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秦岭原乡孤山坪
本报通讯员 陈 庚 苏甜甜
文章字数:880
    乡村一角


    编草鞋

    手工竹编

  身披云霞的连绵山脉,层林尽染的七彩秋林,散落在田野上的彩虹篱笆,花海中若隐若现的休憩亭,袅袅升起的炊烟……深秋初冬季节,走进丹凤县竹林关镇孤山坪村,远山、村落、田野、花海、炊烟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乡愁气息扑面而来。
  孤山坪村位于丹凤县竹林关镇东南部,辖8个村民小组、578户2092人,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路上,孤山坪奋力追赶超越,而今的孤山坪已经华丽变身,成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实在是想不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几年时间,山村路变成水泥路,路灯也装上了,以前不愿意回来,现在是舍不得走了。”在外务工数年返乡探亲的曹兴新激动地说。
  自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以来,孤山坪村紧抓机遇,遵循以景治乱的原则,对2处土坑进行回填并修建成休闲小广场,曾经堆满垃圾的土坑现在成了群众拉家常、召开院落会的好地方;将零星散布的荒地化零为整用彩虹篱笆打造成了“五彩菜园”,你家种黄瓜,他家种青菜,成熟后互相分享,邻里关系和睦友善。一片篱笆美了环境,文明了乡风。
  “过去外出务工是村里人唯一的收入来源,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村上产业发展起来了,环境好了,基础设施健全了,不少人都愿意回来发展产业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咱们村上老老少少都动起来了,传统手工艺也都捡起来了。”孤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曹书海说道。
  “进了孤山坪,到处一片明,家家户户拧草绳。”说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孤山坪人辛勤劳作编草鞋的场景,如今老一辈又捡起了编草鞋、编竹编、纳鞋垫等传统手艺,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50多岁的柯安民就是一位竹编手艺人,经他手编织的竹编、塑料编成了一件件工艺品,在包扶单位市供销社的帮助下供不应求,同时村上还成立了电商中心,村民的手工鞋、竹编、草鞋等通过电商中心向外不断销售。
  近年来,孤山坪村以打造秦岭山水乡村为契机,将村容村貌和景观、产业相结合,打造田中有园、园中有景、景在村中的发展格局。泥泞的山路成了花海围绕的致富路,荒废的田地成了群众增收的蔬菜园,废旧的磨盘成了点缀村落的装饰品,曾经的深山小村一跃成了人们追寻乡愁记忆的秦岭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