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庄子的变迁
文/图 马泽平 魏华
文章字数:994
  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老庄子
  老庄子的小孩快乐的成长

  老庄子,距离镇安县城80多公里西口回族镇东庄村的一个小地名,与安康市旬阳县交界。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多地少,贫困曾经把这里的30多户村民压得长期直不起腰来。
  人们常说,公路通、百业兴,手机通、消息灵,宽带通、眼界广。的确,一条公路、两条光纤让这里很快挣脱了贫困的枷锁。村支书童永稳说,10多年来,原来狭窄的土路得以拓宽,减缓了坡度,铺成了水泥路;旁边的凤凰山上建起了手机信号塔,宽带也拉进了村里。老庄子村民放开手脚挣钱致富,他们靠山吃山,发展高山养羊、养中华蜂和土猪、栽培华山松等产业,将过去留下自饮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等土酒自留少部分、出售大部分。“我们这一到腊月,前来的羊贩子一茬接一茬,一年光卖三四十只山羊我就能挣好几万,这高山羊肉质好,价格低不了。”养羊户老刘说。选择走出去的年轻人进城市去赚钱,妇女从事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年轻小伙子学习家居装修、开车等技术,或者从事贩运、开店等行业。他们挣了钱后,把老家的土房子都推倒了,建起了城里才有的小洋楼。
  村民的辛勤劳动,让老庄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8岁的老人柯尊敬说,以前满是石板房的小小村落,现在竖起了一幢幢的小洋楼,仅剩的一两家石板房也即将拆除,当年黑漆漆的墙壁被粉刷得雪白。许多人家装上了太阳能,所有人都能看到卫星转播的电视。“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只有近20来年,大家伙不再为几块钱的油盐钱昼夜熬煎,尤其是最近10年来,老庄子简直是一天一个样的变化着。真没有想到,我还能赶上这样的好日子。”
  采访中,记者一行切身感受到了,如今的老庄子已经彻底从以往“种一辈子地、吃一辈子粮,养一辈子娃、受一辈子苦”的生活方式中解脱了出来,过上了新生活。随着老庄子的变化,一些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更喜欢在老家过喜事。城里的三室两厅,在老庄子不算什么,很多家庭的三室两厅都是几层的,比城里的房子功能还齐全,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选择在老家能享受那份祥和,还有绿色无污染的食品。于是,老庄子也不再孤单和安静,经常出现的红白喜事不仅给了远在四方的亲人们相聚的机会,还让这里显得很热闹。
  曾经一度,高山垴上的老庄子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如今,这个老庄子跟镇安县其他高山垴上的“老庄子”一样,随着通路、通电、通网、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进入,都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它们将不再是落后的象征,而是山区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