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对症下药”解心结 排忧解难暖民心
——镇安县达仁镇推行“解心结”调解工作法侧记
文章字数:1331
  本报通讯员 李列文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镇安县达仁镇持续推行“解心结”调解工作法,化解群众心头事。
  搭平台 畅通民心路
  达仁镇整合镇、村、组、片四级干部力量,组建达仁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群。开通微信视频号、抖音视频号、微博账号,持续推送信访维权联系方式,结合群众会议、普法活动等机会,向广大群众公开征询服务意见建议,为群众的烦心事打通了公开诉说“民心桥”。落实专人值守,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服务。
  达仁镇按照“一间规范调解室、一个规范调解标识、一块牌子、一枚印章、一套工作制度、一支调解队伍”的标准,建成“解心结”调解室。发挥各村(社区)“小板凳议事厅”“小碗茶说事室”等品牌调解阵地的作用,带动全镇调解阵地向基层延伸。以法官、公安、司法人员为调解主力,以轮训、学习、现场调解等方法提升调解员的能力,以“案件奖补”、表彰奖励、问题通报等办法激发调解员活力,通过“三力”齐发,打造过硬的调解队伍,为打通民心路提供人员保障。
  建机制 疏通“中梗阻”
  针对调解员在担当履职、调解程序、调解行为、案结事了等工作中管理触角延伸不到位的“中梗阻”,达仁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为准绳,以《全国人民调解规范》《陕西省人民调解条例》为依据,制定出台了《达仁镇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达仁镇关于调解员奖励、处罚措施的意见》等规章制度,为调解员的管理提供了“定盘星”,也为群众争取合法诉求、制约调解员提供了“方向盘”。
  达仁镇坚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落实大调解举措。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引导调解员与群众交心,主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长期奔走于当事人之间,用心对待每一位群众的每一个细小诉求。针对群众“上访”跑路难的“中梗阻”,落实调解员“下访”措施,定期深入到村、组、片、户,及时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销号台账,定期提交镇党委、政府会议研判,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抓实效 绘制新“枫”景
  达仁镇将法律知识编制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向网络用户持续推送,利用镇村干部走访入户,召开院落群众会等聚集之机,持续宣讲。同时发挥法治带头人的作用,聘请其为“八五”普法义务宣传员,落实专用车辆和音响设备,定期深入到搬迁点、集中院落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网络、会议、车辆、阵地等全方位送法行动,让群众在指尖、出行、生产、生活中不断受到法律浸润,将法治思维植入民心。
  达仁镇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留守老人采取关心措施,真正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帮其申报特殊人群相关救助项目,扶持其利用自己的专长谋生。针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困难的问题,坚持每月对其进行走访,采取就业引导、心理疏导等措施,让刑释人员感受到法治的温暖。按照周汇报月研判的思路及时将群众最揪心的急难愁盼纳入到党委、政府的决策落实之中。通过这些有效的举措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问题。目前,全镇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得到增强,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绘制出一幅和谐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