变成了可行的事实。1979年,赵立本的父亲赵书田承包了200亩坡地,举全家之力开始种茶,通过不懈努力和坚定的追随,在当年的环境下,赵书田干出了家庭年增收一千多元的茶业单。“张奶奶倾尽所有为商南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我们祖孙三代种茶路上,她给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帮助。”赵立本家是商南县最早靠种茶富裕起来的农户。
  1984年,赵书田为了提高收益,主动搞起了茶叶加工厂。张淑珍有次去考察,只见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架着三口铁锅,加工设备简陋、茶品堆放散乱。张淑珍摇摇头对赵书田说:“你承包了那么多茶地,要建厂就要建高标准的加工厂。”后来在张淑珍的协调和茶业站等多方的资助下,赵书田将厂房翻修一新,盖起了17间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车间,将茶叶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我是2009年接手家里茶场的,在父辈们的努力下,茶叶种植、炒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家从爷爷那时家徒四壁的窘境,到现在年收入十多万元,都是得了以茶致富的好处。”赵立本满脸笑容地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务茶,让更多人吃到茶的红利,过上小康生活,这才是张奶奶最想看到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茶农田培万就以茶脱贫,成了有名的茶叶万元户,如今靠茶场积累的家庭资产有200多万元。试马镇大坪村的熊开华,通过承包茶场,年收入达到了10万多元,供3个子女上了大学,房子也从土坯房变成了三层楼房。富水镇桑树村村民张宏旺,种茶之前家中只有三间茅草屋,现在家庭年收入已达到了20万元以上……如今,茶叶已成为商南县的主导产业,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有5万多人,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
  万亩茶山展新颜
  60多年前的商南,山大沟深、闭塞贫困,农民多是守着土地讨生活求温饱。如今的商南,在北纬33°书写了一个关于茶的奇迹,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优质茶区。目前商南全县共建茶园25.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现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多个,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可张淑珍依然没有止步,她带着弟子们不断延伸着茶产业链,使商南的茶旅融合风生水起。
  张淑珍的身上,永远散发着如茶一般清新淡雅、质朴淳厚的品质,她在一次采访中说:“改变了贫穷的生活,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才会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更有尊严地活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也在被高雅的茶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如今,一幅幅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商南大地上缓缓铺开。
  一个心愿:农民致富。张淑珍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心一意为群众造福。她心系群众,群众也视她为亲人。每当张淑珍去茶山看茶,地里的茶农不管离多远,都要跑过来亲切地拉着她的手,寒暄半晌。当年她患病要去省城就医时,送行的村民挤满了屋里屋外,有人拿来鸡蛋,有人上山挖来草药,暖心的嘱咐一句接一句。无数茶农的子弟,都记着张奶奶曾经为了让他们上学方便,专门为他们在茶业站留了一个接待房间,就连后来茶叶联营公司的食堂,交售茶叶的茶农都可以免费上灶……在张淑珍心里,为群众做事,哪怕是针尖大的事,都是义不容辞的。
  “种一片茶,富一方人。”张淑珍苦苦坚守的人生目标如今终于实现。86岁的她,最爱干的还是走上茶山,和乡亲们聊聊天,看看茶苗的长势。站在高处远眺,万亩茶园整齐划一,纵横阡陌间,蔚然壮观,微风轻拂,阵阵茶香肆意弥漫,正如她辽阔的胸襟里,流淌着对人民群众无尽的关怀和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