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照亮患者的一缕微光
本报见习记者 孙远飞
文章字数:1026
  人们常说“拉开人生帷幕的是医生,拉上人生帷幕的也是医生”。
  在镇安县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肢体残疾,却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30多年,以自己的微光照亮患者人生路上的“黑夜”,他就是镇安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朱昌周。
  1966年3月,朱昌周出生于镇安县永乐街道八亩坪村,他的到来让父母倍感欢喜,看着他从咿呀学语到蹒跚迈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然而不幸却悄悄来临,一次普通的感冒发烧导致朱昌周患上了脊髓灰质炎,造成残疾。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农村医疗条件有限,一场高烧让他原本健康的人生留下了缺憾。回想过去,朱昌周略带遗憾地说:“那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村里不少孩子送医不及时,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后遗症,我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虽然腿脚不便,但是我还能行走。”
  幼年遭遇病痛的折磨,让朱昌周心里从小就埋下了学医的种子。他一路坚持,在1987年顺利考上了陕西中医药学院。入学的那天,他异常激动,因为离自己当医生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谈到自己的大学时光,朱昌周的思绪飘到了那段青春美好却又带点辛酸的岁月,“那时候,父母要供家里4个孩子上大学,经济十分困难。由于身体不便,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格外地照顾我,特别是我的恩师曾福海。”
  说起恩师,朱昌周格外开心,曾福海是商洛人,当时是医疗系主任,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很关心他,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期,曾老师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政策,办理了4年的免息贷款,才使他顺利毕业。曾老师还经常教导:“要听党的话,不要辜负党的培养,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多年来,朱昌周一直不忘恩师的叮嘱,牢记学医的初衷与使命。在他毕业后便下乡到镇安县米粮镇中心医院工作,他尽职尽责。1995年,他被调入镇安县中医医院。“我们当医生的都知道患者不容易,视患者如亲人,竭尽所能帮他们排忧解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工作30年来,朱昌周服务的患者达20多万人次。
  作为医生,朱昌周十分爱钻研,希望用专业和智慧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他致力于不能耐受手术放化疗的恶性肿瘤中医治疗研究,救治的癌症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曾经有被三甲医院“判刑”半年存活期的患者在他调理后带瘤生存至今长达8年。2023年被镇安县委、县政府授予“中医传承创新优秀医师”称号。
  “一晃30多年,我也老了,将中医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的梦想,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我希望把自己这些年所学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他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我国的中医事业能不断发扬光大。”朱昌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平凡而灿烂的人生诗篇,诠释着一位医者的大爱与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