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诗情画意王家庄
文/图 石学宏 孙传卿 周金亮
文章字数:2491
  王家庄生机盎然的大棚菜

  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落。距县城10公里,西南铁路、312国道、富穆出境公路穿村而过。汉唐时处于阳城驿十里长街的中心地带,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船形地,说明了它的山川形胜;两条河,流出了它的钟灵毓秀;汉墓群,印证了它的昔日繁华;鸡冠山,孕育了它的千年文脉。三大庄园,是王家庄近代的辉煌;人才辈出,是王家庄人现代的骄傲。村庄土地集中,气候温和,生态优美,有久负盛名的“金盆”“银盆”两块肥沃的土地,是“金富水”之美誉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呈现一幅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地下躺着千年古文物
  王家庄村的名气之一,是它的地下埋藏着1800年前的宝贵文物。1980年,商南县文物工作者在该村后沙岗发现了东汉墓群遗址。2003年,省政府公布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庄汉代平民墓群位列其中。2005年10月出土的墓砖和粗瓷碗鉴定为唐代墓葬。2006年,商南县成立富水汉墓群田野文物保护机构。2009年1月,商南县旅游局提出建设商南第一个人文旅游项目,将汉代平民墓群归纳在内。
  该村出土的汉代陶仓、陶水砖槽、纪年砖、画像砖、铜镜、金簪、陶器、铁镰、铁犁等文物和五铢、半刀、大泉等古币,给这个村落增添了神秘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汉墓群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富水在汉代曾经是十里长街的说法。如今每逢周末或假期,来该村休闲放松、探古赏今的游客络绎不绝。
  “长寿村”里文化味道浓
  王家庄村有7个村民小组、340户、150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71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市县平均水平。现有80岁以上长寿福星20人,最高龄现年98岁。村党支部书记贺力尉于1999年发起成立了老年协会,下设学习宣传组、文艺组、编辑创作组、调解组、关心下一代组、关爱老人组、器材管理组、音响组和舞狮教练等。村上有演出团队,建有自己的宣传文化阵地,办有自己的杂志社,这在农村是一件新颖事。协会确定每月初九、十九、廿九为集体学习日,每天早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投入2.5万元购置了演出器材,组建由86人组成的群众艺术团,大部分节目自编自演,实现了生产娱乐两不误。同时,该村通过办黑板报、播放光盘、阅览科技健身图书等途径,营造出农村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
  由村老年协会牵头,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创办编印的《金秋文集》,在反映出该村老年人精神风貌的同时,彰显了时代特色,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文化发展,这在全县124个行政村中开创了村级办刊的先河。村老年协会把村上阅历丰富、有工作热情、有写作能力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村志编写组,编写《王家庄村志》,记录村庄的变迁历史,叙述村庄的传奇故事,见证村庄的发展成果,传承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王家庄村志》为全市首部印刷质量最高、内容涵盖最广的村级志书。
  蔬菜大棚成了“聚宝盆”
  “我已有20年的种菜工龄,今年我种了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上半年可收入1.2万元,县里给种菜户每亩发放产业扶持资金4000元,我就拿到了5600元,镇上组织我们到河南贾宋、本省杨凌、泾阳、灞桥等地参观学习。现在我们村里菜农就有87户,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房,生活过得可不错哟!”在王家庄村采访,56岁的菜农杨子新在设施大棚里一边给西红柿除草,一边和我们聊起了家常。
  王家庄村在引导农民增收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畜、菜”两大特色农业。如今,该村的蔬菜、养殖、花生、农机专业队、农业龙头企业等特色“农业牌”百花齐放。
  来到贺学明的蔬菜设施大棚,紫甘蓝、西红柿、辣椒、茄子、西葫芦、豆角等蔬菜品种就有十几种,他一家就有十个蔬菜大棚。问其收入,他说一年挣个四五万元不成问题,最忙时一天要收3000多元。
  为了做大做强蔬菜这一绿色产业,村上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了蓄水池、引水渠、防洪坝,打了机井,进行了土地改良治理,新建钢架结构蔬菜大棚148个,大大激发了群众发展蔬菜的积极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使农民生产实现了从“孤军奋战”向“集团作战”的转移,既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又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如今,王家庄村是商南县唯一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蔬菜产地,成为商南县城的主要蔬菜供应基地。目前,全村累计建成蔬菜大棚312个、日光温室8个,设施蔬菜面积近300亩。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成为全市唯一的示范村镇。
  王家庄村以永利饲料公司龙头企业和养殖协会为依托,实行“公司+协会+农户”模式,拉长产业链条,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仲夏时节,走进位于王家庄村的永利畜牧产业园,主人罗荣丽告诉我们,园区是一家专业良种猪繁育基地,总投资5800万元,常年可存栏种猪1000头,出售商品猪2万头,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杂交母猪1万头,解决劳动力100余人,园区可为入园的养殖户提供场地和标准化设备,可为每户担保5万元的银行贷款,还回收商品猪。
  王家庄村广袤肥沃的土地是吸引客商的“敲门砖”。在200亩郁郁葱葱的月季花卉园基地,生机盎然的花海沁人心脾。村支书贺力尉介绍,这是一家招商引资产业,去年把4个村民小组的土地进行外租流转,村上富余劳动力可常年在家门口基地务工挣钱,农民一亩地一年也可拿到1000元的租赁费。
  依法治村的新农村
  近年来,王家庄村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法制教育扎实有效,村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村级管理规范有序;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因而,2009年王家庄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联合授予第四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是全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村。
  不管是正常工作日还是周末,王家庄村所有村干部按时上班坐班,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为群众办理代办事项和提供其他各类民生服务。“坐班代办”制度已成为为民服务新常态下的新机制,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动腿就办成了“大事”,架起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群众每天早上或晚饭后,自发到村部文化广场参加健身活动,平时有空就情愿到村干部办公室喝水、唠嗑、交心和参政议政。
  王家庄村处处干净整洁,赏心悦目,得益于对村庄环境的科学治理。7个村民小组有10名环卫工,投放了12台垃圾箱,对生活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昔日的“三堆”消失了,家家户户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