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红薯渣馍片
舒添宇
文章字数:1241
  特殊年代的一些特殊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记忆封存起来。比如,小时候缺少粮食,小麦、玉米等从表皮到本质都成为人们的果腹之物。红薯除了蒸煮焖炸、生吃外,人们还把红薯磨碎,像滤豆腐浆一样把淀粉和粗渣分离开,经过沉淀、漂白、发酵、晾干,用来漏粉条,把红薯的吃法开发出一道道美食。这里要说的,是淀粉以外的红薯渣也会被废物利用,经过主妇们的巧手妙思,化腐朽为神奇,摇身一变,出落成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在山阳县天竺山镇,它们曾经作为度饥荒的食物,已经成了历史。
  隆冬来临,人们开始冬藏。红薯不耐寒容易冻坏,人们留下一些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剩下的打成糊状滤出最精华的淀粉做粉条或是摊皮子炒薯粉皮儿。那过滤后的红薯渣,人们舍不得扔掉,把它团成团儿,放在干燥避雨见光的地方充分发酵,待完全发酵好,晒干收藏。记得过去等到要吃的时候,母亲总是取下一些放进门口不远处的碓窝,叫上我们踩在石碓的长木柄上,一上一下,有节奏地反复舂杵。母亲用干净的木棍不停地翻搅着,用锅刷子把溅开的干渣粉末扫拢,等完全杵碎成为粉末状,再加适量的水接着捣杵,不一会儿成为团状,就像南方人做糍粑,越舂越有韧劲,待到如同擀手工面揉好的面团,看起来颜色灰灰褐褐的,再盘成条状,放在锅上大火蒸焖。蒸熟后取出来,晾冷,味道已经没有了红薯固有的甜味,是一种似有若无的熟红薯的味道,很纯正。煎炒的时候,切成一片片的小小薄片,像熟猪肝一样。
  母亲做这种吃食,在当时是出于给我们打牙祭改善伙食的初衷,是我们帮忙家里干了稍重的活作为一种奖赏的犒劳品,而现在几乎没有人这样吃了。做起来并不太费事,吃起来却饶有风味。记得母亲每次做的时候,是在热锅里倒入适量的清油,先用葱蒜爆香,再用鲜辣椒或者干辣椒切成小段,放入其中,充分翻炒,即可起锅开吃。那时候,所谓的煎炒程序用油极其俭省,只要食物不粘锅底就行了。油放少了,香味口感自然要打一些折扣,可是饥肠辘辘的我们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母亲有时候也偶尔“耍大方”,从屋梁上悬挂的风干的腊猪肉块里切下一点点,拌上萝卜干煮熟切片一起爆炒,那就香得没法形容,甚至做梦都会梦见。现在来做这种菜肴,可能还要放入更多的作料食材,结合各人口味来取舍选材,比如黄豆芽、绿豆芽、青椒、鸡脯肉、竹笋、鸡毛菜、豆瓣酱,可谓荤素搭配,老少咸宜,有嚼劲却不费劲,十分清爽。主要食材红薯渣馍片含糖量少,膳食纤维丰富,维生素齐全,口感油而不腻,色香味俱佳,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做下酒菜,真是个美啊。
  饥馑年代的舌尖记忆里,苦涩忧伤是基调,其中也有淡淡的甜蜜。面对极端匮乏的物质条件,母亲和坚韧的乡亲总能够从自然界获得恩赐,得以度过灾荒,说到底我们还是应该打心底里向大自然献上极其虔诚又隆重的敬意谢意。感谢包谷、红薯、土豆、白菜、萝卜……一切的植物。
  遗憾的是,我有好多年没有这样吃过了。红薯打粉漏粉条年年如故,红薯渣则真正成了只能喂牲口的“废物”。好在那炒红薯渣馍的做法流程口味我还是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母亲留下的舌尖记忆。母亲走了,那母爱的味道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