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筑梦大山深处
本报记者 汪 瑛 米子扬
文章字数:3072
鑫惠霖仔猪繁育基地全景

苏建峰(右一)带领当地干部参观养猪厂

干净整洁的养猪厂

  编者按:曾经,走出乡村是一代人逐梦的起点,如今乡村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筑梦的舞台。80后青年苏建峰,抓住乡村振兴机遇,辞去“铁饭碗”,走进大山深处,用两年多时间打造了一个规模2万多头的现代化的养猪产业基地,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他用行动证明,农村大有可为,农村有着广阔的舞台。

  中伏天,骄阳似火,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与温度同样火热的,还有位于大山深处的丹凤县花瓶子镇花中村,在这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巴掌大”的土地上,一座新建的2万头仔猪繁育基地拔地而起,也为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活力和希望。连日来,一波接一波的团队来到鑫惠霖仔猪繁育基地调研、观摩,让这里“热度”不减。
  缘起 打破“铁饭碗”,给自己一次挑战
  1988年,苏建峰出生于商南县农村,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场景,让他自小懂得了农村生活的不易,他一路用功学习,大学毕业后成了当地的一名公务员。
  后来,怀揣激情和梦想的他毅然放弃了安稳的机关工作,选择外出打拼。做过推销员、卖过服装,几年积累的社会经验和市场敏感性,让他觉得农村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苏建峰作出回乡创业的决定时,他的父母是第一个反对的。“农村人努力打拼就是为了走出大山,去大城市发展,你怎么又回去来?”亲朋好友也劝他说:“村里条件有限,没前途。”但苏建峰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相信农村自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想做一件靠谱的事情。”苏建峰说,彼时,他的岳父在商南农村老家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养猪场,每年出栏在500头左右。苏建峰萌生了“也做个养猪佬”的心思。
  与此同时,苏建峰的妻弟章鹏也已大学本科毕业,学的正是现代养殖专业,再加上他从小跟着父亲帮忙打理猪场,耳濡目染中对养殖业也有着较深的了解。“大学期间,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对养殖也有了系统的认识,尤其是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趋势和前景,加上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再让他们劳心费力,就想一起把他们的养猪事业接过来。”章鹏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的路必须义无反顾走下去。就这样,苏、章两人一拍即合,携手打算把父辈的传统养殖事业升级到标准化智能化养殖。
  情定 将根扎在大山深处
  2021年2月,苏建峰获悉丹凤县花瓶子镇欲引入生猪养殖企业,他实地考察发现,地处深山的花瓶子镇,土壤气候、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都很适合养殖生猪,蜿蜒盘旋的山脉里,蕴藏着生态养殖的无限商机。
  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他投资注册了陕西象泽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很快便建立花瓶子镇苏河村年产5000头生猪项目,成为当时商洛市首家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单体化纯育肥厂。
  为了有稳定的高质量的仔猪来源,同年11月,在花瓶子镇招商工作小组的动员下,苏建峰又成立了陕西鑫惠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陕西正大集团和陕西中科基因合作,启动鑫惠霖仔猪繁育基地。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成功引进法国莫克·史记生物曾祖父代原种种猪630头,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仔猪2万头,良种种猪300头,预计年产值3000万元。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生猪养殖已经成为花瓶子镇的重点产业之一。据了解,该项目建成以来,已吸收村集体经济资金350万元,与花瓶子镇花中、粉塬、赵湾等村进行联营,采取“千头猪+百亩田”循环发展模式,形成“高产能、高品质、无污染、可循环”的产业集群,带动区域产业增产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5万元,间接带动税收300万元。
  理念 走现代化循环养殖路子
  盛夏的花中村,林木环绕、空气清新,绿树掩映下,一排排现代化猪舍依次排列,看不见污粪,闻不见异味,相反,这里处处散发着现代化气息。
  从高清的监控设备里可以看到,猪舍干净整洁,地面上看不到一丝杂物。一头头毛色光亮,体型大小一致的猪仔或站或卧,悠然自得。
  “传统的养殖行业,尤其是养猪的环境,都是给人留下脏、臭的印象,但是你看我们的猪,身上连一点脏东西都没有,特别干净,因为猪舍内有自动清洁系统,会把粪便及时清理排出。猪吃的饲料是经过自动送料系统进来的,猪舍内有多个排风系统,温控、环控、水控都是自动化。”谈起养猪,苏建峰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拉开了,如今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养猪能手。
  从传统的养殖方式,到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让苏建峰感受和体悟最为深刻的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2万头仔猪繁育项目中,正大集团联合法国克里莫集团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借鉴欧式生产管理体系和先进管理理念,标准化起点高、自动化水平高、智能化程度高,以智能化替代人工作业,大大减少了人为产生的失误和损失。”苏建峰说。
  “生猪养殖头疼的问题就是粪污治理,粪污处理好了就是个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实现环保与效益共赢。”苏建峰说,之所以与陕西正大集团合作,就是看中了其先进成熟的养殖技术,包括猪场建设、优质种源、动保防疫、生物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专业化物流运输、国际化人才培训等完整的养殖体系,同时通过技术与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通风、喂料、饮水、供暖、环境控制、报警和智能化。
  “每间猪舍都有电动刮粪板和自动化冲洗设备,会定时清理产生的粪污。饲料也是经过自动送料系统进来的,猪舍内有多个排风机,还有感应设备,实现以温控、环控、水控的自动化。”苏建峰说。
  猪舍的内部环境一尘不染,外部的生态环境也不能马虎。“整个猪舍的污粪,我们采用美式虹吸工艺,通过地下全封闭管道排放到沼液暂存池,通过干湿分离把干粪加工成有机肥,湿粪通过发酵加工成液体肥料,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稀释,使其达到水肥一体化灌溉的标准,形成生态循环的产业。”章鹏介绍,猪舍产生的污粪,一部分作为还田肥料用于镇上的种植产业灌溉,一部分可以加工处理为食用菌菌包原料,残渣用作肥料,将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粪污变废为宝。
  逐梦 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3年来,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苏建峰的养猪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好一点的是有当地政府作为坚强后盾,共同努力做大做强养猪产业。
  身为一个外地人,自己的养猪事业能否在此发展壮大,苏建峰内心十分忐忑。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花瓶子镇苏河村投资的年产5000头生猪项目和鑫惠霖2万头仔猪繁育基地项目的落地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当地政府“保姆式”的服务。
  “2021年2月,在得知我有在花瓶子镇投资建厂的意向之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为企业落地办理相关手续,同时积极为项目选址、修桥修路,配套周边基础设施,为项目建成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苏建峰说。在花瓶子镇党委、政府和招商队伍的鼎力支持下,苏河村年产5000头生猪项目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投产。二期项目在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出面向银行担保,协调贷款资金,还提出“以商招商”,引进陕西正大集团和陕西中科基因共同投资鑫惠霖仔猪繁育基地项目,使这个总投资1亿多元的项目仅用时14个月便建成投产。
  如今,育肥厂和仔猪基地可以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近30个,繁育的仔猪除了自养,也出售一部分给周边村民,还免费为小规模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间接带动上百名村民增收致富,成为村民在家门口务工致富的新引擎。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时间锤炼出苏建峰自我实现的内在力量,他和章鹏证明了在农村做农业、当农民与到城市当白领、拼梦想并无差别。“前进的道路上并非都是坦途,但我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苏建峰说,下一步,他将紧盯国家提出的消费升级政策,准备利用生猪基地优势,整合当地香菇、板栗等农产品资源,进军预制菜行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养猪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