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能人带头 增收不愁
本报记者 肖云 通讯员 毕波波
文章字数:783
  6月10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笼罩着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烤烟地里随处可见村民揭地膜、除草的忙碌身影。皮肤黝黑、敦厚壮实的丁锁子一边揭地膜,一边对身边几位烟农传授经验:“现在烟叶移栽大田一个月了,温度升高,揭地膜是为了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根系活力,促进养分吸收转化和烟株根系生长,从而有效促进大田烟株的早发快长。”
  丁锁子既是北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又是大伙眼里的“种烟专家”。作为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丁锁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早年,因北司村地形条件较差,通组路未硬化,丁锁子想发展产业力不从心。随着村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懂技术、善管理的丁锁子靠种植烤烟实现“产业梦”。如今,他已发展烤烟70亩,按亩产175公斤每公斤35元计算,年收入约43万元,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好榜样。
  北司村潘沟组有一处坡地,因长期无人耕种,杂草丛生,逐渐变成了无人看管的荒地。“我们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烟叶,而我们有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合理利用起来呢?”看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丁锁子陷入沉思,萌生了带领村民共同发展产业的念头。
  起初,丁锁子心里也没底,但在征求村民意见时,大伙儿都非常支持。从3月开始,他们利用20多天整理撂荒地150多亩,协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850多亩,开始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烤烟。
  “以前,村民们都是各干各的,现在有了集体产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起活来也越发带劲了。”丁锁子深有感触地说。
  村民郝刚勤最初种植烤烟时,由于缺乏经验,收入不太理想。后来,他时不时到丁锁子的烟田里当帮工、学经验。久而久之,他明白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的重要性,靠着扩增的60亩烤烟,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漫山遍野“黄金叶”,乡村振兴书画卷。如今,北司村的山间地头,荒地变“宝地”,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