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仙娥湖的未了情
文/黄华忻 图/杨 鑫
文章字数:2034

  “仙娥湖”是二龙山水库的雅称,是商洛中心城市和商丹盆地的防洪安全屏障和主要水源地。科学保护、利用好仙娥湖的多种优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商洛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永续利用。
  我参与了二龙山水库从策划兴建到运行管理的漫长过程,与仙娥湖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至今难以释怀。
  一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为解决吃饭问题,国家不得不临时允许农民少量扩种,一些山区群众借机大量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丹江流域人多地少,开荒更为严重,导致“坡地地皮剥光,山下河道冲光”的恶劣后果。丹江河床宽达二三百米,最窄处也有140多米(草庙沟口下),洪水在河床中左冲右撞,毁堤冲地,而且多次从莲湖水门涌入城内,威胁到城区的防洪安全,治理丹江迫在眉睫。
  当时,我根据自己积累的水文资料,写出了“兴建二龙山水库,开发利用丹江水利水电资源”的建议,目的是拦蓄丹江上游洪水,治理商县至丹凤的百里丹江河道,综合开发利用丹江水利水电资源。具体措施是:顺治河线,束窄刷深河床,新修河滩地及改造下湿地各1万多亩,提高5万多亩老河滩地的防洪标准,开发水电7000多千瓦。项目实施后,年可增产粮食2000万斤,增加发电量3000万度。
  我的建议得到地区领导的重视。1970年4月30日,商洛地区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会上正式提出了修建二龙山水库工程的设想。经过反复论证,8月25日,商县建设二龙山、南秦水库和长坪公路麻街段的“两库一路总指挥部”成立,万名劳动大军先开工麻街岭公路改线,9月底基本完成后,主要劳力转至两个水库大坝工地。
  二
  地区水利局所有人员都投入水库工程建设,一部分人购买钻机和施工机械设备,筹建水电施工队,另一部分人立即开展工程勘测设计。二龙山水库工程设计组外业测绘工作量很大,需完成千分之一坝址地形图及五千分之一库区地形图,测绘面积达6平方公里。当时正值盛夏酷暑,大家早出晚归,每天工作13个多小时,毫无怨言;我担任绘图工作,晚上还要加班补点清图,硬是赶在9月中旬完成了外业工作。地形图测绘完成后,绘制出水位库容曲线,在洪水分析及水文水利计算基础上,设计坝高为50米(河床以上)。再根据当地土、石建筑材料都较丰富的资源条件,选定坝型为黏土心墙堆石坝。设计还没完成,大坝就开工了。
  1970年10月1日,大坝开工后不久,陕西省水利局革委会领导小组负责人到二龙山水库视察,听到大坝为土石坝时,立即问:“为啥不修水泥坝?”工地汇报说:“水泥坝造价贵,我们没钱,也没有那么多水泥。”省上来的同志当即表态:“水库在商县城上游,还是要修水泥坝,安全性高。钱不够省上补,没水泥省上调一半,你们金陵寺水泥厂生产一半。”第三天中午,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主任工程师蒋政国(后任省水利厅总工程师)从西安来到商县,直奔工地,与我们连夜商讨坝型修改方案,一致同意改为浆砌石重力坝,设计大坝总高度为63.5米(含地基深13.5米),坝顶宽为7米,坝底宽经试算比较后确定为56米。我们的计算结果就成了施工依据。
  1970年12月,“西农”和“陕机院”两所高校水利系的10多名教师被安排到二龙山水库工地劳动锻炼,这真是天赐良机,工地将各位老师的体力劳动改为脑力劳动,专作施工技术设计。他们在初设基础上作施工图设计,边设计边施工,于1971年7月编制完成了《二龙山水库施工技术设计书》。在当时的条件下,水库工程虽然是边设计边施工,先开工后审批,但设计规范细致,施工质量优良。大坝砌筑中搞技术革新,采用小石子砂浆优化工艺,每立方米浆砌石可节约水泥40至50公斤,强度提高5.2%,共节约水泥2250吨,这一工艺后来在全国交流推广。
  大坝工程日上劳1万人,每天三班倒,在严寒中日夜奋战,硬是在1971年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大坝清基回填任务,战胜了最大施工难题。1973年10月1日大坝竣工,谱写了商洛“愚公移山”新篇章。
  二龙山水库1974年4月蓄水,1975年12月电站厂房完工,1976年5月16日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并入大电网,1978年4月7日第二台机组投产,1985年11月20日第三台机组安装完成,总装机3750千瓦。1972年至1983年完成坝体帷幕灌浆,1984年电站防护河堤完工,1986年1月,省、地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二龙山水库工程进行全面验收。2002年至2005年完成大坝加固改造,增开东冲沙底孔。2013年更新3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加到4500千瓦。
  三
  二龙山水库蓄水成湖,水面达4平方公里,湖周群山环绕,蓝天碧水,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湖中心还形成了“四龙戏珠”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成为“秦岭最美是商洛”的最佳名片。大坝以上3公里的原丹江河段地名仙娥溪,有仙女在溪中戏水的传说,故人们自然称之为仙娥湖。湖区也是六百里商於古道的一部分,有仙娥峰、仙娥驿、仙娥削壁、胭脂关砭、溪岸桃花、老人头等景观,历史上李白、白居易等诸多名人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诗词佳作,自然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
  我退休后,从2000年至2015年在仙娥湖区当了15年造林修路人,将60多亩荒坡变成了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小公园,许多朋友戏称我为“桃花岛主”“牡丹园主”,《商洛日报》曾以“一位湖南人和仙娥湖的不解之缘”为题作了采访报道。
  半个世纪过去,往事难以忘怀,未来更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