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罗山巧遇“快板王”
袁石军
文章字数:1274
陈玉智坐在门前写快板

通往罗山的水泥路

  一直有个愿望,利用闲暇之时踏遍商州附近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探寻深山里的自然美景,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故事传说。
  在春深似海的日子里,我与好友钻进商州区板桥镇五一村,经过蛮子窑,爬上一个叫罗山的地方。此地为一方高台,背风向阳,光线很好,房前屋后是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我们与坐在暖阳下的一位老人攀谈起来,老人思维敏捷,说话句句押韵,很有思想。我从其不俗的谈吐中,收获到此行最大的惊喜。
  老人名叫陈玉智,今年80岁,目前和老伴在家。夫妇俩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城里包工程,一个在南方打工,都在商州城里买了房。老人自豪地说,他现在四世同堂,重孙都有10个了。
  陈玉智小时候在原水道河乡马鞍桥初小上了4年,又在岭底小学上了2年,然后上了原板桥区公所办的农业中学。学校解散后,他在大队当了一段时间的伙食管理员和会计,随后当了20年民办教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辞去了民办教师,回乡务农。
  老人说,他在小学阶段就爱看书写东西,特别喜爱快板,买了不少书籍,许多当年的快板他至今还能脱口而出。73岁时,他又重拾这一爱好,写了一篇《商州人说牛》的快板,投给区广播电台,在编辑的指导下,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老人非常勤奋,农忙之余,每天晚上都要挑灯看书、写作一两个小时,看的书以思政、法治类居多。他从家里拿出厚厚一沓手稿,那是用病历、孩子作业本和村上发的表格订起来的,背面密密麻麻写着自己创作的快板,字体工整苍劲,看起来很有功力。
  老人说,写文章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善于观察,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行。为了写《商州人说面》,他需要搞清楚商州市民吃的是啥面,便从城东走到城西,逐个面馆看墙上的面食名称,用心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才回来写作,快板里句句不离面,把商州的面食一个不漏地说了一遍。在写《商州人说牛》时,他注意观察饲养员养的什么牛,听兽医讲牛的品种和习性。
  老人说:“只要有阳光,就可以灿烂。”他的作品全部是弘扬真善美、宣传正能量的题材。比如,有的老人只对女儿好时,他就写出一首《女儿媳妇一样亲》,词里写道:“旧社会太黑暗,男女没有平等权,新社会大变样,女儿媳妇都一样。”看到有的媳妇说婆婆不好,他又写了一首《夸婆婆》宣扬孝道。
  老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创作一首作品,都要经过无数次修改打磨。他对别人的要求也高,一次在商店里看到小姑娘开票时字写得难看,就说:“娃呀,你的字要好好练,字是一个人的脸面。”
  多年来,陈玉智写了三四十首快板,有10多首在省、市、区广播电台播放,一些还在报刊发表,被村民称作“快板王”。
  近年来,老人又投入大量精力,挖掘整理家乡濒临失传的民间传说。他很小的时候,曾听当地戏班子唱过一出老戏《雷金明借宝》,便凭着记忆将其还原出来编成了剧本。
  对于写快板,陈玉智的家人也很支持。他构思、创作时,老伴会默默走开不干扰他,饭做好后悄悄端到他面前。
  老人说,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国家给了养老金、高龄补贴和“八大员”工龄补助,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日子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他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生命不息,写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