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刘秀潭
闵天良
文章字数:1573
  前段时间,有幸随商洛市民协采风调研团下乡,先后参观了二龙山、石鸠河、刘秀潭、空空山等旅游胜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刘秀潭颇为神秘,耐人寻味。
  车子从商洛城北穿过黄沙岭隧道,过岭底桥向右侧开进通往龙王庙的山区公路,约莫走两公里,公路边一个馒头状的小山头挡住了视线,隔小河南边有一个奇峰高耸的大石山,山崖正面竟如刀削一般,很显气势和壮观。从南山蜿蜒下来到此的地形极像一条龙,而恰似蛟龙喉咙处小瀑布的下面,便是远近闻名的刘秀潭,从小馒头山与南侧刀削岩夹着响潭从上至下,绵延近千米,落差巨大。潭水飞落处,飞珠溅玉,蔚为壮观。站于潭边,寒意袭人,气象万千,这鬼斧神工打造出的独特地质结构,演绎出许多凄美的民间传说。从龙王庙一路静流下来的河水在此咆哮而过,独奏出欢快的大自然合唱曲。
  研究民俗的张老师讲到民间流传的关于王莽赶刘秀的神话故事,话说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不得势时,被王莽追杀,曾在此山沟石潭附近躲藏过一段时日。有一天,刘秀与随从在蒸着馒头的铁锅边下棋,忽闻追兵袭来,赶紧掀滚饭锅,钻进崖洞南遁,终于逃过一劫。据说现在还遗留有刘秀的石炕和棋盘。关于刘秀潭的传说,民间还有另一版本,说当年刘秀为躲避王莽的追兵,不慎掉入了路边的乱石窖中,不省人事。被正在巡天的王母娘娘用乳汁所救,待刘秀慢慢清醒过来,就在刚要睁眼的瞬间,王母娘娘立刻化作石头,立在了河边,后人叫馒头山,她救刘秀时溢出的乳汁也化作了水潭,后人称刘秀潭。
  从公路边馒头山南侧,沿一条小路拐到岩下河床卵石滩,从上喉咙眼处到下边刘秀潭中间,有约百十米长的河道较为平缓,随行的女士们争先恐后提着裤脚蹚进河中,尽情享受清凉的舒畅。上边丈余高的瀑布呼啸而下,分流在下边呈人字形的巨石两边,泛着深褐色的光,再经平滩处的慢吟,流入一个凹形河槽,急流涌下约莫六米见方的四边形深潭深不见底,似乎旋入潭侧黑幽幽的刘秀洞中去了,下边的出水口变成了小的支流。刘秀潭地势险峻,巨石林立,潭水深不可测,人们站于潭边,不免心惊胆战,虽然也曾经在此地玩过多次,那几个斜在深潭周边的巨石难以攀缘上去,也没人敢下去试一下深浅。
  同行中有人说,此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军厮杀的战场。古代有刘秀、李自成藏身经历,留有箭矛刀剑被村民拾得,后有共产党人李先念、徐海东曾在此地留下战斗足迹。
  刘秀潭附近的自然景观多,山峰叠峦,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空气新鲜,泉水清澈,实属得天独厚休闲之地。石鸠河因河中有一庞大“石鸠”而得名,石鸠距刘秀潭仅百米开外,据说夜半刮风时还有清晰的鸟叫声,在村民的印象中河里发再大的水都超不过它的头顶,这还真是个吉祥的石鸠。郁郁葱葱的山上布有《商州八景十观》之一“龙涎吐珠”即十龙洞,还有鸡冠山、驼峰、石龟、空空山、刘秀洞、靠背崖、三石一顶锅、箭沟垭等景观及诸多庙宇寺院,更神奇的是空空山山势险峻,绝壁陡峭,中间夹有无底深洞,冬冒热风蒸气,夏冒冷气凉风,说明下方有其巨大溶洞且与周边白龙洞、莲花洞贯通,据说探险人从五一村莲花洞进入可从白龙洞口出来,证明其洞洞相连之实,地质结构形成庞大的溶洞群,具有旅游开发前景。
  徜徉于刘秀潭周边的山水寻求灵感,登高则情满于山,蹚河则意溢于水,倾听吐纳珠玉之声,卷舒于刘秀潭的一池甘泉,仪态万千,不舍昼夜,羁赶丹江入海。在群山中,看雾舒展,心胸顿觉舒畅,尘世的困顿,像那云雾飘远。亲近刘秀潭的风景,大到千年的白古松树,小到稚嫩的绿草;高到那耸入云端的峰顶,低到那承载溪水流淌的峡谷,微到那弯弯山路扬起的沙土,都是拨动我们心弦的欢歌,荡涤我们心灵的圣经。
  刘秀潭边,感慨万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君不见,这刘秀潭渗流出清冽的河水在山石上缓缓地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素练,来这里品其清幽,观其豪放,读其深沉,探索岩石积淀,感受生命的沧桑。让我们读出山水的色彩,品出山水的魅力,从而享受自然山水的美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