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闲 话 文 气
刘万成
文章字数:1672
  文气一词,若从曹丕《典论·论文》出炉时算起,迄今已被历朝各代的文坛大佬接续谈论了近两千年。可文气是中式文学的先天禀赋,并非哪个作家说有才有的东西。理论上众说纷纭的文气,多半是大作家们各自的心得体会,并不代表超出了这个历史区间和人群范围就没有了云诡波谲、变化万端的文气传承。
  要我说,中国人自古就有“以文识人”的本领,文气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未断流。因为,古人说话从简单到复杂,基本依照口头交流的客观需要。围猎和打仗时,人要相互照应,话语必须简洁明了,若不然,等你啰哩啰唆地把话说清楚,要么猎物早就跑光了,要么就会贻误战机被击溃。而人们成群地玩耍时,谁都想把话说得幽默风趣,却又无法全用口语去表达,相互之间也会挤眉弄眼地以姿势助说话,想必这就是咱们最初的语言艺术。
  事实上,文气和文字相伴而生。早在我们的祖先从地上乱画,到岩石上刻绘,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再从竹简、绢帛到纸上行文,始终都未放弃对“大象无形”的美妙文气的执着追求。否则,我们就没有最早的劳动之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甲骨文既是业已成形的汉语言文字,也会用来记录占卜结果。至今我们仍能从萦绕在龟甲兽骨上的文气中,清晰地看到从未消失的远古及华夏文明之光。即便时至今日,不论谁把“纯文学”解释得神乎其神,民众却一如既往地卤水点豆浆——私下里透过文气捞干的,似乎一眼就能看穿某个“写家子”本身的锅大碗小。
  文气和气度一样,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一直处于诗文创作的基础地位。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里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拿今天的话说,文气具有刚柔正邪之分,它是人的才能、性情、风度与情感流动相融合,且在行文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后给人的审美感受;人若不长期地因性练才,并重视功在初化,也就不会有相对稳定、变幻莫测的文气。行文就是运气,好似下围棋时落子须做眼,棋局才能满盘皆活,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诗文一旦缺乏文气,文字就会成片地被人俘虏后丢进“集中营”。当代深得文气精髓的大作家,似当首推汪曾祺。他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有许多概念是讲不通的”,始终以锤炼文气为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至今其作品,仍旧备受读者的喜爱。
  具体诗文写作中,文气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不是靠奇谈怪论或故弄玄虚所能获得的。正如常言所说,字为心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其诗文,也就会有怎样的文气。人的度量大,文气就会虚怀若谷;人若浮躁小气,文气就会鼠肚鸡肠。但悠悠万事都不是绝对的,人若文气欠佳,便可在行文上加以补救。行文要有气感,就得跟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国似的刚柔并济,一张一弛。张是来硬的;弛是来软的。如果来硬的不行,那就来会儿软的;软的又不行了,那再来会儿硬的,一路软硬兼施。但凡光硬不软、光软不硬,抑或过硬、过软的行文,或者只顾在字、词、句、段上反复抠掐,忽略了通篇一气呵成,势必导致文气中断或生涩。所谓行文,就是要和行云流水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马不停蹄,首尾呼应,藕断丝连,琴能续声,以致打太极、划龙舟、弹古筝似的人气合一收放自如,诗文才能气定神闲,亦可气贯长虹。
  诗文写作就是创造美,风格可以婉约,也可以豪放,可文气是人的脸面,岂可低级趣味以自辱?实际上,诗文越有陶冶情操之气,越能和《爱莲说》一样长久流传于人世。四书五经如此,明清四部小说经典亦然。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情景交融,贯通古今,意蕴回旋,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曾令“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的柳亚子“殊自愧汗耳”道:此词“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曾记否?当年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力压群雄,那正是因了该词的文气超绝。
  文学作品不论长短、多寡,写来写去最终写的都是自己,须知天地有正气、邪不胜正;文气不失格,诗文才能给人以美好印象。实际上,从古到今,即便不以古典哲学里的“气”和“元气”为理论依据,也没有哪位作家不对自己的文气格外留神。因为,诗文可微,人的骨气断不可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