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豆腐—— 黄豆与水的完美融合
文章字数:1168
洛南县洛源镇因地处洛河源头而得名,年平均气温12.0℃,夏季平均气温21.8℃,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一河两岸土壤肥沃,因农户习惯施用农家肥,这儿出产的黄豆颜色纯正,籽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豆香味十足。
独特的小气候孕育出了洛源黄豆独特的品质,也为洛南豆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海拔2646米的草链岭上,经高山草甸,穿冷杉苔藓丛林,过流峪飞峡,洛河缓缓走进人们的视野,流入了千家万户。洛河水清澈见底,纤尘不染,掬一口沁人心脾,可解舟车劳顿之苦;存一缸磨成豆浆,便开启了黄豆与水的完美融合,只待用浆水完成画龙点睛之笔,洛南豆腐便呼之欲出。
过去,洛河两岸或大或小的自然村,都能找到能工巧匠打成的石磨、一人高盛浆用的木桶和粗纱做成的四方浆包。秋收时节,人们用山上采摘的野菜或自种的青菜叶子切成条,在烧开的洛河水里焯3到5分钟,沥干水分,装入瓷瓮,倒入放凉的面汤。半个月后,酸味醇厚的浆水菜便端上了人们的餐桌。更为奇妙的是,用石磨将黄豆磨成豆浆,煮沸后点入缸里的浆水,便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洛南豆腐。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大家相互品尝,比比各自的手艺,拉近邻里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洛南豆腐成了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洛南豆腐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洛南豆腐被誉为北豆腐的代表,与南豆腐软嫩、易散的特性相比,其硬度、弹性、韧性均较南豆腐强,含水量较南豆腐低,香味更浓。加之切面整齐,易于造型,更适宜于烹、炸、炖、煮、烧等。当地人最传统的做法,是用原城关八里村陶土制成的砂锅或家用铁锅,搭配时蔬酱肉,做成砂锅粉条炖豆腐、萝卜粉条炖豆腐,或者用油炸豆腐切丝凉拌等,做法简单实用,更保留了原始食材的风味。为了让更多人吃上洛南豆腐,洛源当地的老百姓还把鲜豆腐压制成了豆腐干,用山里的葛根穿成串,风干后在集市上销售,方便人们携带,进一步扩大了洛南豆腐的影响力。
洛南豆腐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洛南豆腐曾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膳贡品。“洛南豆腐宴十三花”也曾被空运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走上国宴。如何把洛南豆腐产业做大做强?洛南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历史传承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打造了“洛味缘”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将洛南豆腐、洛源豆腐干等洛南豆制品纳入保护范围,在县城设立4家、西安建立3家“洛味缘”农产品直营店,让洛南豆腐从“小餐桌”走向“大市场”,不断扩大洛南豆腐影响力;紧紧抓住洛南被列为国家大豆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机遇,出台了《洛南县大豆生产扶持办法》,县财政列支600万元用于扶持大豆生产,完成大豆扩种8万亩,为洛南豆腐产业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洛源镇规划建设洛南县现代豆腐产业园,取缔环保不达标的小作坊,整合豆制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制定洛南豆腐标准,组建洛南豆腐加工销售运营公司,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促进豆腐产业转型升级,让洛南豆腐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