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乡音是一缕割舍不下的乡愁
冀卫军
文章字数:1049
  我是家中老么,自从我在城里安家有了孩子后,母亲就同我一直生活在小城里,偶尔到我的姊妹几个家去小住一段时间。农村的老屋基本“寿终正寝”了,渐渐成了一个标签,一个符号,活在我的记忆和梦乡里。唯有家乡话,一直与我如影随形,融入和嵌进我的血脉和灵魂里,历经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云淡风轻。
  从我开始说话到高中毕业,家乡话就从来没离开过我的嘴。直到大学入校,碍于自卑和虚荣心作祟,同时也为了随波逐流,方便与来自各地讲普通话的同学交流,我开始讲起了我并不擅长、且带有明显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大学第一学期,在学校讲方言、说家乡话,似乎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是人生的一个败笔或污点。我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样,暗暗地在心底憋着一口气,进行着一场假想的“心理战”,为了拿腔作势讲普通话,思维和语速变得迟钝和磕绊起来。蹩脚的普通话不仅没有增添个人的魅力指数,让自己变得更加出类拔萃,反而给日常的人际交往蒙上了一层阴影,患上了些许说话的恐惧症。
  好在一个学期的接触、了解和磨合,同学们纷纷开始露出了原形——随心所欲地讲起了七嘴八舌的家乡话,曾经矜持、做作的日常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鸟语花香起来。家乡话成为同学们一个个最具代表性的标签和代码。
  大学毕业后,落脚小城谋生,周围的人们都是满嘴不同的家乡话,彼此没有高低尊卑之分,倒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和随和。为了让孩子与学校和时代同步,在家里,又不得不实行“一国两制”,与母亲和爱人讲轻车熟路的家乡话。面对孩子,就只好重操旧业,夹起尾巴拾起醋溜“普通话”。耳濡目染的孩子,也学着“看客下菜”——在普通话和家乡话之间自如切换和斡旋,给家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和温情,也让人倍感温暖和欣慰。
  为了不切断家乡话的源头活水,一直以来,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偕同母亲和孩子回老家走走,看看日新月异的新农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走乡窜户,东奔西走,踏寻曾经的生活印记和影子,与年幼时的伙伴和同学拉拉家常,近距离谛听那世界上最地道、最亲切、最朴实、最动听的家乡话,谋求心灵的一点宁静和慰藉,留住汹涌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你是留守故土,还是游走他乡,家乡话无疑是每个人维系情感的一个纽带,一曲百唱不厌的心曲,一个打开彼此心灵的密码。无论什么时候,也不管你身处何地,人群中突然冒出的一句熟悉的乡音,定会让你思虑万千、心潮澎湃,甚至是感慨万分。特别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浓浓的乡音始终都是一块抹不掉的胎记,是一缕割舍不下的乡愁,始终停靠和寄居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踯躅回望,恋恋不舍,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