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十年蝶变展新颜 镇强村兴如画卷
本报记者 支晓宇 通讯员 杨锦君
文章字数:2842
    三岔河镇风貌

    三岔河镇风景美如画

    三岔河镇葫芦深加工产业

    三岔河镇特色产业大樱桃

    三岔河镇中华蜂养殖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州区三岔河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强镇、农业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建设,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十年来,全镇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三岔河镇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三岔河镇先后获得“商洛市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商洛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 踔厉奋发强作风
  三岔河镇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质量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成立9个党支部,发展党员270名,建立产业链党小组6个,实现8个村级活动场所全面提升、全面达标;积极探索“党建+人才培育”“党建+基层治理”“党建+融合联动”模式,带动基层人才、经济、产业全面发展。七星村、闫坪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党建标准化示范点。
  镇上扎实开展“转作风、夯责任、抓落实、促发展”专项整治,始终以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全力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服务群众、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管理,使为民服务办事更加规范、行政效率不断提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以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赢得全镇人民的信赖与支持。
  脱贫攻坚结硕果 乡村振兴再出发
  近年来,三岔河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等重点任务为抓手,全力推进“八个一批”扶贫政策落实;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整合“四支队伍”力量,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两房”建设为抓手,实现全镇安全住房全面达标、户户过硬,建设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2个,集中安置群众447户1834人;实施危房改造178户、土坯房改造171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镇实现4个贫困村、4个深度贫困村全部摘帽,1024户3518人贫困户全部脱贫达标,实现脱贫“清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三岔河镇确定了“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新方向;按照“一条流域、三大主线、三大风貌主题区、多个核心项目节点”的空间规划结构体系及“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设想,科学编制《三岔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以及《镇区风貌规划图》等五项专项规划;建立“区级领导挂帅、部门分头包抓、镇村协力推动”工作机制,通过“周汇报、旬督查、月通报、季考核”推进项目建设,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着力打造“农旅樱谷·水美三岔河”品牌形象。
  按照樱桃产业为主导,土蜂蜜、设施农业为辅助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建设三岔河流域樱桃产业带为发展方向,在全流域发展樱桃1万余亩,着力打造标准化、新品种、新模式樱桃示范基地;成立商洛秦源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标准化中华蜂养殖与初加工基地2个,发展蜂农100余户,养殖中华蜂4250余箱;建立商州区中华蜂蜜科技创新实验示范站、商州区良种樱桃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打造蜂蜜、樱桃“产学研”示范基地,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栽植连翘等各类中药材1万余亩,打造板栗、核桃示范园2000亩,建设秦岭红豆杉母树林保护基地2000亩,发展葫芦基地35亩,育苗3000余株。发展各类畜禽养殖9817头(只、箱),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农家乐集群。实现了846户2651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目标。
  全力以赴抓项目 齐心协力促发展
  三岔河镇把项目建设作为引领镇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5个,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8个,修建便民桥8座,实现通组路、产业路互通联动,安装太阳能路灯270
  盏,村村通动力电,电力入户率达100%,各村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完善。三岔河镇至金陵寺镇铁沟口道路、镇域主干道——李龙路三级公路拓宽提升改造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国家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落地实施,清洁流域治理项目成效明显。该镇还建成年处理3650吨的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厂等基础配套项目,镇域沿线一批生态停车场、民俗广场、“口袋公园”相继建成,镇区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抓手,立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三岔河镇扎实开展了“六清六治六无”专项清洁行动、“两边一补齐”“两拆一提升”等活动。镇上建立了“红黑榜”亮相、网格化管理、固定日清扫、周评比奖惩等制度机制,统筹推进“清道路、通河道、美山边、靓村庄、净院落”五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田成方、树成行、渠连通、路规整”的田园风光。全镇实施改厕1085座,沿线建成分布式污水处理站11个,建设现代宜居民居1100余座,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七星村荣获陕西省2021年美丽宜居示范村,闫坪村荣获陕西省2022年美丽宜居示范村。
  聚焦民生办实事 社会治理树新风
  三岔河镇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理念,用心谋划民生项目,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全镇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点5个,教职工70余人,认真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一人因贫困辍学。全镇新农合、大病保险参合参保率达100%,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450人,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
  就业1377人,自主创业6户、贫困户劳动技能得到加强。对全镇低保户453户1014人,特困供养人员121人,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780多人,各类社保资金及时发放。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8个村级联防联控组和移民搬迁安置点综合防控组,明确镇、村、组三级包抓责任,抓好“防输入”动态排查,实现群众“零感染”,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深入开展“平安三岔河”创建活动,加强“治保会”、“调委会”、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辖区两率一度得到明显提升。三岔河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四扶五风六化”活动为载体,创新“两会一队”形式,组建社会化宣讲队伍、“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乡贤队伍,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学雷锋志愿帮扶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五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10个,开展文化活动40余场次,丰富体育文化生活。三岔河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引龙寺村文家老祠堂内有一块光绪二十七年流传至今的“壸儀常昭”古匾,建筑色彩浓烈,是三岔河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镇上对老祠堂、引龙寺古庙进行重点保护。全村至今保留传统石板房100余座。2022年,引龙寺村列入第四批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勇毅前行。如今的三岔河,日新月异,欣欣向荣、蓬勃向上。在新征程上,三岔河镇广大干部群众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三岔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打造“农旅樱谷·水美三岔河”亮丽名片,续写更多的“三岔河故事”,谱写三岔河高质量发展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