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里携手共筑梦 组团帮扶见真情
——南京“组团式”帮扶柞水医疗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5347
    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金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在柞水举办县域首次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2023年,在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帮助下,柞水县医院开设了重症医学科。图为南京鼓楼医院帮扶专家皮阳(右二)在重症监护室利用早查房开展教学。

    在高淳医院帮扶专家吴静芬(右)的指导教学下,柞水县医院医生基本掌握了宫腔镜手术技能。

    柞水一位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克的极度危重病人,经过高淳医院帮扶专家陈勇(右三)    手术和术后30多天的精心救治后康复出院,复诊时和家人一起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定期前往柞水县边远镇村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足不出村享受    优质医疗服务。

  本报通讯员 唐华平 葛思栋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3月13日,秦岭腹地的山城柞水烟雨蒙蒙,些许寒意裹挟着丝丝春雨,使得街上行人稀少,山城更显静谧。但在柞水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前期拆迁工程现场,却是机器轰鸣的繁忙场面。
  “我们要加快进度,在最短时间清理完这些建筑垃圾,尽可能早地开挖地基,力争实现医技楼年内建成封顶,更好地服务柞水百姓。”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柞水县人民医院院长金伟在现场察看工程进度时,对于医技楼的早日投用信心满满。
  “我们县医院这两年变化很大,像我这急性肾病,放在以前肯定得去西安呢!现在,柞水县医院设备先进、医术高超,不用多跑路多花钱,不出县就能放心治疗。”即将出院的柞水县下梁镇村民汪大爷望着病房外的春色,微笑着说。
  短短两年时间,一家县级医院为何会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呢?这一切,源于南京“组团式”医疗帮扶。
  单兵变身团队 开启“组团式”帮扶模式
  2022年5月31日清晨6时,南京市2支“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从南京集结出发,12名医疗专家和2名送岗领导准时踏上赴商之行。
  何谓“组团式”医疗帮扶?原来,在2022年4月,中组部牵头有关部委启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苏陕协作心连心,向来重视宁商协作的南京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启动“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由过去的“个别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帮扶”转变为“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输血并重”的“组团式”医疗帮扶新模式,以期推动商洛县域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高,努力为商洛培养一支“留得
  住、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县域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经过1000公里长途奔波,这2支医疗专家团队抵达商洛,分别帮扶柞水县、丹凤县人民医院,各团队的队长担任被帮扶医院的院长,队长帮扶时间为2年,队员帮扶时间为1年。
  院长,是职务,更是责任担当,这种变协助为主导、变参谋助手为“一把手”,更利于新理念新思维新体制机制及各项决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由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伟任队长,南京鼓楼和高淳两家医院共5名骨干医师为成员的第一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共6人赴山城柞水,为柞水医疗事业的蝶变开启了崭新篇章。
  “初识柞水,群峰俊秀,山水相依,感觉特别好。但柞水县人民医院的状况,使大家的心情陡然沉重起来。后来在金院长的决策带领下,我们帮扶团队和本院所有同仁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在一年期满返回时,医院的变化令我欣慰,可以说我是带着成就感和不舍离开的。”已回到南京的第一批医疗帮扶队员、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邵丽华,至今对柞水的经历感慨不已。
  补齐学科短板 强化接诊医疗能力
  2023年12月的一天晚上10时许,紧急入院的下梁镇53岁男性患者刘明学呈现水肿、呕吐、心慌等症状,经确诊为糖尿病引发的严重性肾衰竭,危及生命。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肾内科主任赵敏带领科室骨干,加班为患者透析,使其转危为安。而以前医院没有血透机,像刘明学这样的患者,只能前往西安接受治疗。
  “咱们增设了肾内科,成立了血透中心,购置了12台血透机,全年无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赵敏说,这类病就是和时间赛跑,目前,科室的这些设备,基本能满足医疗所需。
  从2022年6月开始,来医院的第一批帮扶队员李曦光、邵丽华、唐月华、顾志本、邢春满5人,在金伟的带领下,依据医院现状,全面梳理、重新规划学科设置,内科系统由原有的综合性大内科,细分亚专业,成立心血管科及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病科、呼吸及消化内科。外科系统由原有的综合性大外科,细分亚专科为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筹建重症医学科床位8张,新建新生儿病室,扩建康复医学科、健康体检中心和传染病病区,同时进一步加快完善和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
  2023年5月起,第二批帮扶队员赵敏、吴静芬、陈勇、皮阳、张康伟继续在金伟的带领下,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正式开设重症医学科、肾脏病内科,继续强化普通外科和消化内科,积极提升妇产科。“刚来时,一切都很新鲜,但新鲜是暂时的,辛劳才是我们的常态,因为只有辛劳付出,才能换来人民群众的健康。”来自高淳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陈勇说,要安逸就不要当医生。
  “组团式”帮扶团队通过临床带教、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传帮带”方式,目前,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5项,其中“腹腔镜+消化内镜”双镜联合手术、神经内镜微创脑出血手术、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等技术,填补了县域医疗技术的空白,更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医疗技术骨干,真正实现了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汇集帮扶力量,建立互补体系,突破单一帮扶团队局限,柞水医疗帮扶团队联合丹凤、镇安“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专家,建立“互补式”医疗帮扶体系,开通会诊“绿色通道”,实现多个团队的帮扶专家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为群众大病救治不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筑牢了柞水县群众健康保障网。
  “帮扶团队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将我院当成自己的家,蹲点扶持,开展新业务、新项目、新技术,做好传帮带,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既得到了在我们科室为期一年帮扶的顾志本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有幸成了金伟院长的研究生。”柞水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祁月越,发自肺腑地感谢帮扶团队对自己业务上的指导和促进。
  注重人才培养 打造过硬医疗铁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帮扶团队敞开人才培养通道,联合南京大学医学院,为柞水县医院医务人员提供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提升项目;联合柞水县教育帮扶团队(柞水职中),为医务人员提供专升本、中专升大专的学历提升途径。截至2023年12月底,1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提升,10名医务人员参加了专升本学历提升。目前,已累计派出到南京、高淳两家医院进修学习30人。2023年11月起,选派42名中层及以上行政管理人员和部分业务骨干分批次前往鼓楼、高淳医院进行为期1月的轮训。这些举措,实现了医疗团队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
  师带徒,“传帮带”。通过“组团式”帮扶专家“1+1+N”师带徒模式,每位帮扶队员带领一个科室、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徒弟。截至去年底,帮扶团队共接诊病人9954人次、开展手术336台次、教学查房177次、院内会诊656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07例,进行疑难病例讨论189次、培训医务人员2042人次。成功申办县域首届陕西省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申报商洛市科技项目,营造医院科研学术氛围。在帮扶团队推荐下,中医康复科本土青年人才王维巍成功入选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委员会全国委员,这在县一级医院实属不易,也留下了带不走的传承。
  帮扶团队充分利用后方专家资源,建立运行鼓楼医院集团名医工作室,成立名医专家库涵盖各个专业的27名专家,定期组织后方名医来柞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完成教学查房2次、手术演示2台、学术讲座5场、义诊活动3次,共培训医务人员300多人次,通过名医名师的带动,有效提升了县医院医务人员的能力,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前几天去理发,理发师得知我是南京过来在县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的,理完发后坚决不收费,在我的执意下,才按会员价收了费,事情虽然不大,但真的令我感动不已。”来自高淳医院的消化内科副主任张康伟说,柞水人的热情质朴和敦厚感恩,体现在很多方面。
  优化健康管理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今年2月的一天,一位姓冯的80多岁的老太太因呼吸衰竭紧急入院,其神志不清,口唇紫绀,濒临死亡,抢救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3%,正常人在90%多。当时,老人处于病危状态,但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最终通过重症医学科的全力救治,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来自鼓楼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皮阳说,如果没有ICU,冯老太太只能转院,但转院会错过救治时机。当时,已经准备好后事的家属给医院送来了锦旗。
  团队发挥专项资金帮扶作用,充分利用每年10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支持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2022年,苏陕协作资金重点用于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2023年,利用苏陕协作资金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补助资金,实施了设备补缺、健康体检中心的提档扩建、健康管理体系的搭建,以及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等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县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这一概念,通过2022年12月签订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南京鼓楼医院与柞水县人民医院合作协议》变得清晰。协议明确柞水县人民医院免费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免费接入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利用后方医院成熟的平台,建设县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2023年12月,互联网医院建设项目完成了采购手续,目前正在实施,建成后将成为商洛地区首家。同时,为下一步通过互联网医院这一平台组建包含各镇卫生院的网络县域医联体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为全县百姓创造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帮扶团队充分利用陕西省内的医疗资源,协调柞水县人民医院加入了陕西省直升机快速转运急救网络,开辟危重患者急救的空中新途径,大幅缩短了危急重症患者的转运时间,这一空中生命通道,开辟了急救新途径,为病人赢得了充分的救治时间。
  2023年6月的一天,一名30多岁的孕妇因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紧急入院,来自高淳的妇产科副主任吴静芬在冷静诊断后,带领医务骨干,采用微创手术,吸出腹腔积血1500毫升,成功救治病人。在患者出院时,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救死扶伤,只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一面面锦旗,是激励,更是鞭策。我们会竭尽所能把自己的经验全部留下来。”吴静芬说,要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完善体制机制 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科学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工作效能的提高。帮扶团队通过调研,联合医院党政班子研讨制定了《柞水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中长期发展规划》,启动了等级评审筹备工作,完善了院周会、行政早交班等制度,开通了院长信箱,优化绩效薪酬分配方案,创新推行了医疗工作“日调度、周通报、月小结、年终汇报”等工作机制,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双提升,县域百姓口碑明显好转,往日外转病人明显减少。其中,2023年,门急诊17.1万人次,同比上升17.9%。
  在后方医院高度重视及帮扶团队的大力协调下,两地互访及交流协作紧密高效。鼓楼医院集团直接免费吸收柞水县人民医院为其集团医院,共享人才交流、医院管理、互联网医院等方面优质资源。两年来,首届医疗管理学术讲座及手术演示、第二届医疗管理学术讲座和义诊及手术演示、首届苏陕协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学习班暨神经外科新进展研讨会等相继举办,走出去、请进来成为常态。
  “已经回去的第一批队员唐月华老师的敬业严谨和医德风范,始终激励着我们。唐老师自费给我们科室购买了价值566元的《胃肠诊断图谱》,这两册书籍,既是我们的业务导师,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胃肠镜室主任曾维琳表示,帮扶医生给所在科室的影响和作用让大家受用不尽。
  上行下效,示范引领。帮扶团队成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严格规范,对待病人不推诿不敷衍、吃苦在前、勇挑重担,积极深入基层开展义诊14场次,在当地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在疫情期间,他们主动参加全员核酸检测30多次,承担院内疫情医疗救治工作,为全县的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帮扶团队还协调南京各界捐赠医疗设备、耗材、药品以及防疫物资等价值190多万元。在“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强力感召下,县医院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及工作态度得到显著改变。
  “有个事情,金伟同志一般不给人说,就是他的72岁母亲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已经10年,他没有向组织摆困难,而是毅然带着母亲同行到柞水,在当地雇了1名护工照料母亲,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方便照顾母亲尽孝道。”柞水县委副书记、南京市高淳区对口帮扶柞水县联络组组长魏巍在一次座谈会中讲到这件事时,大家无不钦佩,而向来坚毅的金伟除了沉默,眼睛里布满了泪花……
  “在金院长及帮扶队员的感染下,大家学习钻研业务的兴趣越来越浓,想干事想干成事的劲头越来越大,大家的水平与日俱增,医院的声誉越来越好。”医院老职工刘伟喜、张祖进等纷纷表示,柞水医院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付出换来收获,辛劳赢得成果。一组组数字,一台台手术,一次次抢救,是汗水的印记,是辛劳的见证,他们用奉献和业绩,赢得了宁商两地干群的称赞。这些骄人的成绩,是苏陕紧密协作、东西部深度融合的娇艳之花和丰硕果实。“组团式”帮扶,更是将东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从“输血”变为“造血”融入并镶嵌在商山洛水,最终造福广大群众。
  光辉荣耀既往事,策马扬鞭奔前程。帮扶团队下一步将紧盯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医院管理水平“四个明显提升”,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并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在2035年前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更好地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