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圣地拉萨
王建民
文章字数:1867
  喜欢西藏,缘于才旦卓玛的《珞巴展翅飞翔》《美丽的西藏,我的家乡》和韩红的《天路》,从一首首飞扬的歌曲里感受到了西藏的旷远和辽阔。西藏的蓝天、白云、雪山,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以及神秘莫测的藏传佛教在心中充满了向往。
  今年六月,我和一帮朋友们终于踏上了西藏之旅。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是西藏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进入了新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古称“惹萨”,萨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设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成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指大昭寺和围绕它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真正到了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华。
  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差,连连绵绵。北京路、金珠路、当热路宽敞平坦,布达拉宫广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现代化大都市气氛很浓。市区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藏族人口占87%。
  我们到了拉萨,第一时间都想急着参观布达拉宫,可是又不行,散客买不到参观票,只有通过拉萨市的旅行社。听酒店的同志讲,现在布达拉宫限制游客数量,我们只好参加旅行社,每人300元,拉萨市区一日游。
  第二天早上,大巴车到酒店门口接人,我们准时出发。第一站先参观西藏地矿博物馆,听展厅里讲解员介绍西藏各种矿产资源。展览馆上下两层,大概有七八个展室。第二站参观藏医药研究院,也有解说员,听完解说,进单间让名医给旅客免费看病、开处方,这是程序。需要不需要买药各自掂量。第三站参观民俗博物馆,主要展示藏文化。这里有很多藏民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如藏式文化、服装、藏刀等等。第四站参观藏式各种土特产,特别是吃的,如青稞酒、毛牛肉、藏香猪等,实际是参观一个大型的综合超市。藏式各种土特产应有尽有,让人选购,买的越多越好,给导游提成。我们几个都支持导游工作,买了不少东西。
  下午参观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大昭寺门票60元。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历史。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约公元642年)从长安带进西藏的。由于这尊佛像是释加牟尼十二岁时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昭寺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藏民的“三转”即转山、转水、转佛塔。
  参观布达拉宫从西门进,经过第一道安检,走过广场路进入正门,亮身份证进行第二次安检,然后开始爬山上台阶。游布达拉宫走的快了,就会有点气喘,必须慢慢走,不然体力不支。进入第三道门买票,凭购票券,一人一张,票价200元。这才进第一个院子,也算是一个广场,能容纳几百人,听说这个院子是达赖看藏戏表演的广场,然后检票进入布达拉宫,不准照像,不准戴帽,只能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走。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统治中心。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布达拉宫殿标准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9层,由于它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1961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