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忆武关
田吉文
文章字数:1452
  无论如何都要写写家乡的武关了,让我这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找到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看过《大秦帝国》电视剧的人,对武关都不陌生。古时的武关是秦楚的分界线,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跨界的代价就意味着征战、流血和死亡。秦商鞅遭秦惠王通缉时,逃回商鞅封邑地,也就是现今的丹凤县城西古城岭,夜走武关;秦始皇在世时曾五次出巡,数次由武关出入;而刘邦先于项羽入秦,也是因为选择“武关道”而胜。如今,站在秦楚的分界墙旁,阳光下那些青砖倍显厚重和沧桑。
  武关古道静静地坐落在武关的两座小山之中,无论曾是秦朝的要塞,抑或是汉时的关隘,如今这里都是芳草萋萋,荒芜了许多春秋,也只有这里的古城墙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站在这块有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们还能依稀看到“武关八景”的遗迹。即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条、龙潭古寺、白崖仙迹、蟒岭神芝、玉泉串玉。在这里,唐朝诗人李涉因仕途不顺曾策马扬鞭由长安东行进入商洛山中的武关,写下名篇《再宿武关》“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两山之间有一条像带子一样的河,河随山转,山随河走,一直飘向远方,向东进入丹江。河两岸的植被非常之好,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山清水秀,绿树掩映,鸟儿鸣啾,鱼翔浅底,植被葱郁,绿意盎然,一个绿色的王国欢迎八方来客。
  在大山的皱褶里,武关河在我家门前呈月牙儿形,河水一年四季不舍白昼,总是唱着欢乐的歌向东潺潺流去,我是喝着河里的水长大的。在那个困顿的年代里,农村娃娃很少见荤腥,一个个细高细高的,都瘦得不成样子,走在路上一阵大风把人吹走,想打牙祭的话,河里的鱼就成了我们的美味。在好多年的暑假里,我们背过大人,拿着用铁丝自制的工具打鱼,无忧无虑地在河里疯,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岸边传来大人的喊叫声,我们匆忙提了鱼,拎着破了洞的鞋,裤子湿漉漉地往各自家里跑,回去总是少不了挨训。我自幼没了母亲,是爷爷奶奶心疼大的,每次在河里玩水回来,奶奶总是苦口婆心地给我说,你要听话,你是老田家的独苗,奶奶的命根子,武关河道长,要是突然涨水了,你可咋办?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清澈见底的武关河给我说不完的欢乐,更有奶奶给我的那种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浓浓的爱。
  奶奶作古多年了,但是奶奶的嘱咐和唠叨声却时常在我耳畔响起。在和奶奶共同生活的20多年里,我都是伴随着武关河走过春夏秋冬,家里四季用水是用桶在河里担的,衣服脏了,是奶奶拿到河里洗。似水流年里,每天我听着武关河里的水流声,看着河两岸的山变绿再变黄长大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从学校毕业了,离开了武关。在外谋生的日子里,不管脚步走得多远,心总是在故乡的武关河畔。
  后来,武关河也被列为长江流域珍稀鱼类资源繁殖保护地,河里没有电鱼的了,河道也没有乱挖、乱采的了,水越来越清,鱼儿越来越多。特别是夏日的阳光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总有一串串成群结队的鱼儿结伴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好不惬意。河岸边一条柏油马路像蛇一样沿着武关河向大山里头“钻”去。在“著名”的绵鱼嘴大桥旁,新修的景区成了周边商南、丹凤、商州以及西安人假期的打卡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毛坪的“秦鼎”茶是中国最北端出产的高山有机茶,绿色健康,深受消费者喜爱。春日里,依着山势而起的波浪形的茶垄里,我们总能看到,采茶女用纤纤细指,轻柔地采摘着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和煦的春风里,收获着幸福。
  武关是我人生的起点,如今更是我梦萦魂绕的地方。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它将依靠自身的优势与资源,让更多的乡亲实现富足、幸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