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再游莲花山
孔权利
文章字数:1826
  去年暮春时节,我游览了一次莲花山,当时的景区还正在建,登山的栈道只露出一个雏形,道路拓宽了,但没有硬化,周围也没什么建筑,只是些野花野草点缀,这时的莲花山像是养在深闺里的小家碧玉。骡马队络绎不绝往山上运料,工人忙碌着,各种各样的工程车开来开去,尘土飞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前两天,我又来了,带着龙年春节的喜悦和对新景点的无限向往来到这儿。刚到莲花山脚,眼前就豁然一亮,心想:这哪是“小家碧玉”呀,简直就是“大家闺秀”了。亭台楼阁、溪流池塘,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目之所及皆是青山绿水。移栽的花草铆足了劲,蓄积起一身的力量,桃树、杏树打着盹,正等待着春天的命令,栈道弯弯曲曲,直通山顶,游人密密麻麻,喜笑颜开。虽然有的景点还是半成品,但基本的样子已清晰可见,只剩一些收尾工程。
  停车后,我先是站在一面矮坡上仰望对面的星星洞,尝试了四五次后,终于看见一道亮光穿孔而过,像星星一般,熠熠生辉。据当地人讲,只有大气运者才能看到,我欣喜地想,原来我这么好运。
  跨过用仿真石块垒起的荷花池,我来到星星洞口,一股泉水从里面流出,清澈见底,沙石可见,一个女游客正在用矿泉水瓶接水喝,看她喜悦和享受的样子,一定是甘甜极了。
  走下星星洞,沿着山下主干道来到天书碑前。这是一面垂直的山崖,距地面有二十多米,崖壁上坑坑洼洼,隐约有几排无法辨认的文字,像天书一般。有人说这是大自然雕琢的符号,只要读懂就会明白莲花山的历史,有人说这是无字天书,悟透就参懂了天道,还有人穿凿附会,说这是侠客岛的武功秘籍。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唐三藏取经回来时,把有字经书放在大雁塔,把无字经书放在这里,时间久了,经书烙印进崖壁。
  登山主要有两条栈道,一条通往主峰,比较陡峭,开凿的阶梯一级接一级,两边有护栏,看着像是树干搭建成,实际上是用钢筋、水泥做的,非常坚固。山腰有亭子,可供游人休憩。登上山顶,红色的喀斯特地貌尽收眼底,四周环绕的群山像莲花瓣一样,清晰而又逼真。山脚下的莲花池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真应了一副对联:水绕莲山水生莲,天造仙境天上仙。
  另一条栈道则通往次峰,道路相对平缓,栈道沿着一条深沟,左侧是红色山崖,沙砾和石块紧紧包裹在一起,其紧致程度不亚于钢筋水泥浇筑。右侧是几米深的水沟,溪流较缓,一些苔藓类植物长在水旁,为清寒的正月增添了一抹亮色。崖壁之上,灌木和野葡萄藤到处都是,外表看着干枯,其内早就蕴满了浓厚的春意和蓬勃的力量,只待春风一吹,便会绿意盎然,硕果累累。
  登到山顶时,突然起风了,因太阳高挂着,倒不觉得寒冷,只是把一身的汗吹干了,攀登的疲劳也顿时一扫而光。坐在亭子里,边休息边欣赏主峰的莲心,日光如金沙一般倾泻在上面,把莲心映衬得更加庄严肃穆。过了一会儿,日光西移,褐红的莲心主峰又是另一番景象,空旷苍凉,像是金星上山峰的投影。
  下山时比较轻松,身旁的小槐树一棵接一棵,形状相似,高矮也差不多,像保护游客的卫士。这些槐树和周围稀薄的泥土相依相伴,恰恰符合了“相看两不厌”的意境。望着天上的浮云,想着槐花盛开的样子,还有槐花焖饭的香甜,忍不住要让这春天加快脚步。
  走到山腰处,看见几个老人手里都拿着干柴,有的还扛在肩上,就问起原因,他们笑着说:“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新年讨个好彩头。”我想了半天才明白,“柴”和“财”谐音,是寓意新的一年发大财、行大运。
  沿着山下的主干道驱车往南行,经过绣花岭,直到襄王沟里的芋园村。松柏掩映下,一座古朴的小庙宇露出一角,里面供奉着孔子、周文王、伏羲的塑像,这就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文王庙。
  襄王沟后有两座山,一座是燕子山,一座是雕崖山,皆雄壮巍峨,山上盛产木耳、拳芽、地软、核桃、野小蒜等。这里流传着好多故事,襄王建城、无业出家、闯王屯兵、红军驻扎等等。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传奇、一段历史、一个人与自然斗争的历程。
  出襄王沟,离开莲花山主道,驱车来到罗公碥,这里也是莲花山景区的一部分,算是比较远的支脉。罗公碥南邻丹江河,西临莲花山支脉,崖壁之上凿有好几排石室,原本这里有三座铜佛,后来由于战乱丢失了,只有铜佛龛这个名称流传下来。
  罗公碥南面的丹江河已经充分开发,很多仿古建筑拔地而起,两岸种满了风景树,而游客期盼已久的丹江漂流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乘船一览两岸美景了。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什么是绿水青山,什么是金山银山,什么是22℃商洛,直到这次游览后,我才豁然明白,我们的莲花山不就是吗?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