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把篾刀开启幸福生活
本报通讯员 彭琦财
文章字数:1493
  彭海潮是腿脚行动不便的一级残疾,40多年来凭着一把篾刀、一双手,编织了10多万件竹筐、竹篮、竹背篓等农用具或竹编工艺品,用一流的质量为自己的产品打开销路,也使一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如今,他的竹编技艺被丹凤县文化馆深度挖掘,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67年,彭海潮出生在丹凤县土门镇一个叫高峪的小山村。据彭海潮86岁的老母亲回忆,彭海潮刚过1岁就会走路,模样十分可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2岁多的时候,一场大病使他落下了终身残疾。一天晚上,2岁多的彭海潮突然发高烧,村子周围没有医生,家里距离卫生院很远,孩子一整夜高烧不退。后来,他被确诊为小儿麻痹,双腿残疾。几年间,他的父母跑遍了附近十里八乡为他看病,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
  直到彭海潮七八岁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才不得不放弃求医之路,每天背他到学校去。在求学的日子里,彭海潮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格外关照。小学毕业后,考虑到读初中要到距家更远的土门镇上去,父母背他走那么远路也有些吃力,加上家里还有农活要做,彭海潮便辍学在家。看到其他孩子背着书包欢快去学校或者干农活为家里减轻负担,而自己却只能爬行,更多的是要靠大人帮助,彭海潮着急,父母更着急。十几岁时,父亲让他跟着本村的竹编艺人学手艺,编织竹筐、竹背篓等农用具。自此,彭海潮用篾刀开启了他的新生活。
  在丹凤县竹林关、土门镇一带,气候湿润适宜竹子生长,竹编也盛行。竹编的活看起来容易,其实是件苦差事。仅破竹子这一项技能,彭海潮就学习了一年多。初学期间,彭海潮忍着手上的血泡,看着编不成形的作品,气馁过、失落过,最终他又重拾信心。一遍不行再练一遍,他的手工品渐渐变得有模有样了,再到后来,他的竹编成品被父亲拿去赶集,换取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就这样,在老艺人的指点和自己不断练习下,他的一双手越来越灵活。要强的他边学习边揣摩,几年间,他的手工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国家的政策再好,也不能全靠国家,靠自己挣来的钱,花起来也舒坦。”彭海潮说。后来,他买了辆三轮车,到竹林关镇和山阳县的银花镇、中村镇等附近的集市上卖自己的编织品。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雷雨天气,也遭遇过翻车事故等多种磨难,他从没有向困难低头。小有名气后,他便在竹林关街道租房固定了下来。2018年,竹林关镇丹水社区“两委”班子响应镇党委号召,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沿街黄金地段打造农产品展示馆,首批便邀请彭海潮进驻并免费为他提供场地,也就是今天的彭海潮竹编工作室和竹编品展示场地,考虑到彭海潮和其母亲的生活不便,丹水社区“两委”研究决定为他的母亲再免费提供住的地方。丹水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竹林关镇干部,每年多渠道帮他推销竹制品增收2万元以上。
  在彭海潮的手里,一根竹条,随着篾刀的抖动,竹条柔软的腰身悬空舞动,很快被分成了薄厚均匀的4层竹篾。竹林关一带自古以来姑娘出嫁时有花篮做陪嫁品这一习俗,彭海潮编织的花篮深受群众喜爱。经过不断研习,他尝试给竹条上色,改良后的花篮,不仅精致而且色彩艳丽,有装饰功能也有实用性。彭海潮的竹编制品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种类达30多种。如今,随着竹林关镇的发展和桃花谷景区的带动,彭海潮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去赶集了,很多产品被慕名而来的游客上门购买,每年的收入很可观也很稳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彭海潮和他的竹编制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先后获得商洛好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丹凤县脱贫攻坚致富之星、丹凤县自强不息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一串串荣誉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也是他的幸福密码。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2018年参加第三届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项目竞赛获得竹编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为他创作竹编手工艺品增添了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