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粽子村里糯米香
文/图 记者 李亮
文章字数:5086
  王红计的老伴闲时也会帮他包上几个,两个人说说笑笑,也是一种陪伴。
  凌晨4:20,风建霞正从锅里往外捞粽子。
  天空还未大亮,李建娥就已骑车带着粽子到了丹江桥。
  说到洗叶子也是一件辛苦活时,王文武的妻子笑着说,没有包粽子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生存之路,或辛苦、或舒适,或平凡、或伟大,虽然看似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这条路上,我们既赚取了生存的资本,又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且看这样一群人:每天凌晨4点起床捞粽子,天不亮就骑车去城市卖粽子,随即又赶着回家包粽子,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毫无疑问,他们是辛苦的,但当人们在节日里吃到他们提供的新鲜粽子时,在听到州城的老乡对自己包的粽子赞不绝口时,他们的内心是充实而甜蜜的。又一年的端午节到来了,在我们品尝美味粽子的时候,看看他们又是怎样一番忙碌呢?
  祖辈传下来的手艺
  6月17日,离端午节还有3天。凌晨3:30,赵健康从睡梦中醒来。看了一下时间,比往日醒的早一些,实际上还能多睡20分钟,他还是翻了个身下床了。为了不吵到妻子,他轻手轻脚来到了后院的厨房,那熟悉的香味早已钻进了他的鼻子,他揭开锅,看着他和妻子劳动的果实,嘴角扬起了一丝笑容。锅底下的柴火还挺旺,虽然粽子已经可以吃了,但如果要味道更好些,就再等上半个小时了。赵健康从后院来到了前厅,把三轮车擦了擦,再把一些放粽子的笼收拾了下。
  时间到了凌晨4:00,与赵健康同村的王红计和王文武家的灯也都亮了,他们三人住在商州区陈塬办事处王塬村。这里原先是有名的“粽子村”,村里老少都会包粽子,商州城内卖粽子的人都来自于这个村,最多时有七八十家,如今却只剩下了包含赵健康他们在内的四五户。
  夏日里的凌晨4:30,天空稍稍出现了一些亮色,能隐约看见村后的龟山了,那山还只是黑色的轮廓,在与天的交接处呈现出一道明显的弧线。山脚下的人除过那几户正在捞粽子的,其他都还没有起来。走在村中间的水泥路上,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感受到一丝夜里的寒风。
  捞粽子实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活。为了让买粽子的人吃到热乎的粽子,在捞粽子的那一刻,锅里的水都要保证是滚烫的,即使是用筷子往外夹,那开水不断散发的热气把捞粽子人的手也烫得通红。赵健康只有不断地呵一下气或是在嘴里泯一下,才能让手听使唤地继续工作。
  100个,200个,520个……锅里一片布上的粽子已经捞完,这些粽子都是大米的。赵健康的妻子过来搭了把手帮他把那一大笼粽子抬了出去。剩下有八九十个就是小米的了,过不了十几分钟就能捞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这么多年了,妻子风建霞还是很喜欢吃他包的粽子,每次煮好都要吃上两个。吃完之后,她会一如既往地夸赞一番,然后两个人相视一笑,这已成为他们多年的默契了。
  5:30,天空泛起了鱼肚白,赵健康骑着三轮车出门了。快到端午节了,最近包粽子的量是往常的两倍,他要快点卖完回来,继续包第二天的。
  风建霞在赵健康出门后,也开始忙碌起来。她要做好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洗叶子、捡豆子和淘米。淘米倒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洗叶子必须是有耐心的人才能干的。一个粽子要用四五片叶子,六百个粽子就要好几千个,洗起来很不容易。更何况要一直弯着腰,洗一遍之后还要换水洗第二遍。常常还没等风建霞洗完叶子,赵健康就回来了。
  待到9:00左右赵健康进门了。回来后先坐下喝了口水休息了下,毕竟早起加上忙碌已经让他很疲倦了。趁着休息的空隙,他对笔者说起了与粽子的缘分。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卖粽子的,他年幼时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包粽子的场景。父亲包粽子速度特别快,他当时很好奇,经常围在身边看,几乎是眼睛眨一下包一个,他当时非常佩服,就让父亲教他。“刚学会时,老为自己速度慢生气。父亲就常常鼓励我,等再长大些,就能像他一样。”赵健康说。在他的技术逐渐熟练了之后,上高中时,每逢端午节,他都会到国营食堂帮忙包粽子,食堂会发给他工钱。一天下来他能包100斤米,七八百个粽子,挣十几元钱,但这在当时已经让很多同学羡慕了。
  如今他已53岁,包了三十多年粽子。粽子的价格已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毛逐渐地涨,一直涨到今天的每个1.5元。而在这个过程中,粽子的大小一直没有变。“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多啊。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街道上只有卖罐罐馍、麻花和油条的,剩下就只有卖粽子的了,当时粽子很受欢迎,卖的人也多。”赵健康说。他记得那时候早上四五点钟,村里人都是成群结队去城里卖粽子,热闹得很。
  赵健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小儿子和儿媳都在商州城里打工,他们都不愿学习包粽子的手艺,嫌这个活苦、累,不挣钱。他和妻子商量着等以后有了孙子,也不再做这个了。
  说着说着,妻子已经将一盆米端了出来,大概有70多斤的样子。他洗了下手,就开始包了,等这一盆米包完就到下午两三点了。因为长期包粽子,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坐得久了就会腰疼,所以隔断时间就要起来动一动。“一年到头,天天都是这个样子。”赵健康笑着对记者说。
  村里最年长的手艺人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习俗。王红计很感激这一习俗,因为有此,他不用为生计发愁,他用自己的手艺让一家人过上了安定而幸福的生活。
  王红计包粽子的手艺是跟父亲学的,小时候爬在放米的盆沿上看,接触的多了,就渐渐学会了。那时家里穷,父亲虽然包粽子卖,但舍不得给他们吃,只在端午节前后,给他们吃上几个,端午节给他的印象就是能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但是每次吃粽子时,就能听见父亲的唠叨: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诗人。长大后他才真正明白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现在他还能讲上一些:“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在面临亡国时,选择跳进了汨罗江,那天正好是五月五日,人们为了不让鱼虾食吃他的身体,就把竹筒装上米投入江中,让鱼虾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在这个节日吃粽子的风俗。”
  王红计还说了自己卖粽子的经历。在1981年以前,他只是农闲时包粽子卖,在当时只要是哪天去卖粽子了,他就要给农业社交1.2元钱,相当于10分工。农忙时即使交钱大队也不会放他,他也就是断断续续地卖粽子。自1981年以后,卖粽子就真正成了他的职业。不知不觉间,已经35年了,他现在成了村里资格最老的。
  因为年龄的关系,他包粽子的速度大不如以前了,以前1个小时包近乎200个,如今才能包120个。就连去城里卖粽子也变得艰难了,虽然孩子给他买了一辆蹦蹦车,但他一直没有勇气骑,前几年他还骑着自行车去城里,今年,也只能推着车去了。“老了,不中用了,也卖不动了。”王红计说。如今,他包粽子用的米都是儿子拿车拉回来的,他记得年轻时候村里人都夸他能干,当时去城里过河要走一条土砌的桥,那条路非常窄,很多人过时都小心翼翼。而他每次拉着装有米或粽子的架子车,也都能稳稳地过河。村里人说他走路就像一阵风。“你看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家里摩托车就五六个,只是老汉已经骑不动了。”他说。
  王红计每天5:10从家里走,50分钟后才能到他卖粽子的地方。他一天只包350个粽子,由于他的粽子味道好,老顾客也多,8:00钟就卖完了,因此很多喜欢买他粽子的人就得早起。他卖粽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粽子大小一样,但卖的价格不一样,凡是老人买他的粽子他都给便宜5毛钱。“城里那些老年人有工资的还好,没有工资的生活很节省,没钱了他们如何开口问娃要呢。”老人说着叹了口气。他理解那些老人,当大人的总是为娃考虑,所以很多时候宁愿自己省一些也不愿问孩子要钱。所以他每次一看到上年龄的人,就会给便宜,虽然他挣的也许就是这5毛钱的辛苦钱,但他还是觉得良心更要紧。“我也有变老的时候,互相帮忙而已。”王红计说。
  据他介绍,商洛人包粽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槲叶包的长方形粽子,一种是用芦苇叶包的三角粽子。用槲叶包的粽子个大,市场需求少,加之手工麻烦,所以村里的老人在几十年前就只包三角粽子卖,这一习惯被他们保留了下来。而这几年包三角粽子也出现了问题,原先买的芦苇叶都是商洛山中的农村人种出来的,那时种芦苇对他们很有用途,除了可以包粽子、卖芦苇叶,平时也可用芦苇秆编席,编出来的席用来晒粮食。而如今,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种粮食的不多了,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出外打工,种了芦苇也没什么用处了。他说,商洛最早时以大荆、西荆一带种植芦苇最多,他们每次都是在前一年粽叶成熟时把第二年用的叶子都买好。近几年,商县没了这种叶子,他们也只有从外地往回买了。
  王红计一家有10口人。两个儿子都在工地上干活,儿媳在超市打工。“娃们都挺孝顺的,总劝说我不要再干这个了,可我总是放不下。”王红计说。最近几天,都是孩子用蹦蹦车把他送到城里,顺便还拉上自行车,回来时,孩子忙的话,他就自己推车回来。
  “包不动了,也卖不动了,打算明年不再卖了。”王红计在一旁说着。他老婆笑着对他说:“这话你都说了几年了,还不是年年继续。”“哎,就是放不下啊,一天不包粽子,就感觉手痒痒,多年都成习惯了。”王红计说。现在让他担心的是,年轻人因为受不了这个苦,包粽子的人就渐渐少了,当人们想吃的时候,要到哪去买呢?
  端午节就意味着团聚
  盼啊盼,终于到端午节前了,一年的忙碌在这两天也变得有滋有味了。丈母娘、哥、嫂子、嫁出去的妹妹每年在这几天都会来给帮忙,对于王文武而言,这时就像盛大的节日一样,一家人团聚在了一起。
  白花花的米放满了几盆,漂亮的粽子一个接一个,一会儿的功夫便是包好的一笼。王文武的媳妇这时也忙得紧了,她不仅要洗叶子,还要招呼大家,让大家注意休息。一群人边忙边聊,哪会觉得累呢,只有笑声不断从家里传出来。
  往常包粽子、卖粽子,王文武都是一人独揽的,媳妇只是做些准备工作,平时,他包一会儿粽子总要起来走动走动。而这几天,板凳都像变得有魔力了,他只想坐着一直包,也不觉得累了。他有时还想着,心情真的与干活有关系?心情好时,干活都带劲了。
  王文武从学校毕业回来就一直包粽子卖,在他记忆里有两件事非常艰苦,一件是买叶子,一件是冬天里洗碟子。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麻街隧道,他常常骑着二八自行车翻麻街岭去大荆一带买叶子。去时带上三个麻袋,回来时买上200斤叶子,装满3个麻袋,两边挎两袋,自行车座上捆一袋。“回来时,骑自行车总是摇摇晃晃的,加之土路坑洼不平,一不留心就会摔一跤。”王文武说。对于一年四季都在卖粽子的他来说,下雪天是最愁的时候,特别是在那几年条件不好时。那时,一些露天里做着小买卖的人就喜欢在他这买几个热粽子拆着吃,所以每次洗碟子就是一件令他头疼的事。冬天水管里的水刺骨的冷,他要经常洗,手一直冻得通红。后来,情况好转了,有一家开热豆腐店的老板与他熟了之后,就让他在自己店里洗碟子,用他们的热水。虽然那家店现在不开了,他也很感激老板给他的好待遇。
  由于长时间练就的手艺,王文武包粽子的速度特别快,一分钟能包3个,让人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就爱做这个。”他说。包粽子20多年来,其中有一年,他还试图做些别的,后来发现还是放不下粽子,放不下那些爱吃他粽子的人。
  王文武包的粽子分两种,一种是有豆子的,一种是没豆子的。以他的经验,现在的小孩都喜欢吃没豆子的,大人都喜欢吃有豆子的。他说:“我们这儿的人还是吃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你看超市里有各种馅的粽子,特别是一些南方包的肉馅粽子,大家都吃不惯。我们这里的水质好,包的粽子格外香。”
  喜欢包粽子的他,对各地包粽子用的叶子也比较了解。他介绍说,北京人包粽子用的一般是苇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汕头人包粽子用的是竹叶,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不管用什么,包粽子的叶子都要满足三个特点,第一是有清香味,第二要水煮后不破,第三是叶子面积大,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包好粽子。”他说。
  如今,他已经卖了20多年粽子,吃过他粽子的人都夸他的粽子香,时间久了,他也变得小有名气,他包的粽子还被称为“粽子王”。有些人早上七点多去买,都卖完了。也有回家探亲的,因为贪恋粽子的香,带上几十个,以至于上飞机前过不了安检。“几十年的口味了,人们都比较喜欢。”王文武说。前几天还有人专门到家里来订粽子,说是要1万个,王文武没敢接,他怕忙不过来。
  除过王文武、王红计和赵健康,村子里还有一户叫李建娥,一年到头也在卖粽子。不过,他们这4户就像商量好似的,搁在城市里不同的地方,生意都好的出奇。
  记者在采访离开时,王文武家的一群人还在继续包着粽子,电视里传出了清脆的声音:“端午临近百花香。捧一缕初夏的阳光,迎着扑鼻的棕香…”正是因为这些忙碌的人,为一些没有时间包粽子或者不会包粽子的人们提供了节日的便利,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浓浓的粽子香味,若是有一天,他们都不包粽子了,那么,端午节还能称之为端午节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像没有月饼,不是中秋节一样。没有粽子,就不是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