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党支部书记——
当好百姓“主心骨” 做好群众“贴心人”
本报通讯员 朱益群 李明灿 辛恒卫
文章字数:1911
    董同权(左一)和村民商讨烤烟发展事宜

  他走路好似追风,好像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他精力旺盛,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他朴素低调,但做事风风火火,干脆麻利。他就是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党支部书记——群众可靠的“主心骨”董同权。
  从1989年当选为双喜村村委会副主任,到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村上干工作30多年来,董同权始终坚持一心为民的情怀,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在他的带领下,双喜村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群众生活富裕、乡村治理有效,是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等。
  乡村建设领路人
  “群众信任咱,咱就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真正做好乡村发展路上的领路人。”说起当村干部以来的体悟,董同权认为,要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关键就是改善基础设施。他回忆说,1997年邻村都通了电,而自己村上的群众照明还是用煤油灯,当时作为村委会副主任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发动群众筹集资金6万多元,全村用上了电灯。2023年,他又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完成了全村电网改造升级。
  跑项目、争资金是董同权工作中的家常便饭,虽然经常遭遇冷眼,但他毫无怨言。原来的村党群服务中心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他多方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最后在县政协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公共服务中心及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等,极大地改善了双喜村群众医疗服务、党员活动、百姓文化活动的环境。
  “我们村上变化这么大,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镇村组各级干部好,尤其董同权书记这个火车头带得好。”老党员李光志激动地说,不管什么时候,董同权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2021年,一场暴雨导致旬河水位猛涨,龙凤大道被洪水冲毁,村里5个村民小组的280多户群众生产生活受阻。董同权第一时间发动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筹集资金16万元,组织机械和劳动力开展生产自救,投工300多人,修筑河堤60多米、平整路面100多米,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之后,在镇上和包扶单位的支持下,他又多方争取资金开展灾后重建,修复水毁道路9.4公里和水毁涵洞桥1座,建成便民桥两座,硬化产业路13.1公里。
  产业发展领头雁
  初夏的双喜村,生机盎然。从空中俯瞰,一行行地膜烤烟苗,像一幅充满诗意的风景画。
  以前,双喜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增收步伐缓慢,作为村“两委”领头人,董同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8年春上,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流转15亩土地种植烤烟。“刚开始发展产业,群众会有各种担心和畏难情绪,这很正常。我们当干部的,就是要走在前,开好头。”董同权说,为了鼓励群众种植烤烟,他和村“两委”干部一方面逐组召开院落会,一户一户上门动员做工作,另一方面他积极争取烤炉等配套设施项目资金。在他的努力下,第二年,全村烤烟有新的起色,发展烟农10户、种植烤烟300多亩,实现收入100多万元,户均收入2000元。
  “目前,我们全村种植烤烟450多亩,预计产值达到180万元以上。”董同权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村上在将烤烟产业作为一项长效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调动各方资源,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大户示范的方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子,目前,双喜村建成香菇大棚两座、魔芋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种植中药材160多亩,养殖鲈鱼3万尾,养猪800多头,养蜂352箱,建设桑园、核桃园、板栗园共4000多亩,多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群众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多亏了董支书的鼓励和帮助,我从2009年开始种植烤烟,现在共种了40亩烤烟,年收入有16万元。”双喜村烤烟种植大户葛周贤高兴地说。
  群众身边贴心人
  近年来,在董同权带领下,双喜村“面子”越来越靓,“里子”也越来越美。
  村上建立了“村民协商议事室”“和为贵调解室”,将村上老党员、退休干部、乡贤聘请回来,通过板凳会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参与协商解决矛盾纠纷40多件,为困难群众办实事100多件;开展评优树模活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在文明乡风的吹拂下,双喜村先后有6名群众分别获“商洛市三八红旗手”“商洛好人”“镇安好人”等称号。
  由于董同权处事公道,处理纠纷耐心细致,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和事佬”“急先锋”。2023年,双喜村六组在电网改造过程中,一户村民因施工损毁其庄稼和树木要求给予经济补偿问题出现阻工,董同权了解情况后多次深入该组召开院落会议,与施工方、诉求群众反复协调,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受到群众认可。
  有亲戚问道:“你当这么多年村干部,现在已经也快六十,还这么辛苦,图个啥?”他笑了笑说:“图的是为村上、为群众办好事,心里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董同权先后被镇安县委、庙沟镇党委评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烤烟发展先进个人”“红星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