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竹篾编出多彩人生
本报见习记者 孙远飞
文章字数:1711


  篾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箩筐、簸箕、筛子、斗笠、竹席等,在漫长的岁月里,篾匠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老百姓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编织着他们的人生故事。
  5月19日,记者见到了篾匠彭海潮。在一堆精致的竹制品中,他正坐在小凳子上,与顾客讨价还价。仔细听来,是家住附近周女士的小女儿喜欢上了摊位上精致的小背篓,要缠着母亲买,母亲觉得200多元的价格有点过高,一番商讨下,周女士掏出手机扫了200元,小女儿开心地背上小背篓回家了。
  一番忙碌之后,彭海潮招呼记者坐下,悠悠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你看,我在的这个摊位是这个集市的陈老板特意给我留的,位置好,还不收我摊位费,我已经连续来两年了,陈老板都没收我钱,有时候有人不知道摊位是我的不小心占了,他也主动帮我解决。”据彭海潮介绍,他来商南集市摆摊已经6天了,自己的竹编品都快销售完了,明天就回老家丹凤县竹林关镇继续编织。
  说起家乡竹林关镇,彭海潮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镇如其名,自古就盛产竹子,也正因了这得天独厚的物产优势,竹林关镇的竹编工艺曾经遍布丹凤县城,所制作的竹篮、竹匾等竹编产品以其做工精致、品种繁多而名扬四方。彭海潮说:“竹林关镇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都是篾匠,我做篾匠已40多年了,时间不等人呀。”
  回忆起做篾匠的缘由,彭海潮感慨起一路走来的艰辛。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6岁时,村里小学校长刘兴滨向彭海潮的父亲彭升发建议,让他去上学,从家到校需要几公里路程,父亲考虑到彭海潮的身体原因,便想拒绝,但刘兴滨坚持道:“学费只要一元钱,孩子可以和老师一起,一周回家一次。”父亲一边心疼,一边嘱咐一起上学的姐姐把彭海潮背着到学校去。日复一日,小学毕业后,
  初中需要到镇上去,距离越来越远,彭海潮不得不退学回家,当时他的内心很沮丧,以后该怎么办,如何生存,未来何去何从,这一切使他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长大后的彭海潮越来越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我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学会坚强、自立。庆幸的是,上天是眷顾我的,让我失去下肢的同时给了我一双健全灵活的手。”看到父亲在用竹子做一些简单粗糙的竹制品,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自己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编制,开始时,锋利的竹片多次划破他的双手,但他都坚持了下来。16岁时,他跟随手艺高超的艺人李茂正学习。20多岁时,他能够编一些简单的用具。天分加上日复一日的勤奋练习,他的竹制品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好卖。在父母的帮助下,他抱养了一双儿女,成为了一位父亲。2018年8月,在丹凤县残联的推荐下,他去西安参加第六届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竹编项目第一名;2019年2月,他被评为丹凤县自主创业先进个人。“这些成绩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实现了,感谢自己的坚持,更感谢这一路帮助我的好心人。”彭海潮说。
  在彭海潮的记忆中,篾匠这门手艺不仅在当地十分火热,在外地也很受欢迎,回忆起当年的火热场景,彭海潮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篾制品曾经是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竹席、竹垫、稻箩、篮子,都可见竹子的身影,甚至连许多的儿童玩具也是篾编的。做的人多了,竞争也就越来越大,但彭海潮却一点不用担心,因为就算是一张普通的凉席,他也能编出不一样的花色。客户定制的商品,他看一眼心里就有雏形。彭海潮说,竹制品是有许多讲究的,就拿制作竹席来说,看似简单,却往往有数十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了问题,轻则返工,重则完全报废。
  说起自己的手艺,彭海潮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只是随着从记忆回到现实,彭海潮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因为随着塑料制品的增多,曾经十分走俏的竹篾市场逐渐变得冷清,而愿意继承这份“老手艺”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几十年间他也收了几个徒弟,但几乎都半途而废,现在的彭海潮也只能靠着多年积攒的名声接一些或有或无的订单,把自己闲时编的竹制品拿到集市上售卖。
  儿女已经长大了,女儿总劝他不要那么劳累赶集市了,该歇息了。彭海潮却说:“我这辈子都交给篾匠这门手艺了,哪是说丢就丢的呢?”只要闲下来,他便又开始自己的创作,个中缘由说来也很简单,还是心中的那份情结,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他舍不得丢,他更希望有人能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