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传扬农耕文化 感受浓浓乡愁
本报记者 贾书章 肖 云 见习记者 孙远飞
文章字数:1032
  耕牛犁地、镰刀割麦、耕地点籽……2月15日,在洛南县保安镇仓颉文化广场,由该镇党委、政府主办的农耕文化展演活动农家人套牛耕地的场面引来万人围观,场面火爆。当日是农历正月初六,尽管元扈山上还是皑皑白雪,但山下的仓颉小镇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农耕文化展演活动由该镇群众自愿组成的24个队300多人身穿各色服饰同台演出。活动现场,耕牛犁地、镰刀割麦、纺车纺线、织布机土法织布等生动古朴的劳动场面扑面而来;石碌碡、石碾子、石磨子、连枷、耙子等农具摆放整齐等待展览;弹棉花、磨剪子戗菜刀、采漆等农耕手艺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石匠、木匠、货郎担等在群众演员的真情演绎下,引得观众连连称赞。展演活动重现了昔日劳动的场面,让观众在欢乐中感受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让年轻一代记住浓浓乡愁,传承农耕文明。人们一边观看一边拍照,欢呼声和锣鼓声不绝于耳,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
  参加磨剪子戗菜刀表演的保安镇仓圣社区郭江水老人说:“我很高兴能参加今天咱政府搞的这个活动,要让下一代人知道这些劳动技艺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不能失传了,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参加镰刀割麦方队的领队李彩娥是洛南县古城镇何村人,她身穿蓝布斜边上衣,围着碎花布围裙,走在镰刀割麦方队前面,跟随着音乐节奏一边跳着舞蹈,一边唱着丰收歌谣,吸引了摄影家们的聚焦。李彩娥说:“小时候年年都要割麦,割一场麦黑水汗流虽说很辛苦,但收获的喜悦让人体验到劳动的光荣和幸福。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咱老百姓喜欢得很哩!”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安镇依托国家级非遗“仓颉传说”遗迹,深度挖掘仓颉文化和河洛文化内涵,通过举办仓颉文化艺术节、农耕文化展演、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将仓颉小镇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养老康复、旅居度假、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助力康养之都。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郝忠锋说:“保安镇通过民俗表演让这些近乎失传的农耕老物件活起来,从而推动乡村‘两个文明’建设,传扬农耕文化,传承乡风文明,保护乡土民情,让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走近百姓,传播文明。”
  保安镇党委书记余艳表示,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段,举办这个传统农具展演,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一种纪念,不仅充分展示了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古老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也激励我们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生产、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结合起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