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城大美 诗意宜居
——山阳县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3829
市民在滨河生态公园游玩聊天沁水公园

沁水公园

滨河生态长廊

环卫工人进行公园养护

运动公园

运动公园丰阳印象一角

城区夜景

  本报记者 米子扬
  碧水盈盈穿城而过,道路两旁树木苍翠,城市公园景观宜人,街巷净洁空气清新……仲夏时节,徜徉于山阳县城,不知不觉间会被眼前如画一般的生态美景深深吸引,街道旁、河两岸、公园里,到处可以领略到绿意盎然、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在翠屏山公园远眺,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座座高楼鳞次栉比,公园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随处可见散步健身的市民。近年来,山阳县通过做活山水文章,不断加速提升主城区品质,以崭新的高颜值塑造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构建出了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山水园林城市新画卷。
  高标打造 一张蓝图绘新篇
  “县城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基准线,城市建设离不开高标准的建设规划,要坚持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精心绘制城市建设蓝图,补齐城市短板弱项,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让好山好水融入城市,着力打造宜居县城,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山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治明说。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近年来,山阳县坚持“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发展留有余地,功能不留缺陷”的原则,从总体规划、区域详细规划、重点工程规划三个层次,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城镇规划。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如今山阳县东有文教体育区,南有休闲娱乐住宅区,西有交通运输、产业经济发展区,北有文化旅游观光区,中心老城区也提升更新为政治经济文化区,五大功能区域各自具有标志性建筑,已然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城市结构布局。
  滨河生态长廊位于山阳城西,在这里,大片的草坪沿着河岸连绵延伸,花海花带组合镶嵌,置身于健身步道中,无论是散步还是慢跑,都十分惬意,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触手可及。两岸长廊上,配建有休闲座椅、遮阳亭廊,为市民休闲运动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场所,市民们在这里聊天、散步,拍照遛娃。“我家就住在滨河公园附近,公园建起来后,我经常和老伴来这儿活动腿脚,很是方便,公园里面建设得非常漂亮,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座椅可供歇脚,很人性化。”提起“出门进公园”的体验,在山阳生活了60多年的王志槐赞不绝口。
  “滨河公园借鉴了景观园林的造园理念,实施外挑步道,综合园林绿化、主题雕塑、天然奇石、景观小品、多彩亮化等内容,我们贯彻高水平、实用性、人性化的建设理念,建成了集健身、赏景、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市民公共休闲空间不足的问题,群众满意度很高。”山阳县城市管理局局长王玺说。
  沿着滨河生态长廊继续前行,在县河与西河的交汇处,一座莲花形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是沁水公园,也是山阳城区滨河生态休闲长廊的门面。”王治明说,“沁水公园的主建筑以莲花为原型,象征着圣洁美好,向外展开的花瓣有喜迎八方来宾之意,建筑顶部的玉珠也是祥瑞的象征。”
  沁水公园的建成,使山阳“两河”休闲长廊得到有效连接,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购物需求,完善了城市功能,实现了山阳县城东西有机融合,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展现了山阳县城建设的崭新形象。与此同时,山阳县把“显山、露水、透绿”作为首要条件,以景区标准建设县城,以市场理念创新管理,实施县城建设“十大工程”,完成“四纵七横”道路综合提升,探索推行城市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模式,唱响“秦风楚韵·和美山阳”城市品牌,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康养的山水园林城市。
  强基补短 城乡一体扮新装
  城市建设,重在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设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山阳县坚持“东进西扩、南拓北优、中部提升”目标,结合旧城改造,围绕建设“森林城市、水韵城市、活力城市、健康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生态环境设施建设。
  “街道焕然一新,路面铺上了崭新的沥青,道路两边的树和路灯变多了,城市公园更美了,整个城市环境提升了,居住也舒适了,每次回到山阳,我都有一番新的感受,山阳处处是风景。”在商州工作的山阳人韩英每隔一到两周都会回到老家山阳,即使间隔时间不长,但每次回家韩英还是忍不住赞叹周边环境的变化。
  拆除违建、种植绿化、安装路灯、修建步道、线缆落地、地下管网雨污分流、道路“白改黑”……近年来,山阳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相继建成必康大道、十里大道等一大批城市道路,不断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打造翠屏山公园、丰阳印象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两河交汇处沁水公园、县河两岸休闲健身长廊等休闲旅游项目,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县城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等项目相继建成,城区中心供热站及管网全覆盖铺设日益完善,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线缆落地5.5公里,建成口袋公园、带状公园8个,城区造绿面积35万平方米,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山阳县为市民提供了更方便、更舒适、更具魅力的生活空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山阳县城西北方向的宋代丰阳塔周边,丰阳印象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这一片占地3平方公里的文化街区,是山阳县全面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奋力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窗口和旅游地标的重要举措。
  “丰阳印象项目主要依托规划区的苍龙山省级森林公园、西河水域和宋代丰阳塔等历史文化遗迹,以打造城旅商业综合体和康养产业集群为突破,强化招商引资,挖掘培育文化,改造提升民居,主要开发建设城旅商业街区、创意民俗街区、康养产业集群等三大片区,建成后对填补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具有重要意义。”丰阳塔棚改项目管理处副处长丁曙哲说,“山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但是较为分散,缺少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区域,丰阳印象城旅游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会填补这一空白。”丰阳印象城旅商业游综合体项目是丰阳印象的一处重要商业配套板块,共规划建设48栋单体建筑、3万多平方米商铺,配建700多个地下停车位。在丰阳印象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娱乐、休闲、文化、商业、康养等多样化的功能性建筑布局贯穿其中,能够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现代城市生活,满足多元需求。
  城区有“城市更新”,山水园林城市的画卷已徐徐展开,乡村也有“田园美居”,村庄风貌得到整体提升。为实现城区和乡村面貌双提升、发展齐步走,山阳县从人居环境破题,基础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
  去年以来,山阳县重点围绕户家塬镇户家塬、桃园等9个村(社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乡村振兴项目,投资1.05亿元,建筑外立面改造覆盖5个村(社区),道路提升整修1.4公里、绿化亮化11公里,兴建文化广场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50盏,新建公厕3座,实行农村改厕400座,配置垃圾箱100个,垃圾转运车2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既为山阳县的经济发展打牢了根基,更让群众受益。一条条道路、一项项配套设施、一处处绿化景观,改善的是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的是山阳的整体城市形象,开启的是繁华便利的新生活。
  安居乐业 开启惠民新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一直以来,山阳县从群众最关心的“住”入手,把住房保障和住房设施改善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深入实施新建保障住房、提速回迁安置、老旧小区改造等行动,精心打造出一个个品质高、环境好的幸福家园。
  良好的住房条件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山阳县新建保障房6410栋、公租房2619套、廉租房3791套,累计向2800多户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向5579户家庭分配公租房;新建宏祥小区、信隆小区、丰阳花园等商住小区44个,限价商品房2处,累计销售面积328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个,老旧小区改造23个,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819套,回迁1364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万户,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提升,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普遍增强。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宽、越织越密。
  “现在小区内敞快干净,整齐有序,院里的树木花草赏心悦目,卫生环境大变样。”这是山阳县龙祥小区居民程家福在亲历了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直观感受。“以前家里来了亲戚朋友,这院子环境差得让人特别没面子,总想着有能力了换个环境居住。”程家福说。据了解,龙祥小区原来外墙涂料脱落,空中电线如网,水沟臭气熏天,车辆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旮旯拐角都是陈年垃圾,虽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但是由于缺少“领头羊”,龙祥小区一直未能走出脏乱的困境。自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过去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环境变得优雅舒适,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持续增强。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山阳县在实施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工程时,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干部职工“人盯人”上门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对每一处细节、每一道工序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践行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如今,全县已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3个,粉刷小区墙面2.6万平方米,改造通信、电力线路4000多米,硬化损坏路面3900多平方米,惠及2281户9124人。“小区经过改造,美化了环境卫生,提升了小区品位,增强了业主的尊严感,生活更舒心了。”环视着周围的变化,程家福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城镇建设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山阳县将继续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高质量推进城镇建设,建城市、兴乡村、守民心,让城镇更有气质、让乡村更有韵味、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为“五好山阳”和“一都四区”示范县创建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