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追慕于右任六十八年的书法家
文/图 张宏运
文章字数:2954

  一、一见钟情
  中国有个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故事的发生地在河南省灵宝市,和灵宝西部接壤的洛南县巡检镇,有个现代版的“夸父追日”。此“夸父”曰石子玉,所追的“日”为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早年系同盟会成员,政治家、教育家,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首创“标准草书”,有“近代书圣”之誉。
  1947年7月,21岁的石子玉到西安参观,很快便被街面门牌、匾额上无处不有的于右任的墨宝吸引住了,特别是“学习”的“学”字,“顶盖上的那三点啊……”晚年的石子玉,回想起当时所受到的冲击和震撼,仍然如痴如醉,不由自主地眯缝了眼睛,轻声地连连感叹。至于为什么,他也说不清,就像人们为什么惊喜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那次在西安,他还如获至宝,买到了《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帖,回家后便迫不及待地临摹起来。
  之前,他已能写爱画,得《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帖后,勤学苦练,更是长足进步了,作品频频化作街面大小店铺和寻常百姓家的门额、过年时的对联。
  1950年春节过后,巡检镇的领导上街检查工作,发现那些醒目漂亮的字迹大多出自一人之笔,忙打探了,知悉那人名叫石子玉,生于1926年,高大健硕,儒雅风流,先后就读于洛南县西街小学、县立中学、商洛地区联立师范等,曾供职于巡检小学、县立师范等,从事过行政管理,代理过美术教师。因国共内战,学校停课,便避乱回家,帮助父亲打理杂货铺。
  领导慧眼识珠,当机立断,将这个深山里凤毛麟角的人才提拔为新民乡文书。从此,石子玉便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两次被选送到省干部学校学习深造;入党;先后被提拔为巡检区民政干事,寺耳、古城区第一副区长,商南县、洛南县文教局副局长。前程似乎无限美好,一片锦绣灿烂。
  二、患难与共
  1966年4月,晴天一声霹雳,又一声霹雳:石子玉家在当时正开展的“社教”运动中,被补划为漏划地主成分,他本人随即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他已成为农民身份的户口本,该投向哪里去?
  正在城关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的妻子李玉兰,甘冒遭受牵连的巨大政治风险,没有丝毫的忌讳、躲闪,毅然决然地伸出双手,将他接纳到自己的娘家,距县城二里多路的窑底乡石桥2队李家村,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这个当时仅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像粒弹丸,被一南一北两座浑厚的石山土塬挟裹卫护着,杜绝了外界特别是随后紧接着的“文革”风暴的喧嚣和争吵。石子玉后来常常暗自庆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是他恰当其时地蜗居在这儿,不知要被戕害成什么样子。他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但是种庄稼的好手,还显露出做瓦工、木工活儿的出色手艺。最重要的,是他在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品读一直陪伴着他的《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帖。从奔放不羁的线条里,他读出了悲愤、激越、不屈不挠;流畅、刚劲的走势,则张扬着自由、坚韧,生命的活力;而圆润、婉转,又昭示着博大的情怀,柔情似水,乘势而为……他还有了实验的园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家家门前的楹联、中堂的条幅,都成了他纵情挥洒彩墨的天地;书写户户屋前墙壁上的语录牌,农田基建地头的宣传专栏,一间房大小的“农业学大寨”的巨幅标语,则成了他熟悉掌握各种笔性、各色墨性的绝佳良机。
  没人在意他因何来到了村里,只知道他是老天爷送给他们的一份意外之喜,一个好帮手;也没人挑剔指责他的书写方式和内容,乡亲们只是说,那人啊,是个写家子。在这里,他重新恢复了自信和自尊。
  家居的三间土屋,宁静地独立在村落西头,旁边不远的山脚处,有一眼筷子粗细的山泉,常年汩汩流淌,下聚一汪小潭,甘甜可人,四围小草茸茂,常年湿润碧翠。世外桃源似的意境,一十三年,滋润、抚慰、修养着他的身心,为他日后书法艺术的飞跃腾升,沉积了稳实丰厚的底蕴。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
  1979年3月,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浪潮的推涌下,石子玉终于被平反昭雪,虽几经阻挠、周折,还拖着条小尾巴——没能恢复党籍,只恢复了工作,先是被分配到县陶瓷厂工作,1982年调至县司法局,才恢复了党籍。临退休前,他用一枚全国司法部颁发的银质奖章,向党和人民证明了自己的满腔忠诚和工作能力。
  早在刚刚恢复工作时,他就开始筹划起生命中新的春天了。他捧起陪伴在身边,患难与共30多年的《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帖,决定将以前的书写,统统归结为零,重新出发。为此,他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报考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函授学校,拜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刘超为师,与洛南著名书画家何伯群等忘年交朋友切磋互学,风雨无阻地按时参加各种书画社团的日常学习、交流、研讨、展览活动;倡导、成立洛南县于右任书法学习小组,延请专家学者莅临讲课指教;先后自费游览观光了长江三峡、龙门石窟、泰山、嵩山、华山、壶口瀑布等,开阔视野,提升作品意境。他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切合自身的书法艺术实践,牢记唐代书法大师孙过庭的训导“偏工易就,尽善难求”,绝不贪多,企图真、草、行、隶、篆诸体皆精,通晓百家,只专攻于右任标准草书。无论严寒酷暑,他每天上午临摹2小时,下午临摹2小时。
  他从未觉得这是机械性的重复,枯燥,乏味,就像和亲爱的“对象”在一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也不认同临摹是简单的模仿,没有出息,相反,临摹便会出新,便有创新。那种没临摹多久,便耐不住心烦和寂寞,张扬着要尽早尽快地甩开拐杖,走自己的路,无异于刚会爬就想跑,欲速而不达。前20年,他在临摹“于”体的线条中,体会出了早前曾博采学习过的“于”体的渊源,北魏碑帖的韵味,王羲之笔法的秀丽,王铎墨宝的章法布局,董其昌行书的挥洒自如;后20年,他在临摹“于”体的点撇竖捺、婉转律动间,自然而然沁润入了他的人生感悟,挫折、奋起、宽容、慈悲,大象无言,大智若愚,顽石锻炼终成玉,石子玉——石之玉啊……他临摹出了自我,写出了只他一家的“石”体。
  他的书法作品,远观圆润似玉,像雪野朵朵腊梅,暗香飘浮,又如座座佛僧入定,超脱怡然,近读则字字如苍松劲竹,枝枝丫丫皆铜铁色,血脉贲张了,纵横捭阖,呼啸奋争。他先后草书了《毛泽东诗词十五首》《长恨歌》《道德经》长卷,出版有《草书作品集》等,多次获省内外、国内外展览大奖,被接收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选为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家协会第三届顾问、陕西省老科协书画分会艺术顾问等。
  石子玉便成功又出名了。“名”“利”二字往往无可厚非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石子玉也该有“利”,他的投入早已罄尽了他的所有,不算数十年的时间、精力、心血、人工费,只计下笔、墨、纸、砚等耗损的材料,参展、出书的开销,他的工资就远不足以支付。家里家外包括他的日常生活,全靠老伴的薪金收入料理。但他从未将自己作品的润格费张贴在书屋或有意无意地口头暗示、标榜,凡有求者,无论贵贱,不分老少,皆谦谦君子样应答,认认真真书写了,叠好、装好,慈祥含笑送出。“利”之于他,则无缘了,分文未入。他将他和老伴省吃俭用节省下的几乎每一枚铜板,都泥点子般地甩到纸上,幻化成了墨香,拂袖飘向社会。他近来耿耿于怀的是,他的62米书法长卷《道德经》,虽在洛南的老君山景区常年陈列展出了,但观众仍显有限。怎么才能筹措三两万的资金,把它出版成书,广泛传播,让尽可能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一睹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美,认识我们民族这块瑰宝的绮丽、璀璨呢?颇伤神思。祝愿老人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