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七十五年奋进路 商山洛水展新颜
——商洛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纪实
文章字数:4898
    丹水环城 (本报记者 杨 鑫 摄)






  王小宁 赵敏鸿 李桃峰
  七十五年奋楫争先,七十五载沧桑巨变。1949年5月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商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75年来,商洛人民抓住计划经济、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西商融合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实现了由封闭、落后、缺乏生机到开放、兴盛、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商洛人民昂首阔步、万众一心,开拓奋进打造“一都四区”,共同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
  从小到大完成总量跨越,经济总量四次跃升,人均国民收入年均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跨上30亿元台阶
  经济总量实现稳步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洛经济总量相继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只有0.36亿元,2023年已达到835.73亿元,累计增长2321.5倍,年均增长8.4%,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发展。第一次跨越,1949年—1990年,实现了GDP迈上10亿元的跨越;1990年达到13.83亿元,经济总量增加了13.47亿元,年均增长7.2%。第二次跨越,1991年—2005年,实现了突破百亿元大关的跨越;2005年达到114.43亿元,增加了100.6亿元,年均增长8.9%。第三次跨越,2006年—2013年实现了总量500亿元以上的跨越;2013年达到510.88亿元,年均增加50亿元,年均增长13.4%。第四次跨越,2014年—2023年相继突破了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年均增长5.6%。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新水平。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29元,处于极度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人均GDP“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94年,商洛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2006年—2010年,商洛人均GDP从超过5000元,快速提升至1万元以上。至2013年,人均GDP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2017年达3.07万元。2018年—2021年,实现了人均3万元到4万元的跨越。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444元,累计增长1429倍,年均增长10.3%。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11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0.32亿元,累计增长27563.6倍,年均增长14.8%。1993年,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2010年超过10亿元;2011年后财政收入增长进入加速期,到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5亿元;2013年—2022年保持在20亿元以上,2023年财政收入首次跨上30亿元台阶。
  从散到聚强化产业支撑,产业结构两度标志性转变,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80.6%,工业比重仅为5.6%,服务业比重为13.8%。随着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逐步实行,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1997年由“一三二”转变成“三一二”,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发展,商洛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到2003年,商洛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由“三一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经过工业、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逐步减少。2023年,商洛一产稳定在15%以上,二产占比28.2%,三产占比达到56.3%。
  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全市工业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于“九五”至“十四五”期间。1978年前,工业几乎处于手工作坊式的原始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使得全市工业取得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767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55亿元,累计增长4628.4倍,年均增长12.1%。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1%和16.3%。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为龙头的三大支柱产业,以抽水蓄能为新兴重点行业的工业格局。全市拥有32个工业行业、41个工业门类的区域工业体系,产品涉及矿产、建材、太阳能、化工、医药、食品、工艺品、服装、饮料、饲料、酿酒等57个品种。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1949年前,商洛服务业极不发达。20世纪90年代后,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各类市场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10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全市新领域、新业态服务业不断涌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0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470.74亿元,累计增长9414.8万倍,年均增长12.7%。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业比重达六成以上,互联网相关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业平稳发展,批发零售业占GDP比重达7.2%,非营利性服务业占20.9%。
  从弱到强迸发经济活力,商品市场扩大开放,创新园区持续赋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商品市场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结束了国有商业独有的历史,多种经济、多种方式的商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占据了市场53.5%的份额,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提供了就业岗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744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219.62亿元,累计增长2951.9倍,年均增长11.4%。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首趟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从商洛陆港集团启程,商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7.15亿元,其中出口16.06亿元。
  创新驱动持续增强。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揭牌成立,商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成功,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获得命名。2023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5亿元,新增瞪羚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21家,注册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18家。签订技术交易合同202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4.36亿元。全年专利累计获授权507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324件、外观设计专利134件。商洛高新区、山阳高新区、丹凤高新区3家省级高新区相继获批。建成双创孵化载体68家,组建健康产业研究院、红仁核桃产业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25家,新增科技服务机构146家,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洛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二十六条措施》和《考核办法》,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注重强化服务扶持,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深挖经济增长潜力,释放市场经济活力。2023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14.79万户。其中企业3.08万户、个体工商户11.0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63万户、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94户。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73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5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1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0.48万户、个体工商户1.6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9户。
  从穷到富实现民生巨变,城乡协调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跃阶升级,民生保障日益完善
  城乡收入更趋协调。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发展短板不断补齐,城乡关系更趋协调。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25万人,比1949年增加77.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5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727元,比1985年增加31220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73元,比1985年增加13709元,年均增长10.4%。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0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5年的3.78:1缩小到2023年的2.29:1。
  居民生活显著改善。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1978年以前,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成为城乡居民家庭富有的象征。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20世纪90年代的电话、空调、数码相机等以及进入21世纪的家用电脑、移动电话、汽车等的变迁,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等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已基本普及,小轿车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新型高档用品渐成居民新宠。2023年,电话用户普及率102.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94.2部/百人,4G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43.3部/百人,5G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40.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9.6万户,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31辆。
  民生保障日益完善。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9.8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4.4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12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8.03万人,生育保险12.61万人,工伤保险16.22万人,失业保险13.5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2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77万人,城乡特困供养1.78万人。全年民生支出255.5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1.1%。
  从荒到绿推动生态变迁,坚定践行“两山”理论,聚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强力推进全域旅游
  生态商洛建设有力推进。近年来,商洛立足生态优势,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要求,深入开展秦岭保护专项行动,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改善。2023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67.4万亩,修复矿山生态3517亩,恢复整改和异地补划耕地6.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31.06平方公里,商洛优良空气天数33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1.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一。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和城市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重点流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7%。口袋公园将城市点缀得越发美丽,旱厕改造和“千万工程”建设使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区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
  全域旅游加快推进。近年来,商洛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按照城市景区化、田园景观化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走出了一条具有商洛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全市累计培育3A级以上景区46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1个、省级文化旅游(特色)名镇19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8个,秦岭康养清凉之旅、商於古道文化体验之旅等4条特色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金丝峡、木王山、天竺山、柞水溶洞精品高A级景区建设为抓手,特色小镇点缀、风景廊道联通、田园风光衬托,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陆续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精品民宿、休闲农庄和房车营地,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50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9.67亿元。
  从慢到快加速社会建设,文化底蕴更加彰显,教育事业更加高质量,卫健服务更加完善
  文化产业事业快速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市5个县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2023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111万册,拥有博物馆数8个,人均接受文化场所服务4次。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3%。商洛花鼓现代戏《情怀》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花鼓现代剧《若河》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最高奖项“文华大奖”,商洛将承办2026年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纪录片《丹江》启动拍摄,美文集《商洛蓝》出版发行。文化产业不断繁荣,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占GDP比重达1.5%。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1家,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
  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949年,全市中等学校在校生仅有0.18万人。1978年,全市中高等学校仅有3所,在校生0.28万人,教职工342人。目前,全市拥有普通大学2所,在校学生2.60万人,教职工1319人;普通中学162所,在校学生12.55万人,在校教职工1.27万人;职业中学7所,在校学生1.25万人,在校教职工1031人;小学309所,在校学生16.94万人,在校教职工9924人;幼儿园470所,在园幼儿6.36万人,在校教职工8098人。同时,全市拥有技工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
  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现代医疗检测手段得到普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市卫生机构个数由1952年的25个增加到2023年的2717个,累计增长108.7倍;卫生床位数由1952年的26张增加到2023年的17386张,累计增长668.7倍;卫生技术人员由1952年的93人增加到2023年的17438人,累计增长187.5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卫生领域支出36.73亿元,比1966年增长2805.9倍。全市共拥有医院67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个,执业(助理)医师5800人,注册护士695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8.7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8.6张。
  七十五年前,商洛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一穷二白的商洛大地上奋力耕耘;七十五年后,商洛人民生机蓬勃,万家灯火,在日新月异的商洛大地上阔步前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土深情的眷恋,激励着一代代商洛人热爱商洛、建设商洛,鼓舞着商洛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把握时代的新机遇,锐意进取、踔厉奋发,打造“一都四区”,加快追赶超越,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