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母亲的土地上
周亚娟
文章字数:1695
  近年来,随着母亲年岁的增长,周末回家,成了我的日常惯例。似乎只有回到有母亲的老家,陪她说说话、干些家务,心里才能踏实,光阴才不算虚度。
  又是周日,一大早我买了些水果、豆角和面条,准备中午回家给母亲做顿豆角蒸面。母亲少时娘家在州河北的坡塬上,家里姊妹众多,日子苦焦,吃多了红薯、玉米和杂粮,特别羡慕州河南岸商山脚下有稻田的人家,能吃上雪白的大米饭。机缘巧合,长大后母亲嫁到了商山脚下素有“小江南”美称的商山村。近30年间,母亲用血汗经营着她的稻田,收获的大米除满足自家吃以外,大量拉到集市粜了补贴家用。母亲一天三顿吃米饭就酸菜都行,除了米饭,她还有一口最爱,那就是豆角蒸面。母亲说:“米饭和豆角蒸面,吃起来爽快得劲。”这是母亲的性情。
  走在回家的河堤路上,脚步总会变得异常轻盈,心潮总会像丹江一样汹涌起伏。这是我的老家,是我生长的地方,是已逝去的父亲和姐姐生活过的土地,是母亲、哥哥还有我尚在生活着的土地。这里有着我们太多太多的故事,像眼前这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根扎在这里,呼吸在这里。
  推开院门,我喊了一声“妈——”,随着脆生生的一声“哎——我娃回来了”,母亲像一阵风,从堂屋迎了出来。
  问吃问喝,说不完的话。我洗了鲜艳欲滴的樱桃、草莓端给母亲,她口里呢喃着“仙物”,推说自己吃不了酸甜,尝了一颗后就不停地往我手里递,催促我趁新鲜吃。等我要择豆角时,母亲拉着我的手说:“走,我带你到地里看看。”
  母亲说的地,不是我家的,是村里人栽植果树的土地边角,两片共有一分多地。母亲征得主家同意,又掏了20块钱,请村里的哑巴仓娃把长满荒草的地深挖了一遍。她在靠北的那片栽上了豆角秧,此刻秧苗正在架上攀爬呢!靠南的那片栽着茄子苗和辣椒苗,辣椒苗欢快地开着白花,茄子苗刚栽上两三天,母亲用纸壳给它们打着遮阳伞。我心疼母亲腰腿病严重,埋怨她不该又开疆拓土给自己找活,母亲却说:“咱菜园子种的菜确实够吃,可这地荒着可惜,这儿离咱院子只有二百多米远,经管起来也方便。你看栽了这么多豆角,以后你不要再给我买了。”原来母亲让我来地里看,就是不让我再花钱给她买菜。母亲这辈子,种的菜怕是早超过几万斤了。多年来,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给我们各家各户准备好大袋小袋的菜,春夏秋冬,从未间断。
  母亲给我说起村后坡地里的事。她说坡地早不是我小时候的东一片油菜西一片麦子,左一片红薯右一片玉米的坡地了。这几年满山架岭都是核桃树,树把地罩得严严实实,偶尔上坡感觉阴森森的可怕。最近嫁接红仁核桃,村里人一趟趟地上坡扛锯下的树枝,坡上就热闹起来了。我说想要上坡去看看,母亲找了双布鞋让我换上,还执意要给我当“向导”。我拗不过她,只好与她挽手同行。在光滑、陡峭的山路上,母亲还像我小时候一样,前后左右竭力护我周全,路遇的乡亲开玩笑说:“这娘儿俩,到底是谁在搀扶谁呀?”母亲一生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尽管已是82岁的老太太,走起山路仍然气息平和、腿脚利索。母亲交代,不要告诉哥哥她上坡的事,怕他因担心而怪罪。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生深爱着她的儿女和土地的母亲。作为女儿,我也深爱着我的母亲和这片土地。记得七八年前春节的一个中午,全家人在院里喝茶聊天晒太阳,我悄悄一人上了后坡。窑场、盖盖子、金线吊葫芦、燕麦岭……从坡根到坡顶再到后山,那天我走遍小时候常去的庄稼地——挖野菜、打猪草、采山药的地方。坐在山顶,回望村庄前的土地,叶台子、南渠、十八亩地,这些以姓氏、水渠方位、亩数、地势等命名的田野,养活了村庄里祖祖辈辈的人们,也给当地国家粮仓作过巨大贡献。如今,那常年水波荡漾的灌溉渠早没了踪影,土地里不是栽着果树,就是荒芜萧条长满野草,那如诗如画,盛产粮食蔬菜也盛产幸福快乐的田野再也找不到了……我至今佩服那天穿着厚厚棉衣和半高跟皮鞋的我,何以不惧山路坎坷荆棘遍道?不惧山野寂荒无人迹?是热爱,是深入骨髓、深入血脉的热爱,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其实我和母亲,都是这片土地的女儿。在这片深情且美丽的土地上,虽然还能听到“算黄算割”急促的鸣叫,却再也看不到一望无际、泛着太阳光芒的麦田了。而母亲割麦用过的镰刀,扬场用过的木锨,还挂在厦屋的檐下,像一声声问询和叹息,在岁月深处黯然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