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用对联弘扬正能量的老人
文/图 记者 王 涛
文章字数:1649
  退休之后的刘心诚,编写对联是他最大的乐趣。

  “执政为民众志成城描绘宏伟蓝图,依法治市深化改革建设幸福商洛。”今年元旦过后,经过市政府的人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副大气磅礴的对联。创作这副对联的人是商州城区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叫刘心诚。几十年来,老人醉心于对联,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心得,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编写成了一幅幅朗朗上口的对联,以此传承古老的对联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自幼爱好对联
  对联又称门对、楹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出生于1945年的刘心诚,出自书香门第。父亲酷爱读书,那时候没有电视,每天晚上父亲总是会先读一会书才睡觉。高兴之余,父亲会出一些简单的对子要刘心诚试着来对,并经常给他讲一些对对子的要诀。那个时候,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对子,父亲便会要求刘心诚把一些有趣的对子记下来,过一段时间再来考他。久而久之,幼年的刘心诚对对联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小学到大学,刘心诚的语言文字水平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在讲对仗修辞的时候,往往会用对对子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每当此时,刘心诚听得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比别人更快,更好,每次都会受到老师的褒扬,这也成了他更加热爱对联的原因之一。
  后来,刘心诚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他也会用对联作比喻,给学生对仗的修辞知识。由于在农村教学,每当过年过节村里人需要对联,村民往往会请刘心诚给编上一副,根据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他都会信手拈来。
  把时代变化融入对联
  几十年来,刘心诚编了各种各样的对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
  有感于伟人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把伟人的名字融入对联也成了刘心诚最感兴趣的事情。有感于毛泽东对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他编出了“泽及青山千里香,东来紫气万家春”的对联;有感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对老百姓带来的生活变化,他编出了“小康人家喜盈门,平安宅院福满庭”的对子;对江泽民、胡锦涛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变化,他分别编出了“泽润千山荣盛世,民歌万首颂升平”“锦绣江山前程美,涛击神州景象新”;十八大后,他又为习近平、李克强分别编出了“顶天全赖近世栋,立地绝非平庸才”“克己能获国人尊,强国可得异邦敬”等脍炙人口的对子。
  采访中,刘心诚拿出近一个月以来编写的60多副对联,更多的内容是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他编写出了一些反映百姓新生活、倡导社会诚信、描绘商山洛水等一些对联,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如“门对青山羊嬉碧野,家含绿水鸭戏金波”“树信树诚待客,互惠互利经商”“商山春光烂,洛水美梦真”等能够反映如今时代变化的新联佳作。
  以对联弘扬社会正能量
  刘心诚认为,对联不仅能很好地传承中国语言文化,还能宣扬社会正能量,达到教化民风的目的。
  退休以后的刘心诚,生活安然自得。闲来无事的他最爱不释手的书籍莫过于《关于对联的研究》《民间对联故事》等书籍,遇到精彩的对联,他会逐句逐字地进行推敲,研究别人的用法,然后融会贯通,创作出别具特色的新作来。
  面对当今对联的过度商业化,刘心诚认为,对联不再有更多的人情味,缺乏地气。有一年,商州沙河子一位村民家里老人过世,适逢春节来临,按照商州风俗,老人过世不满三年,家里要用既能反映对老人的追思,又能积极向上的对联,可一时间市场上买不到这种对联,于是请刘心诚来编。刘心诚马上编了一副“天上三星日为首,人间四礼孝宜先”,横批为“佳节思亲”,以此鼓励村民注重孝道。
  有感于当前社会反腐局势,刘心诚编出了“惩腐恶铁面无私,为民众刚正不阿”的对联,希望反腐可以继续,鼓励官员干部清正廉洁,为民请命,不被陋习侵染。面对工业时代,刘心诚希望传统对联更能接地气,融入更多的人情味。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习、传承对联的灿烂文化,以此陶冶自己的情操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