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深化诉源治理 传递司法温度
本报通讯员 陈庭乐 王江炜
文章字数:1231
  “法庭用一件件成功案例,一项项暖心举措,描绘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枫’景,我给咱们的法官点赞。”2023年12月26日,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对镇安县人民法院青铜法庭的案件调解工作称赞道。
  “我们考虑到青铜法庭地处镇安县南部门户,与安康市毗邻,且辖区群众居住分散,因此妥善化解个案纠纷,以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辖区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青铜法庭负责人解释道。
  近年来,青铜法庭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山区司法实际,依托“红色党建”“绿色服务”“蓝色赋能”的三色模块,实现全链条发力、全周期解纷。
  以“红色党建”为引领
  “这面锦旗,我是专程赶来送给法庭的同志的。”2023年12月初,一起工程纠纷矛盾化解后,当事人田某向青铜法庭送来一面锦旗。
  2018年6月,从事厨具安装的田某在辖区生态搬迁项目安装灶具、橱柜。工程结束后,经结算发包方尚欠田某2.8万元迟迟未给。田某长年索要无果,来到法庭咨询。法庭了解详情后,主动联系镇、村集体联调,经过共同努力,双方诉前已和解履行。
  青铜法庭积极融入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机制,汇总辖区“人盯人+”名单台账,并向各村公开法官电话,干警入驻辖区镇、村微信工作群,借助工作平台,建立与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常态化沟通渠道,了解各村工作动态。目前,法庭协助辖区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9件,化解67件,化解率97.1%。
  以“绿色服务”为基调
  2023年3月,西安市张某驾驶重型半挂车在辖区境内发生单方“自燃”事故,就赔偿问题与咸阳某保险公司多次协商未果。因涉案双方均在外地,矛盾突出,标的较大,为便于一次性化解矛盾,经青铜关镇政府综治中心与法庭商议后,开展联合调解。调解结束后,干警就地为双方当事人一对一提供司法确认材料准备服务,当即受理审查,及时作出裁定书,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并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双方送达,得到了双方当事人好评。
  青铜法庭坚持“诉前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纠纷解决理念,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对常见民事纠纷,当即向原告发送《人民调解劝导书》,引导其首先选择专业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化解,法庭干警提前介入合力化解。同时,对调解需要司法确认的案件,主动将法庭调解室作为人民调解“第一现场”,让“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零距离,实现当日立、当日结,截至目前,诉前化解案件51起,运用人民调解平台诉前调解22件。
  以“蓝色赋能”为抓手
  青铜法庭借助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云法庭、移动微法院、人民调解平台、自建微信群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全面、及时、便利的调解服务。3年来,网上调解民间借贷、劳务合同、抚养权纠纷等各类案件117件,电子送达调解书193份。
  青铜法庭还扩大基层“司法蓝”法律职业共同体,确保案件实质性化解。积极践行“法庭+”工作模式,同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交警队建立良好业务沟通,及时交换信息,互通有无,实现共联、共享、共治;同时从确保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出发,做好与代理人、律师的有效沟通,充分交换调解意见,做到“一案一诉”、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