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柞水木耳变“金耳”
文章字数:1432
  本报讯 (通讯员 秦 桢)近年来,柞水县把木耳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大力实施“原种培育、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新品研发、品牌营销、延链补链”六大行动,全力打造“柞水木耳”品牌,木耳产业已成为富民强村的“金耳朵”。
  系统谋划、精心组织,构建有力保障体系。柞水保持县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及木耳质量监管等6个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落实县委书记“产业链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主攻队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尖刀排长”的“三长”责任制;建立周调度通报、月排名点评、季观摩考核、年度考评奖惩和联席会议等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木耳产业发展;出台了《全面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木耳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木耳保护价收购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全要素支持、全方面推进的政策、组织保障体系。
  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柞水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柞水核心区建设,建成生产基地80个、专业村65个、木耳大棚2770个,年种植木耳1亿袋以上,成为陕西省规模最大的工厂化菌包生产供应地;紧扣生产端、加工端和销售端产业链,持续加大木耳产业园、木耳交易所等“五大平台”建设,推动产业由单独种植向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升级;扶持壮大中博、秦峰等木耳产业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建成年产2000万袋的菌包生产厂5个、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2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49个,确保每个环节有1个以上龙头企业。
  管控过程、加大研发,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柞水建立木耳生产和质量“两个标准”,检测、追溯、诚信“三大体系”,狠抓经营主体监管全流程管理,建立木耳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和柞水木耳“二维码”全程溯源体系,实现了木耳产品“数字身份证”管理;加大“两品一标”认证力度,认证率达到85%。柞水“黑木耳”产品获得GAP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柞水木耳”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小岭镇木耳基地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充分发挥李玉院士工作站、食用菌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等科研力量,培育木耳新品种7个,研发木耳肽、木耳益生菌等22类98种产品,“慕耳汤”系列产品荣获全国旅游商品银奖。
  打造品牌、健全网络,全面塑造产品形象。柞水成功发布“柞水木耳”区域公用品牌,秦岭天下、秋雷等7个木耳子品牌获得市场广泛好评,同时持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全力保护品牌公信力;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建立“政府+合作社+农民+电商+网播”的五方联动营销机制,累计发展电商198家,在省内外开办木耳产品直销店、协作店139家,2022年柞水农特产品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连续7年举办“木耳文化节”,柞水木耳被纳入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柞水木耳”被评选为“2023年木耳产品流通领域推荐品牌”。
  延长链条、强化带动,加快释放产业红利。柞水抢抓机遇,建立木耳产业项目库,引进了“金柞水木耳露系列加工”等12个总投资24亿元的木耳项目,促进木耳向健康功能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大力推进木耳产业向农工、农商、农旅融合纵向发展,建成金米3A级旅游景区、西川木耳小镇等木耳田园综合体;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实行产业奖补、“木耳贷”、“价格保险”等措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自主经营、劳务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将2万多名农户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带动户均增收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