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张富清式的老英雄——金芳宪
本报记者 张珍珍 通讯员 李华东
文章字数:2833
    金芳宪

    金芳宪(前排左一)和战友合影

    依次为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章、华北解放纪念章、人民功臣奖章。

  人生是一种选择。像张富清一样,金芳宪在民族危亡、祖国需要时,选择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金芳宪的青春年华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
  自始至终,他都以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的作风要求自己、要求子孙。
  去世前,他唯一的遗言是“不要向国家提任何要求”。
  作为第一批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校军衔的军官之一,多次被授予国家级勋章,金芳宪的光辉事迹却鲜为人知,给我们只留下一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履历草稿表》,简单地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
  然而,就在他棱角分明、刚硬有力的笔迹之间,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的老英雄无比辉煌的人生剪影。
  一份令人震撼的干部履历表
  冬日的阳光和煦而温暖。
  金芳宪的孙子金星再一次从一个红色布袋子里拿出了爷爷留下来的遗物,有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周恩来总理等签署的任命书,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人民功臣奖章以及八路军军服上的红领章、五角星帽徽等。
  其中,一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履历草稿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薄薄的《履历表》总共10页,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是1952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干部管理部制的表,要求干部亲自填写。
  表格中,金芳宪用他独特的字体,一笔一画整齐地记录下自己一生的经历。其中一页,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北军区120师特务团二营担任连长,先后参加过山西文水县的杜村遵迁战斗、徐沟集义镇的攻克战斗、凤县黑龙山的阻击战斗、兴县郑家岔的伏击战斗、离石官忘塬的抗击战斗及方山城内的歼灭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在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三军八师二十三团任营长,随军先后参加过绥包战役中的八里庄抗击战斗、林县的歼灭战。在平津战役中,先后参加了保卫张家口战役中的州果铺阻击战、山西文水孝义镇的歼灭战以及解放陕西的重大战役——扶眉战役等。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金芳宪任朝鲜前线作战指挥部团指导员,直至胜利班师回国。
  而“立功受奖”一栏内,却空荡荡填着一个“无”字。
  事实上,从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到抗美援朝时期的保家卫国,金芳宪始终奋勇杀敌,靠前指挥,战功赫赫,先后荣获一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三级解放勋章、一枚人民功臣奖章、一枚华北解放纪念章。
  在金星的记忆里,他的爷爷生前还有一个存放着各种军功章的盒子,只可惜保存不善,现在无从查起。
  1955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金芳宪与其他有功同志成为第一批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校军衔人员。
  这些光辉历史,金芳宪很少与家人提起。要不是《履历表》和那些任命状、勋章,家人可能对他的事迹一无所知。他的子孙也很少对别人说起金芳宪过去的功绩。
  为革命奉献终身
  事情的起因,是秦岭博物馆建成后,向全社会征集文物。在商州区融媒体中心工作的金星得到消息后,便想将爷爷这些遗物捐赠给博物馆。
  在他的心里,爷爷是让他最为崇敬的人,他也很自豪地想让后人都能瞻仰一位老革命英雄艰苦奋战、报效祖国的光辉事迹,让大家知道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事情被单位同事知道后,大家都很吃惊,原来金星的爷爷竟然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革命”,就做了一篇题为《商州发现两枚共和国三级勋章》的报道。
  本报记者看到报道后,惊讶于身边这样一位深藏功名的老英雄竟然不为人知,于是再次采访了金星。
  遗憾的是,金芳宪老人已于2001年病逝,我们只能从其孙辈的口述以及他的遗物中大致勾勒出老英雄光辉的一生。
  1918年,金芳宪出生于山阳县一户贫苦人家,自幼就立下参军报国的宏志。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举国抗战。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五、第九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当年7月,20岁的金芳宪正在山阳县中学上学。听闻日寇的暴行,受抗日救亡思潮的影响,他毅然放弃学业,抛下家中年幼的女儿、身怀六甲的妻子和父母,只身来到西安市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参军,投身革命。
  由于金芳宪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部队算是文化人,且各方面表现优秀,同年8月就被组织选送至延安蟠龙镇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他有幸聆听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授课,政治思想、军事指挥等各方面素养迅速得到提高。
  在随后的战斗中,他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多次得到上级嘉奖。由于表现出色,当年10月即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金芳宪被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任命状,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5月,被时任国防部长林彪签署任命书,任命为青海省海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62年9月,被时任国防部长林彪签署任命书,任命为青海省柴达木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64年7月,被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海西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其从军生涯中,最高任青海省海北州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副军级)。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将生死置之度外,将名利视作尘土,一生都在默默地做着无私的奉献。
  家人从没跟他沾过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芳宪一直在青海省军区工作至1980年。他身居高位,但从来没有借自己的名望为子女谋取任何待遇。
  金芳宪参军后,妻子就独自带着一儿一女在家乡山阳县农村生活。
  在金星的记忆中,爷爷很少回来,更别提受到爷爷的帮助。金星的父亲、姑姑和他们姊妹几个都是自己考学、工作,身边人都不知道他们有一位战功赫赫的爷爷。只有金星的二哥在小的时候被爷爷接到身边读书上学,他也不负爷爷的期望,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自愿要求到青海省最偏远的藏区工作,却在一次救灾时,为救人牺牲了。
  1980年,金芳宪离休后回到西安,在兰州军区第二干休所生活。金星对爷爷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来自这里。
  当时,金芳宪生活在一栋二层小楼里。每到寒暑假,金星就被送到爷爷这里生活一段时间。
  小院里有一架葡萄,养着十来盆花,其中好几棵君子兰,还种有六七种蔬菜。
  金芳宪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作风,对金星的要求很严厉,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跑步、做操,吃完早饭就做作业,吃完午饭按时午睡。
  干活累了,金芳宪就坐在小马扎上看看《西安晚报》。
  晚上,他会带着金星一起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令金星印象最深的是爷爷爱穿部队上的旧军装,衣服常年都打着补丁,吃饭不准浪费一粒米、一根面条,非常节俭。
  金芳宪的话不多,很少跟自己的孙子说过去的事。只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偶尔看到关于抗战的影片,他会变得非常激动,甚至有时候会流出眼泪。
  2001年,金芳宪在西安病逝。临终前,他对子孙没有别的叮嘱,唯一的遗言就是:“(我)去世后要把住的房子交还国家,不要向国家提任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