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惟愿桃花不凋零
本报记者贾鹏里通讯员樊利仁
文章字数:1451
  清明时节阴雨连绵,桃花谷景区依然游人如织。3月29日,我们在桃花谷游览时,居然一车难停、一饭需候。据统计,3月下旬以来,桃花谷每天接待游人平均超过万人,最多时超过两万,游人可能比桃树还多。
  2010年7月的那场特大洪灾,将竹林关镇打柴沟冲成一片废墟。丹凤县按照“重建不是简单重复,重建更要注重治理,重建还要提档升级”的思路,依托南水北调丹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投资1.9亿元,2014年初建成了集灾后重建、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科技园、生态园、农业园共同构成了桃花谷的总体框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水土综合治理的样板。昔日水毁的打柴沟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春光烂漫的桃花谷。19户倒房农户同时搬迁入住移民小区,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去年3月底,桃花谷开园迎客,很快形成了最具特色魅力的旅游名片,和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景区、丹江漂流一道成为丹凤县全域旅游格局的璀璨明珠。
  3月21日至4月5日,丹凤县举办了首届桃花谷民俗文化节,以“观赏桃花美景、欣赏民间曲艺”为主题,举行赏花游园和美文诗会等精彩活动,一场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民艺表演,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活动首日,49辆旅行社大巴和1600多辆私家车开到桃花谷,一时出现了交通堵塞。竹林关镇组建的30人联防队伍竟不够用,于是协调县交警大队增派10名警力疏导交通、维持秩序、服务游客。
  这些天,竹林关村村民王小玲每天跟着游客上山,做卖花帽的小生意,每天卖出100到200顶花帽,收入600多元,像王小玲一样做花帽生意的还有10多家。制作豆腐的宋桂珍趁着桃花谷游人多,在山门口办起了面皮、凉鱼小吃摊,每天少说也能挣300元。经营农家乐的桃花山庄生意更为火爆,业主张江民临时增聘了四五个人帮忙,每天接待30多桌,是平常的五六倍。春季游客虽多,但开办宾馆的张江峰并没得到更多收益。在张江峰看来,桃花谷景区偏小,绝大多数游客游完吃了就走,难得有几个人留宿过夜,平时几乎没人住宿,这里旅店生意普遍不景气。
  桃花盛开带来空前繁荣和尽情欢乐的同时,更多人们已在思考目前暴露出的问题不足,以及采果之后桃花谷该干什么。移民搬迁户王全德目睹了打柴沟的一夜毁灭,也见证了桃花谷的日渐繁华。王全德建议开发桃花谷周边的窑沟垴和月亮台,建设一座动物园,增辟旅游线路,让桃花谷一日游成为两日游,让更多群众不仅花开能赚钱,摘桃后还能赚钱。他还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景区管理人员借鉴外地经验、拓展思路理念,现在就着手考虑解决开花结果之后,外地游客来了还能看什么,还能消费什么。
  桃花谷管委会负责人胡书堂认为,目前桃花谷景区还存在着游客参与互动不够、服务配套不全、特色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随后,桃花谷景区将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重点打好生态、文化两张牌,拓展景区范围、修建上山栈道、挖掘民俗文化、打造文艺队伍,努力将春季短期效益变为全年常态经营。县旅游局局长王永红表示,桃花谷去年成功创建了国家水利风景区,今年正在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县上已将提升桃花谷景区与建设秦岭美丽乡村统筹实施,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软硬件服务设施,尽快实现“桃花谷的桃花永不凋谢,桃花谷的游人春秋接续,桃花谷的群众四季增收”。竹林关镇镇长张利华告诉我们,周边群众在景区开发建设中获得了不少好处,融入服务景区、建好美丽乡村、互动稳定增收已经成为共识。大多数干部群众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桃谷桃花开不败,各地游客接踵来,诚信待客多出彩,大伙增收乐开怀。为此,党委政府、干部群众,要着手努力去做、努力做好的事情,不论现在以后,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