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李育善印象
南 星
文章字数:1349
  再次翻看纪实散文《商洛:一江清水送北京》,不由得想到文章的作者——李育善。
  初见李育善老师,是在2012年春天,我去商洛学院培训学习。那天下午没课,我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溜达,不知不觉来到学术厅门口。我被里面富有磁性的声音吸引,推门而入。他正在为中文系师生作题为《散文就是记忆里的一抹绿》的报告,他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的脑海中便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师范毕业后,我回到草链岭脚下的乡村小学教书。白天上课批改作业,夜晚便靠着读书看报打发漫漫长夜。一次我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他的散文《商洛:一江清水送北京》,不禁令人眼前一亮,新颖的观点、灵动的语言,我一口气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此,我更加关注他的作品,枕边多了他的《惊蛰之后》《李育善散文集》《山里的事》,深夜阅读,如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如品一杯醇酒,闻之欲醉。在他的引领下,我开始了写作,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再次相见,他已是某部门的领导。我和他在同一幢楼里上下班,经常在电梯里遇见,虽是点头之交,但他朴实、诚恳、随和,脸上总是挂着让人信赖的笑容,那模样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挥之不去。
  2019年冬天,听闻他又出了新书《走过丹江》。我直奔书店,迫不及待地打开扉页,跟随着育善的脚步沿丹江源头而下,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从贾平凹先生的故乡棣花古镇,到“重关天塞控神州”的武关;从莲花台水库,到一脚踏三省的白浪镇;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荆紫关“明清一条街”,到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再到丹江口水库,有一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壮观和惬意,波光里闪现生命的记忆,涛声中有着情感的回音,拨动了我的心弦,叩击着我的心灵,几次让我热泪盈眶……
  真正认识李育善老师,是我在南京挂职期间。再读他的作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便写下了篇书评《让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读李育善散文》。联系到他审阅后,后刊发于《陕西日报》读书栏目。从此我们微信交流的次数多了起来,他一再叮嘱,让我回商洛后一起聚聚。
  与他相见,是我从南京挂职结束。他来洛南出差,我们一起小酌了几杯。他的声音不高,但很有质感,语言朴实又很精练,整个交谈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再次与他相见,是一个阳光的明媚午后,我和一文友相约去他的工作室拜见他。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洒进室内,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沓手稿,退居二线后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他给我们谈了许多散文创作的体会。他说:“我最好的写作时光,是在秦岭深处的丹江源头。没有应酬,清晨入睡,黄昏起床,在夜半的河边散步,再顶着整片星星的夜空回家。什么都没写的夜晚,却感觉什么都已经写了。说到底写作不过是在脚下一方土地上踏踏实实地站稳了,说自己的话。”他说:“老是想着下山的人永远到不了山顶,散文创作生活积累很重要。”是的,他多年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有很深的生活底子,难怪他能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文学作品。
  李育善老师特别关心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成长,手把手地教做文、做人,并赠送书籍、推荐加入协会,以此培养文学队伍。他指出搞文学创作的人要多学些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社会学,拓宽眼界和知识面。
  相见时难别亦难,畅谈总有曲终人散之时。和他交谈是愉悦的,然分别又是失落和难舍的,不过能聆听到他的教诲也就满足了,但愿有一天再见到他,听他传授写作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