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酿出产业发展“好滋味”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报记者 米子扬 见习记者 王天彤
文章字数:1810

    文化惠农助力乡村振兴

    酿造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灌装设备。

    工人们在生产车间铲酒糟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近年来,位于商州区杨斜镇秦华村的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以产业带动就业,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惠农路径,拓宽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凝聚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强大动能,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产业联农促就业
  初夏,在杨斜镇秦华村的樱桃种植基地,一簇簇晶莹剔透的樱桃果挂满枝头,不少农户正忙着采摘。
  “时下正值樱桃、桑葚成熟的季节,我们酒庄也迎来了采摘季,工人们正在为新的一年果酒的生产工作做准备,每天的用工大概在60人。”陕西紫元春酒庄生产厂长杜巴曹说。
  据了解,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健康果酒、高端纯粮酿造白酒及保健茶的原料种植,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发展企业,酒庄在生产果酒、白酒的过程中,会优先收购当地生产的水果和粮食。同时,酒庄坚持将“第一车间”建在田间地头,在秦华村流转耕地504亩,专设基地与当地群众合作种植樱桃树、桑树、杜仲等酿酒和加工茶叶的原材料,引导农户利用空闲耕地批量种植酿酒用红高粱20亩,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土地流转、基地建立、产业发展为秦华村的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走进酒庄的生产车间,浓厚的酒香扑鼻而来。正在忙着为装好瓶的果酒进行包装的何红英是杨斜镇秦华村村民,原来在家务农,现在在酒庄务工。她说:“我已经在酒庄工作了两年,之前的生活很困难,想出门务工又害怕孩子无人照顾,现在来家门口的酒庄务工,不仅能照顾孩子,每月还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
  科技带农谱新篇
  “想要产业发展长远,就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只有不断学习、改良,才能走出一条让企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房映儒说。
  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科研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理念,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学院、紫阳县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系列健康产品,参与合作桑葚酒、柿子酒等系列果酒研发项目。
  有了高校科研人才的加入,群众在务工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在公司组织的科学技术培训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公司相继培训了系列果酒酿造、加工和白兰地加工技术员30名,果酒品鉴师5名,杜仲、桑之系列产品种植、采摘、加工、科管技术员60名,桑树嫁接、剪枝、移栽、管护人员30多名。在科技的加持下,紫元春酒庄大力发展杜仲、桑葚和优质高粱示范种植基地,打造杜仲·桑叶应用暨果酒系列产品项目和高端“紫元春”白酒,年生产果酒300多吨、白酒200多吨,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还带动37户脱贫户增收,让当地20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文化惠农暖民心
  “我家就在青山边,白云挂在半山间,山水相连如画卷,绿水青山好家园……”5月31日,紫元春酒庄内不时有悠扬的歌声传来,一场精心策划的乡村振兴文艺演出活动正在这里进行。今年是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为回报当地群众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推动产业文化齐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公司将十年庆典改办为乡村文艺会演,组织市乐友团的音乐艺术家们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乐享文化大餐。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国家一级演员的倾情献唱,这次的演出内容丰富,都是我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我们非常高兴。”前来观看慰问演出的村民王庆民说。
  “创立酒庄之初,我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决定选址在秦华村,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想回乡创业,造福家乡人民。”房映儒说,“这些年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现在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已步入正轨,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提升,我希望他们的精神层面同样也丰富起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文化力量。”
  针对乡村广大农民群众对乡土传统文化的喜爱,演出在《春节序曲》中拉开帷幕,以器乐合奏、声乐独唱、配乐诗朗诵等表演形式,将《花儿与少年》《众手浇开幸福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爱你中国》等经典作品一一呈现。演出结束后,陕西紫元春酒庄有限公司还表彰奖励了支持企业发展的4位村民代表,为近百名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
  “乡村振兴始于情怀,终于奉献。我们愿意搭建平台,助力农民朋友闯出新路子、鼓起钱袋子,与各方一道谱写好乡村振兴华美乐章。”房映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