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南 治理“四种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本报通讯员 郭民成 赵晓翔
文章字数:1698
  今年以来,洛南县坚持把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四种陋习”治理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有力抓手,健全“四项机制”、突出“四个引领”、聚焦“四个目标”,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良好乡风。
  健全四项机制
  确保陋习治理“有章法”
  健全组织机制,将陋习治理列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抓落实,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30个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重点、治理标准、治理方法、治理步骤、治理时限,层层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上下联动、城乡一体推进陋习治理。建立“144”治理机制,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原则,3月底在36个村、6月底在118个村、9月底在247个村全域推进。各村(社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契合实际的1个村规民约、4种陋习治理标准、4种陋习管理办法,划定“人情上限”,规定“操办红线”,落实“责任底线”,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确保陋习治理有章可依。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采取群众会、院落会等方式,广泛宣传陋习治理标准,开设《陋习治理》专栏,开展“陋习治理大家谈”20多期,发放倡议书、口袋书等1.8万多份。各镇、村通过大屏幕、彩页、“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方式,集中“点赞”移风易俗,“吐槽”大操大办,形成褒扬新风良俗、反对陈规陋习氛围。建立督查指导机制,将陋习治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各部门意识形态、文明创建、文明实践考核之中,列入全县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月督查、季通报、年考评”,按照4月听取专题汇报、6月组织现场观摩、12月总结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陈规陋习治理。
  突出四个引领
  推动陋习治理“全方位”
  突出价值引领,让“新思想”改变“旧观念”。依托“理论讲堂”“院落会”等阵地,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百姓宣讲队”,开展陋习治理、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讲1000多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突出服务引领,让“新风尚”取代“老传统”。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实行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评议。月初,摸排群众婚嫁、建房情况,当面提醒操办规格;事中,由红白理事会成员担任“大总管”,主持婚礼、丧葬等事宜,推行“文明礼堂集中操办”“一家办事全村帮忙”模式,倡导不请乐队,推广“公益喇叭”服务,为群众免费播放哀乐、送电影、送节目服务;事后,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评议,对评定为“好”等次通报表彰、上红榜,对评定为“差”等次进行通报批评、上门提醒。突出文化引领,让“新文化”助推“新风尚”。坚持以文化人,结合群众口味喜好,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风尚、新生活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开展“治理陈规陋习 推进移风易俗”主题巡演100多场次,引导广大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倡文明。突出示范引领,让“好典型”引领“新乡风”。以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公职人员“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争当陋习治理的先行者、推动者、示范者。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各类先进典型500多名,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好。
  聚焦四个目标
  促进陋习治理“显成效”
  洛南县推进“四种陋习”治理,制定“144”标准,为群众“立了规矩”,让群众“心里有了底”,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改丧葬宴席为烩菜,不喝整瓶酒、不发整盒烟,不建“豪华房”“面子房”。今年以来,全县16个镇(街道)247个村(社区)群众举办婚嫁、丧葬、建房事宜650多起,节约资金53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建立治理标准,为党员干部划定“红线”,设定“高压线”,党员干部有了“不敢、不想、不愿”大操大办的变化,作表率、当示范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有效净化了党风政风。通过陋习治理,使厚养薄葬、公交婚礼、节俭治丧、合理建房成了洛南的“主旋律”,向上向善向美的新风正气牢牢占据了群众的精神高地,有效提高文明程度。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整治“四治”联动,以文明乡风“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劝导治理不文明行为550多起,化解社会矛盾300多个,全县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上访率同期相比下降5.8%,城乡处处呈现产业兴旺、民风淳朴、人心思进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