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山里的“夫妻档”教师
本报通讯员 南 星
文章字数:1580
  位于草链岭脚下的洛源中学,是洛南西部边陲的一个镇初级中学,距县城50多公里。坚守在这里的“夫妻档”教师,相濡以沫、并肩作战,托举起农村孩子的未来。
  走进洛源中学校园,正好是下课的时候,清脆的铃声一响,学生们欢快地奔出教室,有的在操场上踢球、打球,有的你追我逐,满眼都是活跃的身影。
  今年56岁的刘化荣是洛源本地人,自商洛师专毕业分配到这里任教后,已有33个年头。他的妻子申引琴,小他两岁,晚他一年到校任教。两人因教结缘,是学校第一对夫妻教师。
  洛源镇南与商州区毗邻,西与西安市蓝田县相通,北与渭南市华州区相连。当年学校不仅要服务于洛源本辖区的学生,就近的商州、蓝田、华州学生也要来此上学。“山里的孩子能吃苦。”据刘化荣介绍,刚教书时,学生多老师少,他不仅担任初三班主任,还教授诸多课程,班上很多孩子家里住得远,翻山越岭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到校。“看到家乡孩子上学那么苦,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留下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温暖与关爱!”
  申引琴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只有她一个女教师,也许是对孩子们的关心多一些,学生们就把她当成了好朋友,当成了知心大姐姐。“我也是山里娃,自从毕业分配到这里,我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改变山里娃命运,点燃深山孩子希望。”
  走进夫妻俩的宿舍,简易的床、几张笨重的桌子、一个塞满家用的衣柜,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多次受到市、县表彰的刘化荣、申引琴老师,虽然已是中学高级教师,但他们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前些年,夫妻俩也曾有过走出大山闯荡一番的念头,但学生的纯朴之爱,让他们最终选择留下来。
  岁月不居,大山有知。怀揣为改变大山孩子命运的质朴爱心,曾经年少芳华的他们,如今都已额添皱纹。
  见到80后南海燕老师,她正在会议室忙着筹备学校团委活动。现任校团委书记的她除了忙碌,还是忙碌。2002年,南海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洛源中学任教。从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很多都是她当年的老师。看到当年的学生成了自己的同事,他们都竭尽所能伸出温暖之手,这让她深受感动。于是,南海燕说通男朋友肖子强,从安康一所学校来到洛源中学,从此他们也没有离开过。
  南海燕是语文老师,20年来,由于学校师资紧缺,她不但教语文,英语、地理、劳技等课程她也教过。肖子强是物理老师,他不但当班主任,教物理,学校其他科目人手紧缺时,他也挺身而出。
  “我的家乡在安康,当我遇到我的爱情后,便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说到这里,肖子强腼腆地笑了。一旁的南海燕,一头乌黑的长发,一件白恤衫搭配浅蓝牛仔裤,干净整洁,就像一株伫立在幽静山谷中的兰花。
  “我非常爱我的家乡,不知不觉已经工作20多年了……”出生于1972年的宋博也是洛源本地人,当初毕业时,他和妻子刘粉霞被分配到永丰中学。看到家乡学校教师一直紧缺,想着为家乡教育事业尽一分力,他的妻子刘粉霞随他一起回到家乡学校。
  宋博的老家就在学校附近,他不分早晚、课内课外,总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全校学生,没有他不清楚的。“一个星期内,我与一个班的学生起码要分别单独沟通一次,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刘粉霞在永丰中学曾是高中骨干英语教师,调到洛源中学后,自告奋勇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有效缓解了学校英语教师短缺。
  走进一间教室,教室墙上悬挂着学生们的篆隶楷行书法作品,一位瘦弱的女子正在教学生练习书法。这位女子叫董亚萍,是从城里来支教的。她本是九年级及七年级3个班的道德与法制教师,但一直酷爱书法,于是便兼任学校书法兴趣小组辅导老师。
  董亚萍的丈夫王军锋也是从城里来支教的。他既教化学、也教数学,并且在学校成立了乒乓球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课余生活。
  “三尺讲台度春秋,呕心沥血育桃李”,这是这些教师“夫妻档”从教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不求索取、默默奉献,忠于事业、爱岗敬业,用爱和奉献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的真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