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不断进取而美丽

——访商洛学院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主持人李小奇

字数:4,887 2023年03月30日 社会特刊

李小奇与《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成员在苏州留园考察 (资料图片,由李小奇提供。)

课堂上的李小奇

 李小奇与学生在校园里亲切交流
  本报记者 胡 蝶
  早春时节,商洛学院校园里鲜花盛开。记者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爬上很长一段斜坡,来到该校的青年公寓,刚刚午休起来的李小奇出来迎接。李小奇的两间公寓,一间带厨房,用来会客;一间摆着书架和大书桌,用来工作。
  “我的生活很规律,中午休息后泡壶茶,喝好了就开始工作。”她坐在条桌边,拿出青花瓷的茶具,边沏茶边说。
  李小奇是70后,孩子已经读研究生三年级了,但她戴着框架眼镜,不施粉黛,满身的书卷气,看起来仍很年轻。二人对饮,李小奇说:“我给学生教古代文学,经常跟他们说生活可以是有诗意的。饮茶、读书,都可以是诗意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想象力,能把自己代入到古人的生活情境当中,课就很好学了。”她把早上在小亭子边的树下捡到的两支花摆到了条桌上,花依然带着雨水,色泽鲜艳,隐隐透出一丝清香。
  “看到窗外的山石了吗?我经常坐在这里,看着松鼠或是麻雀在上面跳来跳去,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她望向窗外,一脸恬静地说。
  读书改变命运
  李小奇,河南省南阳市人,201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商洛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园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宋园林散文研究》,参与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并承担子课题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古典文学对贾平凹创作影响研究》并结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2021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9月出版学术专著《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可谓事业顺利,家庭美满。但仔细了解后,记者才知她这一路走来,即是书写了一部不断奋斗的励志故事。
  1986年初中毕业后,李小奇考到了南阳第二师范学校,那时她15岁。1989年毕业之后,她到南召留山中学做老师,教了15年语文。这期间,她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经常陷于苦恼之中。“当时所在的地方人文环境不好,没有上升的通道和空间,一眼看得到头。”李小奇回忆说,“我出身寒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去读书。老公非常支持,我就去考研了。”
  对于只学了三年英语的李小奇来说,考研的英语教材如同天书一般。她找来全套的大学英语教材,自己摸索,快速学习了一遍,并用录音机练听力。“对我来说,这门课程太难了,只能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去啃。把教材全部学完之后,就能看懂了,从量变达到了质变。”
  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自学过程。在老公的支持下,她停薪留职,考了两年。当时孩子才三四岁,她一边照顾家庭和孩子,一边复习,家里的经济压力全部丢给了老公。第一年英语成绩不够,分数没过线,她就专门买了《新东方阅读专项突破》回来看。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她以专业第二、方向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有天生的古典文学情结,太喜欢古典文学了,对古典诗词非常感兴趣。教材上的文章我背得滚瓜烂熟,能将古典文学之美和自己天然的古典情结联结起来。”回首过去,她仍然无比喜悦。
  李小奇一直对自己的丈夫夸赞有加:“我知道,他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在为事业奔波的路上,她从不需要像其他女性那样,为事业和家庭该怎么选择而苦恼。她读硕士的时候,就已经在老公的支持下,举家搬迁到了西安。老公一个人支撑全家,供她和孩子两个人读书,还嘱咐她好好珍惜读书时光,享受读书生活。
  硕士毕业后,在思源学院工作了5年,不断追求进取的李小奇又考取了西北大学的博士,博士论文选题是唐宋园林散文研究。她看书、看材料,自己整理资料、写论文,三年间心无旁骛。
  2017年1月,李小奇来到商洛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在商洛扎下了根。她教授学生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
  做学术是一个要坐冷板凳的事情
  读博士期间,李小奇师从大咖级学者李浩。李浩的研究方向有家族文学研究、地域文学研究、园林文学研究等。如何确定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对于李小奇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试错过程。通过仔细甄别和研究,筛选掉不适合自己的方向,她最终确定了唐宋园林散文研究这个选题。
  “做学术是一个要坐冷板凳的事情。必须静下心来,踏踏实实阅读文献,不管外面多么喧嚣,有多少诱惑,跟自己都没有关系。”读完全唐文12册、全宋文360册,花费了李小奇将近半年的时间。她每天从日出到夜晚,无时无刻不在图书馆。中午不休息,随便带点儿馒头、面包填肚子,困了就在图书馆的椅子上靠一靠。老公在学校教书,他和孩子都在各自的学校吃饭。晚上10点图书馆关门之后,李小奇回到自己家里,继续在书房熬夜。
  “没有想到过放弃。痛苦、煎熬是有的,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会对自己有很多否定。我会自己鼓励自己,老公也给了我很多支持。累的时候,老公开着车带我逛园子,自然的环境有让人放松的疗愈作用。”她回忆道,“熬过去,就云开雾散了。总算有了眉目,博士论文写出来,初见雏形。”
  天道酬勤。2016年,李小奇顺利毕业,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我的导师有独到的学术眼光,给了我非常多的引导、支持和帮助。同学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时同学们还帮助我查找文献和资料。”李小奇对导师和同学都心怀感恩。
  毕业后,导师督促她继续精耕细作,尽早将研究成果出版面世。带着这份嘱托,李小奇不敢松懈,一直在读书思考,修改、打磨论文,三年后即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后又修改两年有余,于2022年9月出版了《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李小奇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商洛学院首次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资金25万,由李小奇个人主持,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申请,历时9年,不断修改、打磨,最终得以出版。“我们毕业的时候,要求发C刊论文。我投稿出去,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个时候充满了对自己的怀疑。后来,我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不断地肯定自己,才有了现在的成果。坚持下来,总会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她说。
  进入园林文化领域的研究者,有各个学科的学人。对此,李小奇的导师李浩在给她所撰写的序言里写道:“我和小奇的专业背景都是古代文学,是从文学史和断代文学的视角切入,故有我们的优长,也有我们认知的盲点。小奇的清醒处就在于,她始终将此课题放置在一个文学背景的学人所能掌控的范围内,而这又是相当部分文学史同行所忽略的问题。”
  在文学背景的学人眼中,园林文学是一项集园林建造、园林审美、文学趣尚、时代文化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文学样式,尤其在唐宋这一文化转型时期,园林文学也呈现出鲜明的思想、文化、美学方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这一时期的园林散文,可以从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出发,深入探讨园林散文在这两个时代的差异,揭示唐代和宋代在文化转型期的不同承载。园林作为一种趋于自然而又优于普通住所的建筑,它所满足的并不是简单的生存之需,而是寄托着园主或公众更多的情趣和追求,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是如此。
  40万字的《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用通俗的话概括一下就是:以前的人为什么建造这个园林?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其中生活所作的诗文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唐宋园林散文一部分表现隐逸的主题。唐朝追求娴雅的生活,宋朝更偏向于世俗生活,有很多被贬谪的人,通过园林散文来安抚、疗愈自己的抑郁不平;有做官受到羁绊和排挤的人,抒发对于官场的不满;有科考不顺利、命运不济的人,带着无奈和失望,释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追求;也有一些人为养老做准备,将园林当作自己安享晚年的精神家园。当然,多数文章是出于对山水林泉的热爱、对园林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唐宋园林散文有关于琐碎事件的记述,有作者精神方面的追求,都展现了独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李小奇说,“有时候能看到很温馨的生活场景,都记述得非常清楚,真的就是生活。看了这些东西,感受会比较强烈,作者在体察自然,和自然的变化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人与自然一体的观念。”
  李小奇认为,唐宋时期,新建园林成为一种风尚。那个时候,园林不是只有官宦才能建得起,也有小人物将园林建在偏远的地方。不论地位高低,都乐于将自己放在大自然之中,放飞自己的情绪,展现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唐宋时期的人,现代人的精神层面则显得比较粗糙,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去体察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苏州、杭州、北京等地的园林,现在仍有很多游客。这些园林散文,能引起相当一部分人情感上的共鸣。”她说,“这些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增加了学术研究成果的可读性,让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也可以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温度的。”
  对于这本《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李小奇不知道校核了多少遍。“我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谨,每一句引用都要标明出处,页码都要标注清楚。”她说,“学术研究非常艰辛,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有更多人看到,得到更多的认同和理解,也希望能为我们的园林绿化部门提供城市建设方面的思路,让传统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得以传承。”
  学术与教学相辅相成
  做科研、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材料不知道如何运用、处理和整合的时候,李小奇就寻求导师点拨,或与同学聊天、散步以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在不行,就将手头事务暂时放一放,继续看文献资料,资料看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找到一些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当然,她也阅读别人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看看别人的思路和方法,包括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学术不易。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要利用电子数据库查资料,如基本古籍库、四库全书数据库、方志数据库等,还要阅读大量的纸质资料。不懂的地方,要不断查阅资料来搞懂,看似很小的问题,比如一个词不理解,可能就要花费好多天;对于不知道的人物,要查阅史料和同时代人的文章,大量翻阅各种外围资料,直到弄清楚为止。
  学习、阅读、查资料,每天都要进行。“疲惫、劳累等都是可以克服的。”李小奇说,“我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尽管他们都是大学生,我的要求依然非常严格。”
  对于一直做教师的李小奇来说,她要求自己尽可能地把课上得有质量,教学与学术相辅相成,都很有吸引力。教学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当作学术问题来攻关,找到课题;学术对教学也有帮助,她可以把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推介给学生,让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具备相关思维和能力。自己讲过的东西,学生有回应、有看法、有认知,她就非常欣慰;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她就非常开心。“课堂,对我来说是温习,对学生来说是探索,薪火相传。”她说。
  尽管工作了很多年,李小奇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她不仅传授知识,也讲学习的方法。每个孩子的资质都不一样,她允许他们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不会生气。她更关注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度和参与度,重视学生积累的知识量、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性。自入职商洛学院以来,她多次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对于古代文学,学生普遍觉得有难度,阅读量大。她就想了很多奖励办法,比如背诵经典篇目时,有学生全篇背完,她就奖励学生自己买的大白兔奶糖。课余时间,她还组织诗词诵读比赛,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很积极。
  “随着现在生活的变化,传统文化中丢失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我们身上都担负着一种历史使命,就是让孩子们多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说完这些话,李小奇微笑着缓缓坐在古琴边,弹起了“阳关三叠”。
  种花养草、弹琴养鱼,这是园林散文中常见之景,也是李小奇的现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