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桃园村里茶飘香
——从产业转型到打造和美乡村的桃园样本
文章字数:2369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午后,刚接待完游客的山阳县户家塬镇桃园村麻地湾组村民郑忠虎扭了扭腰,信步走到茶园采了一把青芽,回家烧水冲洗,再加开水冲泡。不一会儿,杯中嫩黄色的茶叶上下飘浮,一缕清香之气淡淡溢出。“泡第二遍没有青草味,香气更浓,止渴解乏。”跷腿坐在“归园田居”农家乐,郑忠虎惬意十足。
  近年来,户家塬镇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引进陕西秦岭清雅茶叶有限公司,在全镇19个村(社区)规划种植黄金冠、安吉奶白、金牡丹等高端茶树1万亩,其中桃园村已种植黄金冠、金牡丹700亩。
  产业转型 路子越走越宽阔
  桃园村要种黄金冠、金牡丹高端茶叶,这消息两年前在全村里打了锣!村民们议论,干部四处奔走,企业到底能不能落户?
  山区薄地肥力不足,种庄稼收成都少,南方茶叶移植北方栽种,气候差异会不会水土不服……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压在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柳礼政心中的一块石头。
  “守着传统产业,群众穷一辈子。产业转型风险极大,弄不好鸡飞蛋打。”在发展茶叶之初,柳礼政处于进退两难之中,“群众认为种一亩地,就能毛收入1000元,种茶叶能不能生长心里都没有谱,搞不成损失太大了。”
  在机制上创新,保障失地不失利,收益有增无减。2021年,桃园村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由茶叶公司投资,负责前期种植与后期销售,村集体通过苏陕协作资金入股分红,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及务工实现稳定收益,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原来对种茶树心里没准头,不知道能不能生长。后来看茶叶公司下这么大力气,干部又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我想肯定是好事情。”看着前年栽种的茶树长势喜人,村民郑忠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后来我还专门给村上建议过,能不能发动群众在山坡上多种些,增加农民收入。”
  党员带头作表率,群众效仿跟着走,产业转型的路子越走越宽。该村党支部组织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取经,邀请专家实地论证等,对茶产业精准把脉。同时,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推行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入户宣讲政策,帮助群众算增收账等,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据了解,桃园村通过茶树种植,已实现联农带农267户,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带动217户村民增收860元,通过务工带动122户增收2000元。村集体将苏陕合作项目资金230万元入股到茶叶公司,每年分红11.5万元。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9279元。
  环境治理 和美乡村底色亮
  汽车在黑油油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窗外白色民居错落有致,水泥院落干净整洁,低矮花墙风格一致,园子里蔬菜新鲜娇嫩,门前花草争奇斗艳……
  “集中连片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红色教育基地、就业创业与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五大类12个项目。”柳礼政说,“前几年村子脏得很,到处是柴堆粪便,污水流到大路上。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以后,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据了解,户家塬镇结合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金钱河整流域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在桃园村、党家塬村、寺坡村等10个村(社区)实施通村道路“白改黑”9.8公里,修建产业路5公里、串户路12.4公里,更换饮水管道2500米,新修农户庭院水池307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0盏,购置四分法垃圾箱100个、3吨垃圾压缩车2辆、5吨洒水车2辆、道路清扫车2辆。新建旅游厕所6座、拆除及新建公共厕所11座、改造农户厕所659座。建成高标准“口袋公园”3个、文化广场2个,新修垃圾台50个。
  “党的政策就是好,政府投资铺油路,改厕所,修公园,现在这环境实在太好了,我们心里都敞亮多了。”提起人居环境治理,桃园村77岁的村民何夏莲不断叫好。
  笔者在该村看到,相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化粪池。池子上面盖着圆形水泥板,周围种满了小草,化粪池侧面立着太阳能光伏板。
  “我们根据群众居住相邻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三至五户建一个光伏微循环水质净化系统,将农户厕所粪便、生活污水埋设管道,引流至该设备,加入特种菌分解废物、处理污水,排出的水可浇地或洗车。”户家塬镇党委书记段宏文说。
  山水村庄似桃园,和美乡村底色亮。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创意彩绘墙、党员网格员联心服务公示牌等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道风景。
  生态宜居 旅游催生新业态
  除了坡塬波浪式的茶园外,桃园村依山傍水的
  秀美村庄,总会让游客得到意外惊喜。
  “到这里来了几次,每一次来变化都挺大的,我带着家人来玩,孩子高兴得不想走。”在桃园村,西安市民杨先生兴致勃勃地说,“这地方多好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离城市喧嚣和雾霾,
  享受难得的清净。”
  乡村按照景区建,旅游催生新业态。在段宏文看来,只有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培植创业沃土,推进业态转型,才能吸引游客,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在全国各地跑车太辛苦了,乡村振兴的机遇来了,我在全村创办第一家农家乐,一个月毛收入近2万元。”对于回乡办农家乐,村民郑忠虎信心十足,“随着旅游业持续回暖,从高速路口到天蓬山寨、月亮洞,桃园村是必经之地,农家乐成规模后,生意会越来越好。”
  据柳礼政介绍,桃园村麻地湾组居住了38户群众,计划发展农家乐15家,目前已建成2家,其余13家正在规划实施中。
  有吃有住,方可留住游客。随着农家乐的显山露水,桃园村民宿的兴起已经呈现出冰山一角。
  “‘五一’假期我家来了10个游客,5个房间每间180元,住了4天收入了3600元,游客自己买菜,只用了我们的柴火灶和碗筷。有一位老人住了几天,说她眼睛都清亮了许多。”桃园村中坪组村民柳诗莲家建了3层别墅,房子闲置了五六年,“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在农村房子能和城市酒店一样卖钱,都是这几年环境改造好了,房前屋后干净卫生,游客才往这里聚集。”
  从传统农业生产,到发展高端茶叶,建设加工厂,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带动民宿、农家乐、直播带货,农旅融合丰富了桃园村的内涵。
  “我们围绕‘两改两转三促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多项措施叠加实现农旅深度融合,让农民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段宏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