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有诗和远方
——全国散文名家来商采风活动侧记
文章字数:3794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协原副主席王剑冰在山阳县法官镇向记者们讲述此次商洛之行的感受。

    在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特色民宿阳坡院子里,散文名家们在雨中畅谈。 (本报记者 米子扬 摄)

    秦岭原乡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竹编、草鞋受到散文名家们的青睐。

    散文名家们在欣赏商洛非遗作品

    散文名家采风团在山阳县漫川人家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李小龙 贾书章 王江波 见习记者 张 矛
  初夏的商洛,山青、水秀、天蓝,群山巍峨,连绵起伏,植被茂密,万物竞秀,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在22℃商洛多姿多彩的季节里,由中国散文学会、商洛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吹响乡村振兴时代号角——在希望的田野上”散文名家采风活动走进我市丹凤县、山阳县、柞水县。
  3天时间里,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名家行走在商洛大地,用文学家独特的眼光,聚焦乡村振兴一线,了解特色产业,探访美丽乡村,领略文化底蕴,感受生态环境,深挖绿水青山间的美好故事。
  为生态环境点赞,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走进柞水牛背梁,雨中的羚牛谷云雾笼罩,满目苍翠,如诗如画,像极了一幅素雅的山水画。
  沿着步道一路前行,古树古藤随处可见,溪流清澈见底,瀑布声在耳边回旋,这些美妙的景象令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郭运德陶醉。
  来商洛之前,郭运德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多年前山大沟深、贫困落后的阶段,但现在,这座被命名为“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的城市令他赞叹不已。“商洛目前的发展状态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绿色可持续的,这很难得,也让我看到了这里不可低估的发展前景。”郭运德感慨道。
  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商洛闯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谱写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采风过程中,散文名家们一边走一边讨论,在详细了解了乡村生态建设、养老康养等方面情况后,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商洛点赞。
  对于商洛人民骨子里散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自觉,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协原副主席王剑冰有着深切的感受。
  王剑冰说,很多人离开农村来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居民。但是城市的高楼大厦终究抵不过故乡的绿水青山,城里人多了,他们又想要回到农村,到青山绿水间,去寻找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寻找带有祖母味、乡土味的“家”。“在商洛采风的这两天,我看到的商洛模样,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向往的模样。”王剑冰感叹道。
  “我是第一次来商洛,商洛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森林覆盖率接近7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长寿地区标准,夏季平均气温22℃,不愧为‘中国康养之都’。”《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高级编辑、作家杨鸥说。
  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散文名家们走进山阳县秦岭原乡法官镇法官庙村,置身天然氧吧和生态画卷之中,大家抬头远眺,湛蓝的天空明净、旷达,青山绿水环绕,村庄错落有致,风景如画,让人沉醉。
  法官庙村曾经是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康养之地。这得益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当地对生态康养的重视。
  牛背梁、法官庙村仅仅是我市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探索生态优先的新路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精致美丽的生态康养之城图景愈发清晰。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会长丹增说,商洛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负氧离子含量是北京的300多倍,这对老年人健康大有益处。
  采风期间,丹增领略了秦岭腹地的自然美景,品尝了绿色纯天然的秦岭山珍,尽情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他说,如果商洛有合适的养老院,他百分之百选择在这里养老。
  为特色产业叫好,这里的乡村生机勃勃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青砖黛瓦的乡村民居,鳞次栉比的木耳大棚,酒香四溢的红酒车间,酥香松脆的核桃饼……发展中的商洛让人惊喜连连!”连日来,采风团的散文名家们看到商洛乡村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后动情地说。
  在3天的采风时间里,散文名家们先后走进丹凤县、山阳县、柞水县,感受我市乡村振兴中的新气象、新变化、新风貌。
  在丹凤县,散文名家们走进丹凤葡萄酒庄、东凤酒庄、安森曼葡萄酒庄,参观葡萄酒生产车间、地下酒窖、葡萄酒文化展示厅,详细了解丹凤葡萄酒的悠久历史。
  “这里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步伐铿锵,红酒已经成为丹凤的主导产业,丹凤因酒振兴、人们因酒致富,丹凤就是我所寻找的诗、酒、远方。”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边品尝百年红酒边说。
  在柞水县,双味肉凉皮、商洛核桃饼、富贵虹鳟鱼、春意盎然、三耳汤、核桃乳……一道道秦岭山珍美食让散文名家们频频点赞。“商洛核桃在全国极负盛名,今天品尝了商洛的特色美食,核桃饼酥香松脆、三耳汤汁鲜味浓、核桃乳醇香甘甜,很多美食都让我回味无穷。大家使用煎、烤、烹、炸等方式,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制成各式美食,将农产品和美食捆绑,让美食和旅游邂逅,必将推动商洛生态、民俗、美食融合,拉动餐饮旅游消费增长。”杨鸥说。
  一道美食,带火一座城;一批美食,带动一条产业。商洛的众多美食,将在带动特色农产品种植、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上大放异彩。
  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散文名家们沿着宽敞平坦的柏油路边走边看,详细了解木耳种植、销售等情况。“柞水木耳的产量持续增加、品质不断提高,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并以科技作为支撑,让木耳菌种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循环,这种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方式,让商洛未来潜力无限。”郭运德站在现代化木耳大棚内高兴地说。
  采风活动为期3天,散文名家们在商洛的沟沟岔岔感受乡村振兴的民生魅力。
  “商洛的变化太大了,我在贾平凹和陈彦作品中读到的商洛和今天看到的商洛截然不同。这几天行走在商洛的乡村,我发现商洛处处有美景、村村有产业、县县有特色,看到了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商洛面貌是一种新景致,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写出商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动人故事。”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说。
  为商洛作家鼓劲,在这片文学热土上创作更多精品
  在采风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名家们在谈到商洛作家群时,对商洛这块文学宝地深厚的文脉赞不绝口,对商洛以贾平凹、陈彦、陈仓等为代表的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给予很高评价。同时,对商洛本土作家寄予了期待和厚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商洛孕育了诸多文学名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厚的文脉对商洛的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徐贵祥说:“在商洛这几天,我深刻感受到如今的棣花古镇、贾平凹老家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符号,带动着商洛文学的发展,也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徐贵祥表示,现在商洛已成为“中国散文之乡”,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和文学氛围里面,文学的种子必然会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很有可能涌现出更多文学大家。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说,商洛作家在创作中要克服散文写作手法陈旧、视野不开阔等问题,要贴近时代潮流和社会实践,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辉煌中取得新突破。
  在丹凤县棣花镇,山西省文联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葛水平参观了核桃主题公园和丹凤葡萄酒庄,品尝了棣花的核桃和樱桃。她说,棣花让她感到了一方土地的神性,故乡不仅仅是生存的土地,更是自然,是当下的一个属性,延续着人间烟火,让我们生活得生动活泼。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鲍尔吉·原野说:“我想对我的同行们说一句话,在这商洛一块宝地上生活是幸福的!我们的作品除了结合商洛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之外,还应该反映我们新时代的风貌,这样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鲍尔吉·原野还表示,作为一个作家,他回去后一定要把在商洛看到的和思考的写出来,用作品讲好商洛故事,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商洛,走进商洛。
  “到了商洛,我有一个体会,文学工作者应当常怀少年之心,我们在商洛如果真的以少年之心关注商洛,那么你就不会缺乏好奇心,你就不会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追问。我们要避免一些概念化的呼吁和号召,而是真正发乎于情地来关注我们商洛的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天津市作协副主席肖克凡说。
  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说,这次商洛之行虽然短暂,但他与商洛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今后,他会更加关注商洛的发展,关注商洛作家群,关注商洛的作家们。希望商洛作家们继续保持强劲的创作势头,在创作层面他愿意与商洛作家们一起共同探索、一起共同进步,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王干说:“商洛这块文化厚土为作家成就英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商洛作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独有的创作资源,要胸怀‘国之大者’,站在秦岭之上看中国、看商洛,多关注商洛乡村振兴的大题材,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在中国文坛发出自己的声音。”
  军旅作家李亚军寄语商洛青年作家,对家乡建设要有热情、有信心,同时也要有压力。要坚持多练多写,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写作的过程中既要向外看,看祖国的快速发展,看世界的重大变化,也要看到身边的生动实践,用秀丽的文笔和通畅的文理,写出好文章。
  参加采风活动的市作协主席鱼在洋说,这次散文名家们来商洛采风,对商洛作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悉心学习文坛大咖们的观察生活、洞悉生活的能力,学习他们过人的敏锐性。要看到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关注乡村振兴的典型人物和他们干事创业的鲜活事迹,发掘创业者鲜为人知的故事,用典型人物身上呈现的精神引导人、鼓舞人,以对人民负责、对文学负责的态度写好商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