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把驻村当责任 把帮扶当使命
——记山阳县委办驻十里铺街道王庄村第一书记刘宝
文章字数:1747
  本报通讯员 邓 稳
  开栏语
  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选派驻村干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大驻村干部深扎基层一线,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防返贫监测、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激励优秀驻村干部,树立典型、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提振士气,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本报即日起推出“驻村干部”专栏,向广大读者讲述优秀驻村干部的先进事迹,示范带动广大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7月,山阳县委办刘宝来到山阳县十里铺街道王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在2年多的驻村时间里,他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一心为民、履职尽责,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用真情和实干温暖当地群众,书写属于他的驻村故事。
  “既然单位派我来驻村,以后村上就是我的家,哪怕只驻一天,也要力所能及多做点事情”。这是刘宝驻村以来坚持的信念,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1年7月24日是刘宝来到村上的第一天。当天下午,刘宝就和村党支部书记、队员们一起对全村农户进行全面排查。他白天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村里户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晚上总结梳理,逐户研判,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规划下一步工作思路,谋划村里的发展方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笔记本上整齐详细地记录着村里每户村民的情况,他也逐渐摸清了村情户情,对王庄村下一步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环境提升等有了新的规划。
  2021年8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刘宝迅速行动,召集“四支队伍”挨家挨户敲门排查村民家是否有漏雨、墙体开裂、门窗进水等情况。“暴雨红色预警,请大家紧急撤离!”刘宝一边敲门一边用小喇叭大声喊,把村民们及时转移安置到槐树庄小学。
  暴雨过后,刘宝又马不停蹄投身巡查河道、分发物资、搬运沙袋、清淤疏通。看到群众的农田被水淹没,房屋安全受到影响,他心里很着急,和“四支队伍”连夜商讨,想尽快帮群众解决问题。于是,他迅速把情况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1户房屋垮塌户递交了搬迁申请,为14户房屋受损户通过民政资金解决500元至2000元临时救助。同时转移安置276人次,分散转移安置156人次,组织慰问受灾群众32户,发放米面等生活物资66份,并鼓励受灾群众积极自救,及时排除隐患,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党和政府就是好呀,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这些年为我们办了很多实事”。听到群众由衷的感谢,刘宝的干劲更足了。他紧跟政策步伐,加快灾后重建,补修破损路面3.2公里,改造石板房土坯房98户,新修通组路1公里,补栽绿植650株,厕所改造提升191个,白墙化提升266户2.32万多平方米,他切实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把自己深深融入村民当中。
  为带领群众致富,刘宝将目光放到长远的产业发展上。他通过“党建引领、干部带头、产业联动、集中管理”的方式,聚焦联农带农主线,鼓励村级致富带头人张治飞带头创新创业,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他创新探索推行“五到户”联农带农、“五小”经济促农富农新机制,通过台账动态管理、精准规划实施、经营主体带动、技术跟踪服务、线上线下直销到户工作举措,发展中药材420户1055亩,建设香菇棚200户200个,养殖畜禽165户1650头,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其经验做法被《商洛工作》采用刊发。
  今年5月,刘宝到处筹集资金帮扶,帮助争取资金500万元,建设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食用菌袋加工车间和养菌车间,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香菇,带领村民致富增收。不仅如此,他还围绕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项目,先后争取项目资金420万元,发展苍术种植650亩、连翘405亩,依托志诚、伟峰、博园3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就业120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
  2022年8月,在刘宝的推动下,建成王庄村联农带农展播中心,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对产品进行统一品牌、包装、销售,累计网络直销农产品25.6万元、线下销售36万元。
  在刘宝和“四支队伍”的努力下,如今的王庄村产业发展稳步前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多次代表山阳县迎接国家和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检查,并被充分肯定。刘宝也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定点帮扶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